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针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及确定比较难控制的问题,总结多年实验室调整经验,从坍落度过小、坍落度过大应采取的措施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具体方法,并总结出用互见法来提高配合比速度,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及确定比较难控制的问题,总结多年试验室调整经验,从坍落度过小、坍落度过大应采取的措施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具体方法,并总结出用互见法来提高配合比速度,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如何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级配。  相似文献   

4.
孙文勇 《北方交通》2004,(10):74-75
论述了如何调整沥青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级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重要性,提出了正确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应抓住的几个环节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混凝土骨料级配、空隙率、体积密度试验分析,提出了密实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桥面铺装实施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提高水泥混凝土构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回归得到了高性能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比例、水泥强度、胶水比的多元线性关系,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提供了参数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研究,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回归得到了高性能混凝土28 d立方体抗压强度与胶凝材料比例、水泥强度、胶水比的多元线性关系,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设计提供了参数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总结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涛 《北方交通》2004,(11):25-27
从理论出发结合试验,确定配合比的各项指标,设计从质量到经济均满足要求的目标配合比.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即确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强度、计算水灰比、计算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计算集料用量和配合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关于SBS改性沥青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将根据哈同路的施工试验情况,简要讲述SBS改性沥青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良好的设计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下,SBS沥青能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简要讲述SBS改性沥青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介绍了路面损坏状况调查及评定,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设计,最小加铺厚度的计算,道路纵断面设计,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等内容以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丹拉高速公路张家口段为例说明GTM沥青混合料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混凝土外加剂优点和过量使用外加剂对工程质量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并究其原因,对各种外加剂的性能和应用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集料级配的计算、设计、调整和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提出了变i法及相应计算公式,给出了满足AC-16、SMA-16和Sup-12.5级配的i值范围;将0.075 mm筛孔作为最小控制筛孔,提出了FAP指标,并以FAP检验0.075 mm筛孔的通过率,完善了贝雷法对设计级配关键筛孔通过率的检验,给出了满足SMA-16型级配的CA比和FA比检验的合理指标范围,为SMA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动抗压强度(DCS)指标,综合考虑了行车速率、累积变形量和最大永久变形量等因素对压实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抗压强度指标能较好体现工程实际中车辙的形成规律,并有效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的区分率。  相似文献   

18.
阐述公路景观设计在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性,公路勘察设计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做好公路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搞好公路的勘察设计,不能忽视公路设计中的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个工艺要求高、工序繁杂的施工过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总结了五个对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影响尤其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