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水泥砼路面严重破损路段加铺处治技术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国内外水泥砼路面加铺处治方法,并对各类加铺层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通过湖南省107国道水泥砼路面的加铺处治实践,介绍了采用的三幅分离式钢筋砼加铺层的施工方案、技术要点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加铺沥青面层在我国尚处于研究试验阶段,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调查、评价与处理入手,对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探索和分析,确定了采用加铺沥青面层的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加铺层的结构特性,提出了加铺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的常规路面结构,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旧水泥路面加铺改造中不同的半柔性水泥乳化沥青厚度进行分析,确定其合理的铺设厚度。  相似文献   

4.
非粘结混凝土加铺层对现有混凝土路面状况较差的情况特别适用。与其他加铺技术相比,它在加铺层施工前对现有路面的处治工作量较小,只需要对板下有较多空隙及活动的混凝土面板等进行修复。但通过这些处治,可使加铺层及隔离层的厚度减薄,从而使工程总体较经济。非粘结混凝土路面加铺层在路面性能退化前的较长时期内,性能和费用都优于沥青加铺层。  相似文献   

5.
结合长永高速公路旧水泥砼路面改造工程,在综合基础资料调查结果及现有实际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加铺层结构设计原则,提出了旧水泥左路面上沥青加铺层的结构方案及保证沥青加铺层使用性能的技术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旧水泥砼路面的修补对加铺改造工程成败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沪宜线(胡埭-漕桥)旧水泥砼路面加铺改造的工种实践,对旧水泥砼路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板块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维修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加铺结构的温度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抗裂结构层以后,接缝处沥青加铺层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基本上随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加铺层厚度越大温度应力越小。对比分析后发现,设置应力吸收层和大粒径沥青碎石抗裂结构层以后,接缝处最大主应力、等效应力和最大剪应力都有较大程度的减小。土工织物夹层的抗裂效果与夹层材料的模量有较大关系,当模量越大时对温度应力的减小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8.
破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为了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反射裂缝的产生,采用有限元方法,视路面结构为弹性层状体系,建立沥青加铺层、补强层、破裂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和地基组成的空间三维模型,分析了破裂板块平面尺寸、降温幅度、沥青加铺层模量及厚度、结构补强层模量、混凝土路面板厚度等因素对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破裂后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随其板块尺寸的减小而大幅度降低,较大的降温幅度对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远大于车辆荷载产生的应力;而降低沥青加铺层模量,增大加铺层厚度等技术措施可明显改善破裂板接缝处的应力状况,并能有效地防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修补法、破碎法和再生法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方案。对每种加铺方案就适用条件、施工工艺、设计方法、经济效益等进行了比较,并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路面加铺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块石路面的评价及处理,并从加铺层厚度的确定、反射裂缝的延缓措施及加铺层材料的选取等方面来分析加铺层的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工程,分析在方整块石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路面的改造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的种类和加铺沥青层以前旧路病害的处理方法,论述了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沥青加铺防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述水泥混凝土旧路面的处理方法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并分析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防裂技术,同时给出我国目前已经采用的加铺沥青混凝土的主要结构形式,为进一步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旧路加铺前应对原有路面进行检测与评价,尤其是对剩余强度进行快速合理的评价,将对加铺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断裂地基板上加铺层的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参数四边形实体单元模拟地基板板块及地基,古德曼等参数节理单元模拟板间连接状态和断板断缝工作状态,分析了断裂弹性地基板上加铺层的应力随板间连接程度,板和地基连接状况,筑板材料的弹性模量,加铺层厚度和地基局部软化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4国道湖州段畅通工程的改造,分析了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提出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设计的方案。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以及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应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评价方法,详细阐述了采用沥青加铺技术的难点、材料的使用、路面结构的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邹德彪  龚小斌 《北方交通》2024,(1):21-24+30
随着运营年限增长,水泥混凝土路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工程中常采用加铺沥青面层的方式对破损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修补。依托某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养护工程,对沥青加铺层常见病害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沥青加铺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射裂缝与车辙是沥青加铺层中最常见的病害,采用裂缝填补及微表处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沥青加铺层病害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道路的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急剧增加,对路面结构损坏也日渐加重,越来越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急需进行补强处理。为了有效利用旧有混凝土水泥路面,节约工程投资,采用沥青加铺补强是改善其使用性能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对沥青加铺层已有可依据规范,但对旧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层则研究得较少,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来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19.
详细论述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设计中反射裂缝的防治措施,对于不同的方法提出了其适用范围,为路面加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考虑旧路剩余寿命的加铺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沥青混合料小梁的室内二级荷载疲劳试验,模拟旧路沥青面层材料加铺前和加铺后的疲劳损伤特性.运用混凝土材料等效损伤理论,进行了半刚性基层荷载作用次数在加铺前后的换算,系统地提出了包括旧路面层和基层的剩余寿命预估、加铺层设计和验算在内的沥青加铺层设计方法,并采用此方法对山东省东港高速公路加铺结构进行设计.分析结果表明:初拟结构一、二的疲劳寿命都能满足交通量的要求,但是考虑到经济因素以及各结构层疲劳寿命与交通量的协调性,建议采用12 cm LSPM-25的结构二作为东港高速公路的加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