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伦沃尔公司最新的低噪声推力器采用充气豫胶囊或弹性橡胶气垫作为隔声器,使推力器产生的噪声在附近区域降低了12~15分贝(A)。在采用弹性悬置推力器同时又采用浮置舱室结构时,居住区的噪声可降低20~25分贝(A)  相似文献   

2.
采用阻尼隔声套等方法控制大型球磨机噪声,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方法,通过紧箍于筒体上的多层复合材料的声吸声阻尼作用,使球磨机噪声降低了15-20分贝,使用维修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前,95%以上的船舶主机都用高噪声的柴油发动机,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90分贝以上)中的船员,会导致听力减退甚至会发展成永久性听力损失。据统计每年轮机员体检中听力减退者达10%。所以,船舶主、辅机、泵浦等的噪声,干扰了船员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生活,围绕消除高频噪声和降低分贝数已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关注,其实噪声是一种能源,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4.
变量轴向柱塞液压泵的噪声可以分为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两部分。本文论述了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倾角和转数对噪声的影响。以压力150巴、颅角15°和转数1450转/分作为基准,以其中两个参数保持不变而改变第三个参数的办法进行试验。在下列参数范围内(压力25~300巴、倾角0~25°、转数500~2250转/分),噪声分别变化6~11,3~5、12~20分贝(A),即转数变化对噪声的影响最大。为了降低噪声,可以降低噪声源的振荡性能,降低噪声传递特性和减小泵壳的辐射能力。文中采用预控阀来缓和柱塞缸内压力的陡升,从而急剧减小高谐波的振幅。为了降低噪声的传递,用 FeCrAl和 Incramute 两种材料进行了试验。其中采用 FeCrAl 材料可使噪声下降3分贝(A)左右。从结构上采取平衡轴向力的措施,也有助于降低噪声。综合采用上述措施后,可使中型变量轴向柱塞泵的噪声由原来的85~100分贝(A)降低到70~85分贝(A)。  相似文献   

5.
自然通气降低导管螺旋桨空泡噪声试验和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已在文献中报导了通过导管24个周向分布径向孔,向螺旋桨叶梢部位人工低压充气(进口压力为2~3个大气压),可降低导管螺旋桨噪声达20分贝左右,当螺旋桨背面出现泡状空泡的强噪声源时,降低空泡噪声效果尤为显著,可高达30分贝左右。 本文继续研究,利用螺旋桨盘面上部的负压,采用自然通气,在导管上开一个孔、四个孔、八个孔向螺旋桨叶梢部位小气量通气降噪的试验和理论分析。试验证实:自然小气量通气在频率2~40千赫范围内可降低螺旋桨空泡噪声约4~12分贝左右。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自然小气量通气后,可使空泡崩溃延缓;降低崩溃速度;降低辐射声能和声压;延长崩溃时间;结果可降低空泡噪声最高达15分贝左右,这与试验结果相当一致。虽然降噪幅度不及人工低压充气的降噪幅度大,但自然通气的最大优点是无需外加气源,因此更具有实用价值。试验还证实了不论是人工低压充气还是自然通气,不仅是降噪的非常有效的措施,而且也是抗剥蚀、减振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国内第一台低噪声木工带锯机,已由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九设计研究院和南京江宁木工机械厂联合研制成功,在江宁通过了部级鉴定。木工带锯机是产生噪声最大的机械噪声源之一,它的空载噪声可达100分贝以上,由于其噪声源复杂,一直是国内外声学专家  相似文献   

7.
潜艇前置导叶螺旋桨是CSSRC为提高潜艇快速性和降低螺旋桨噪声而开发的一种新装置。它由螺旋桨和安装在尾附体与螺旋桨之间一适当位置上的导叶组成。利用尾附体、主艇体和导叶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螺旋桨的来流,使螺旋桨的能量损失、不定常力和辐射噪声减小。本研究表明,这种新装置可以提高潜艇最大航速0.3~0.5节,降低螺旋桨辐射噪声2~4分贝。  相似文献   

8.
传统船用矢量水听器的检波电路存在低分贝噪声分辨率低的问题,在噪声低于2 dB动态范围中,传统水听器检波电路内部的算法无法放大噪声信号,导致检波电路无法对信号做出正确判断。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船用矢量水听器的低噪声动态检波电路设计。在通过对低噪声环境的数据分析,对检波噪声信号进行建模计算;根据模型设计检波电路形态;完成电路设计后,导入动态检波算法,完善检波电路的动态低噪声的检测功能。最后,设计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测试。通过对比结果证明设计电路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航海》2007,(4):13-13
英海军研制出集百年造艇技术结晶的“机敏”级核动力攻击型潜艇。该艇是当代隐蔽性能最优、噪声最低的(仅100分贝)、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核潜艇。“机敏”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具有三大卓越特点:一、火力强,比英现役核潜艇多达50%武器载荷;二、可在服役期内(25年)无需更换核燃料;  相似文献   

10.
《机电设备》2006,23(5):26-26
1.为什么人们会忽视听力保护? 在一个工地,可能有铁钉,可能有其他尖锐物会刺伤你的眼睛,所以你会戴安全眼镜;可能有重物砸到你的头,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你会想到佩带安全帽;当你闻到异味,或者有毒气体会很难受,甚至造成人体中毒,所以你会选择佩戴呼吸装备;但噪音在人体承受极限下,对人体的伤害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到了140分贝,耳朵才会感到疼痛,140分贝的感念是什么,就是比飞机起飞时的噪音再高10分贝,比你的随身听把声音放到最大,再高20分贝。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降低船用离心通风机噪声的一种新方法,它主要是改变通风机叶轮的结构,采用一种内、外轮缘间有径向间隙的双轮缘工作轮。试验证明,采用这种叶轮之通风机与目前系列生产之相似参数的通风机相比较,它在吸入和压出侧的噪声可降低4~8分贝,因此也可将这种叶轮结构推荐给其它叶片式机器使用。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把噪声视作公害。但噪声也可以成为供人类开发利用的一种资源。 噪声种菜 美国农技科研人员发现:有些农作物受到音响刺激时,其根茎叶的表面小孔会扩张到最大程度,因而极易吸收肥料中的多种营养物。他们曾让实验田里的一棵西红柿30余次处在100分贝的尖刺汽笛声中,届时施肥和喷洒营养物质。结果这株西红柿结了900多个果实,且个个比常规栽种的西红柿大1/3左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役舰用离心通风机振动大噪声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离心通风机结构,设计实现了新型通风机的叶片、蜗壳和电机等通风机关键部件,经过性能测试和近140余台的实船应用表明该型离心通风机比普通离心通风机振动低2个数量级、噪声平均地6分贝、体积平均减小30%、重量平均减轻30%、功耗平均降低20%,可显著降低离心通风机的振动、噪声并提高舰船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李成 《航海》1993,(4):35-35
船舶机舱夏季工作条件恶劣,气温可接近50℃,噪音可高达120分贝,轮机人员面临高温、高湿、高噪音的严竣考验。  相似文献   

15.
对于长为3.0米的平板和5.463米的回转体,在Reynolds数为3.0×10~6~5.4×10~7范围内进行了缝喷降阻聚合物溶液的阻力试验和壁面浓度的测量,所获得的最大摩阻降低率分别为45%和39%。 对于长为4.0米的回转体配五叶螺旋桨在喷液下进行了自航试验和船后螺旋桨的噪声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推力减额t略有增加,伴流系数w减少,船后螺旋桨的噪声在频率为5~40kc频谱范围内约有1分贝的降低。本文导出了缝喷回转体的剪切微分关系式,并对长为5.463米的回转体进行了缝喷降阻计算,计算表明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03,(4):1-1
在电视上看全国十届人大开幕式的直播报道,感慨之情油然而生有媒体统计,朱镕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11次掌声,其中最长的一次达1分45秒,声响超过90分贝。政府5年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赢得了民心,赢得了掌声。  相似文献   

17.
4 噪声 几乎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存在噪声干扰问题,自噪声是描述混在GPS信号中的自然噪声的理想模型,自噪声的功率谱密度为常数N0/2(W/Hz)。自然噪声在GPS频段内也有恒定的频谱密度,但自噪声却不是描述人工干扰的最好模型。  相似文献   

18.
螺肇桨噪声是舰艇辐射噪声的三类主要噪声之一,无论螺旋桨是否发生空化,其辐射噪声在舰噪声的整个频段上都有重要贡献,本文运用流体力学和水声学基本原理从物理意义上解释了螺旋桨噪声的声学机理及其频谱特征,从而为目标噪声特征的提取及其分类和识别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郭川 《游艇业》2008,(6):92-97
风力逐渐增大,船像个巨大的震动试验台,上下左右不停地摆动。呼啸的风声、飞溅的海水和帆绳在绞盘上发出的高分贝刺耳的声音,最大程度地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和精力。驾船者必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一个细微的差错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潜艇在设计阶段就注重降噪是最为有效的。潜艇的特征信号要求可通过设想潜艇未来的作战情况来确定。从这些要求出发,可确定满足特征信号要求的艇上机械设备的噪声指标的预分配和一套噪声控制程序。构成声特征信号的5个主要辐射噪声的声源为:(1)机械噪声;(2)螺旋桨/推进噪声;(3)艇体的谐振;(4)流体噪声;(5)空化噪声。前三种噪声主要为线谱噪声,在辐射频谱上形成线谱。后两种噪声源为宽带噪声。大多数机械噪声的频率在10Hz到1kHz之间,艇体谐振产生的噪声频率一般在10Hz和60Hz间。但可能大到2kHz,螺旋桨噪声通常低于100Hz,而空泡和流体噪声最大可超过10kH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