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松宏  高峰  高波 《铁道学报》2004,26(5):96-100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开展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及其抗震可靠度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有限元动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出发,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傅立叶变换原理,研究了将地震荷载作为平稳随机过程时地下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导出了平稳随机地震作用下地下结构动力响应的数字特征计算表达式。分析了地下结构在某烈度地震作用下和设计基准期内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2.
以佛山地铁魁奇路站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地下车站进行了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以反应位移法建立了地铁车站二维结构计算模型,求解了地下车站受地震荷载作用下响应结果,并与静力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以研究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变化规律。基于Midas GTS NX软件,应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建立了结构和周围土层为一体的整体计算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求解了结构体系各阶的自振频率和各阶振型;模拟了地下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动态特性,揭示了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时程反应及结构整体变形状况。  相似文献   

3.
对“干”字形轻轨车站结构应用有限元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干”字形结构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中采用了两种平面有限元和一种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式。经过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对该“干”字形结构的受力和变形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4.
地下结构的抗震计算:位移响应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地下结构移响应法抗震计算,考虑了地层和结构的震动特征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位移响应法的基本原理,介绍地震荷载与结构的地震内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系选择是车站结构设计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站楼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既能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又有利于抗震设计。采用钢网架和滑动支座很好地解决了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使之变形能协调工作。因而,体系的选定是结构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因立体交叉隧道会同时受到来自入射、反射、绕射等多元荷载耦合导致的振动,其所受影响相比一般隧道而言更大。因此,对立体交叉隧道只受高速列车荷载作用及同时受高速列车与地震等多元荷载耦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定量分析,并确定多元荷载耦合作用下立体交叉隧道结构安全性,从而找出不同隧道存在形式在多元荷载耦合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断面的不同危险部位。研究结论:(1)地震荷载的出现改变了原有荷载的传播模式,且隧道结构断面不同位置受其影响最大不一定在交叉断面;(2)多元荷载中的地震荷载是对立体交叉隧道上跨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3)进行立体交叉隧道抗震设计时,应该增加上跨隧道左拱腰和左拱脚以及下跨隧道拱顶和左拱腰等危险部位的配筋率及混凝土的厚度,同时研制抗拉性能更好的轨道板;(4)本研究成果可对立体交叉隧道多元荷载耦合作用下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吴寅峰 《科技交流》2007,37(3):63-66
通过计算比较灯桥双肢柱在恒载、风荷载与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时的地震作用组合下及抗震设防烈度八度时的地震作用组合下的结构内力,分析抗震设防烈度和风荷载对结构受力特性的影响,并论证无八度抗震设防的《郑武电9201》标准图集应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八度地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9.0对芦家沟大桥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桥的空间振动特性,得出结构前10阶固有频率和自振模态;分析墩高变化对曲线刚构桥自振频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该桥地震反应的反应谱分析,得出曲线连续刚构桥地震反应的特点,以及地震荷载作用下结构的薄弱断面所在位置。同时,还对相同上部结构的曲线连续梁桥进行相同内容的分析,并对两种桥型的分析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模拟计算地震对地铁隧道内力与变形的影响,本文结合具体算例,采用反应位移法和地震系数法分别计算了地铁隧道截面的组合内力与变形。通过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反应位移法计算的内力与变形小于地震系数法计算的结果。二者在计算过程中考虑的因素不同,反应位移法主要考虑土层相对位移、结构惯性力和结构周围剪切力作用,地震系数法则是将随时间变化的地震力用等效的静地震荷载代替,然后用静力计算模型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与变形。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武汉市一地铁车站结构,采用FLAC3D软件建立其三维计算模型,研究100年超越概率为10%的武汉人工波作用下地铁车站结构的三维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离车站结构端部1.5倍车站结构宽度的横断面可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考虑;车站结构纵向跨中的横截上结构内力及变形均最大,因而按平面问题计算的结构进行结构设计,结构是偏于安全的;地震荷载对柱端弯矩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侧墙,对板的影响最小.该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地铁车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