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铁路曾决定采用单相15kV16.7Hz交流电作为牵引电源。随着功率电子学和控制电子学在机车车辆上应用的发展,三相交流驱动技术开始复兴并大规模地在实际中应用。今天德国铁路公司(DB AG)不仅在单电流制机车动车上,而且也在多电流制机车动车上应用三相交流驱动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建电气化线路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和柏林枢纽投入了运营,而且今后还要进一步进行电气化改造。  相似文献   

2.
二次大战后铁路牵引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向是采用新的牵引动力,提高行车速度以及相应的各种技术措施。电力牵引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后发展较快,主要是直流(1.5仟伏,3.0仟伏)和单相低频交流(15仟伏,16(2/3)赫)两种牵引制。50年代后期,单相工频交流电力牵引的发展取得了优先地位。我国的电气化铁路即采用这种牵引制。  相似文献   

3.
一、在现代的科学技术条件下,电力牵引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并且是十分有成效的牵引动力形式。在干线铁道运输方面,电力牵引已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五十年代出现了先进的单相工频交流制,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一些国家里仍然存在着其它种类的电流制(例如:直流制、单相低频交流制等)因而目前国外生产的干线电力  相似文献   

4.
<正>1杭甬客运专线基本技术条件及与电力计量检定中心的关系杭甬客运专线为电气化铁道,正线为双线,设计速度目标值为350km/h。电力牵引采用25kV交流50Hz单相AT供电方式,接触网为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在铁路  相似文献   

5.
1前言自1879年第一条电气化铁道诞生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截止到2000年底,全世界电气化铁道的总里程数已达到262179.2km。电气化铁道采用的电流制经历了低压直流、三相交流、单相低频交流到单相工频交流的过程。从1915年开发出15kV的16.7Hz和25Hz的单相低频交流制式以来,德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有哪几种电流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气化铁路的电流制,是指电气化铁路的牵引网中采用的电流种类。目前,在世界电气化铁路上采用的电流制丰要有三种,即直流制、低频单相交流制和工频单相交流制。在20世纪初,还曾采用过三相交流制,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问题没有很好地得到解决,再加上三相牵引网是由两根架空导线和牵引轨道构成,使得接触网的结构十分复杂,所以,没有发展多久就被淘汰了。对于不同的电流制,其供电系统的结构和设备都不一样,而电压的高低,则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功率消耗,行车密度的要求,以及对其他建筑设施的影响也都不相同。至于各个国家采用不同的电流制,这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各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以及上半期,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修建铁路的高潮,当时是采用蒸汽牵引以及一定程度的内燃牵引.然而,客货运输使用电力牵引的可能性和极高的运营效率,在20世纪最初的25年已得以显现,使许多国家敢于选择走铁路电气化道路.文章依据世界铁路电气化的统计数据,介绍了牵引方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展望电气化前景.数据来源于UIC、OSJD、IRCA年刊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内刊物和其他讨论会资料.  相似文献   

8.
详细分析了我国直流牵引制和单相工频交流牵引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用高压直流牵引供电系统集中解决这些问题的构想。介绍了该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并且从杂散电流、隔离开关2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电压等级的选择,初步得出了该牵引供电系统宜采用35kV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我国电气化铁路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电气化铁路是指设有一套特殊的牵引供电系统,并向作为牵引动力的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供电的铁路。 世界上,首条准轨直流电气化铁路和首条准轨单相16(2/3)Hz15kV交流电气化铁路,分别于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叶建成开通,而首条单相50Hz25kV交流电气化铁路,则是1954年才由法国建成开通。百余年来,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截止1995年,总里程已达22.2万公里,电气化率为20%,承担铁路运量的45%。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解放前铁路牵引动力全部都是蒸汽机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铁道部门在50年代  相似文献   

10.
苏联 1974年苏联铁路由电力和内燃牵引的线路总长124600公里,至75年初电力牵引线路长38103公里。电力、内燃牵引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99.4%。电力牵引占51.5%。苏联货物列车的平均重量为2704吨,平均日车公里为517.6公里。苏联近期铁路电气化实际上全部为交流25千伏系统。为提高直流牵引区段的运输能  相似文献   

11.
电气化铁道属于不对称供电系统,为降低牵引变压器及接线方式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经电力、铁路部门研究,提出采用新型平衡牵引变压器,该牵引变压器采用中间带抽头的Scott接线方式。根据其接线方式及特点,分析其电气特性,推导一次侧与二次侧绕组电流的变换关系、负序电流计算公式,并以工程实例进行该牵引变压器负序电流仿真计算。电流仿真计算表明:由于牵引变电所两供电臂电流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牵引变压器及接线方式,产生的负序电流是不同的,新型平衡牵引变压器及接线方式产生的负序电流,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介于V/V接线牵引变压器和单相接线牵引变压器之间。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道是单相移动牵引负荷,会造成电力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对不平衡产生的负序电流问题,需探讨减小负序电流的措施,尽量减小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的负序影响。研究结论: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普遍采用换相联接的供电方式——轮换接人电力系统中的不同相。本文对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采用单相结线、单相V,v结线、三相V,v结线、三相YN,d11结线、三相一两相平衡结线、三相V,X结线等牵引变压器的端子标志及联接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对牵引变电所采用各种牵引变压器的换相联接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客运专线采用AT供电方式时,单相或单相V,x结线的变压器端子标志、联接方案及牵引变电所换相联接的推荐方案。采用该方案可以简化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一次侧高压线路的接线,避免高压侧线路出现交叉连接,同时简化了牵引变电所的平面布置,节约了投资。  相似文献   

13.
到1976年7月是苏联第一条铁路电力牵引区段投入运营的50年,在此之前只有电车和电动车组的运行。 1932年,在外高加索铁路的一个山区区段采用了直流3千伏的电力牵引,随后大力发展了这种牵引系统。1959年开始采用单相工频交流电力牵引。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二次大战后开始的铁路牵引动力改革,就世界范围来说,至今仍在进行中。电力牵引已显示出优越的技术经济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十年来这是十分迅速的)和国民经济对铁路运输能力日益增长的需要(主要表现为运量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电力牵引也显示出它巨大的潜在的适应能力。因此,许多国家十分注意铁路电气化  相似文献   

15.
铁路主要干线电气化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电力牵引的采用,不仅可大幅度地提高铁路旧线的输送能力,而且是铁路贯彻国家“以用煤为主,开发和节约并重”能源政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2月7日新华社报导,我国接受日本的政府贷款,即将修建三条新的铁路线路(兖石、京秦、衡广),京秦全长300公里,采用电力机车牵引,衡广复线将来要建成电气化线路。看到这条消息,心情既是激动,又是感慨万分。从1953年下半年对宝凤段进行直流3000伏牵引制的电气化设计以来,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世纪,二十多年来我国铁路电气化是做了一些工作,宝凤段及时改用当时世界先进的25000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已电气化的区段有344公里,即为全线的2.3%。全部运输工作的5.5%由电力牵引完成,而柴油牵引只占0.5%。计划到1980年完成铁路电气化和内燃化。那时全部运输工作的70%由电力牵引来完成,30%由柴油牵引来完成。到1980年时电气化区段的线长达4000公里。主要线路以及日夜货运量达50000吨的区段都将电气化。次要线路和尽头线将采用柴油牵引。从1971到1977年将电气化2676公里,此时的复线有1272公里。在单线的电气化区段也将铺设复线67.5公里。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制式以DC 1500V上部悬挂接触网为主,有些线路采用DC 750V三轨供电制式。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为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有必要提高牵引供电电压。近年来城际铁路和地铁的大力发展,使牵引供电技术和动车传动控制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高,无论是高铁或地铁动车都采用了先进的交流传动技术,不同的仅是高铁、城际铁路采用单相交流27.5 k V供电,而地铁采用的是DC 1500V供电。从技术上讲地铁也可采用与其上部绝缘净空尺寸相应电压等级的单相交流供电,这无疑是一种节能减排、减少地下杂散电流,又可与高铁、城际铁路线路贯通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我国铁路牵引动力实现电气化和内燃化,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议的一些重大问题作的述评,在比较了电力牵引和内燃牵引的特点和优点之后,得出在客、货运输繁忙的主要铁路干线和线路坡道陡、隧道多又长的山区铁路干线,积极发展电力牵引,在其他铁路干线和支线,积极发展内燃牵引的结论。提出抓住主要矛盾,加速主要铁路干线电气化,解决目前沿海主要铁路干线运量已处于饱和状态的现实情况,以适应今后二十三年内实现四个现代化,保证铁路当好先行。文中指出我国牵引动力现代化应当是电力和内燃牵引并举,互相配合,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电力和内燃牵引两者的特长和优越性,既加快铁路现代化建设,又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战备需要,多快好省地完成国家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任务。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开通的京沪、沪昆电气化铁路中,电力牵引采用的是单相工频27kV交流制供电方式。由于供电方式本身、牵引网材质与绝缘性能和外界环镜因素,使得工作中的牵引电流在接触网周围产生连续分布的交变电磁场和电磁辐射(如图1),在特定条件下还会产生强放电现象。电力机车强电设备,在封闭的机车空间里会产生强电磁场。电磁场的出现,会在信号机械室内电子元件、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