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瑞雷面波、地质雷达和静力触探等物探法推广应用于公路路堤填方量检测。结合实际工程,对三种方法进行了现场试验,并作了结果比较与分析,表明物探法既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又能降低工程造价。提出利用地质雷达与静力触探相结合的组合法检测软土地基路堤填方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获得了当斜坡地基坡度变缓时,路基中最大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剪应力出现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其左侧路肩的水平位移、右侧路肩、坡脚处的竖向位移及路堤右侧坡脚与坡面接触处最大剪应力都将减小。路堤高度H增加时,左侧路肩的水平位移、右侧路肩和坡脚处的竖向位移都将增加。路堤宽度D增加时,左侧路肩的水平位移、右侧路肩和坡脚处的竖向位移都将增加,且变化曲线接近直线。路堤坡度1:变化时,路堤内各点的位移和路堤最大剪应力也随之变化,但变化的幅度非常小。 相似文献
4.
5.
软土地基上高等级公路路堤沉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针对上海地区软土的特性和分层情况,研究了路堤的沉降计算方法,用非线性有限元法与分层总和法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地基土的剪切变形,土的非线性及“硬壳层”等影响因素的分层总和沉降修正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资料对比,表明该法的为解决天然软土地基上路堤的沉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国外软土地区铁路、公路及机场等工后沉降控制资料,提出了广州地铁车辆段超宽路堤软土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9.
10.
在软土地基上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关键技术问题是保证施工期的稳定和控制剩余沉降。通过对软土地基地质条件的充分了解,利用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软土地基的设计问题。通过信息化施工对填土进行现场监测,能有效解决填筑施工过程中的路堤稳定问题和控制剩余沉降,并能够确定路面施工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1.
12.
路堤软土地基变形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例如 ,试验表明荷载作用下均质软土地基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软土厚度的 0 .2~ 0 .3倍深度处 ,因而施工中以地表观测桩观测的侧向位移来控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的做法值得商榷 ;软土地基发生早期破坏时 ,仍然能承受较大的外加荷载 ,对周围土体的强度提高有利 ,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促动法”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针对在软土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常出现路堤开裂问题,根据某高速公路立交匝道路堤的监测资料,探讨软土地基上路堤裂缝的成因,介绍了采用袖阀管注浆、旋喷桩等方法综合处治路堤裂缝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16.
总结高速公路软基施工时路堤稳定控制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正在施工中的一段软基路堤进行了稳定控制观测及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对软土地基上加筋路堤进行旋转稳定分析的极限平衡方法中,假定加筋力作用于一特定方向,其所需的最大加筋力就可确定。通常假设该加筋力作用于水平方向,由此估计所需的最大加筋力值比较保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