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分析了风电场湍流强度对风电机组的影响,以1 650 kW变速变桨型风电机组为例,仿真分析了三种不同湍流强度特征值I15=0.18,0.16,0.14情况下的风电机组的极限载荷、疲劳载荷和性能,研究了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和极限载荷都规律性地增加,其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转8A型货车转向架摇枕的基于有限元的疲劳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虚拟数值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转8A型货车转向架摇枕的强度并预测了转8A型摇枕的疲劳寿命及疲劳薄弱位置.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建立转8A型摇枕的模型,将其引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MSC/NASTRAN中进行强度分析,将FEM分析结果与实测载荷谱结合,应用MSC/FATIGUE疲劳仿真软件,预测转8A摇枕在随机载荷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3.
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某地铁铝合金车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国内外的地铁车辆技术标准和地铁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确定载荷工况,计算车体在整备(AW0)和超常状态(AW3)下的静强度和振动模态。研究结果表明,该铝合金车体的强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多载荷工况的静强度计算结果,利用FEM软件的二次开发语言和混合编程技术,引入静强度全工况计算及可视化的图形显示,分析全部静强度载荷工况下的材料利用度和其它性能指标参数,对结构的整体静强度性能进行全面、高效、准确地评估,并以重载机车车体为例进行静强度全工况计算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对某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车体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利用HyperMesh12.0软件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依据UIC 566和EN 12663-1/2010标准确定车体的静强度载荷工况和疲劳强度载荷工况,基于von Mises应力评估车体结构静强度;根据DVS 1612标准的焊接钢结构疲劳强度方法评估车体的疲劳强度;在ANSYS软件中采用Block Lanczos法,对不带顶盖车体进行结构自由模态分析,评估车体刚度情况。通过对车体结构进行计算分析,动力车车体结构的设计满足强度和刚度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机车车辆结构疲劳寿命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多体系统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相互结合进行虚拟样机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该法用于处理随机动载荷作用下转向架构架的疲劳设计.作用在复杂结构上的时变动载荷历程可以通过应用多体系统分析软件SIMPACK的多体仿真技术获得.在ANSYS中利用单位载荷作用下的准静态应力/应变分析技术计算结构危险节点应力及关键区域.模态分析技术用来获得结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基于危险应力状态(包括单轴,成比例和非比例多轴)、动载荷时间历程以及Palmigren-Miner损伤理论.最后利用FE-FATIGUE软件的安全强度因子分析法进行标准时域的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其中包括应力应变的循环计数,损伤预测和最终寿命估计.  相似文献   

7.
林至睿  李芾 《铁道车辆》2012,(10):1-3,5
介绍了出口铁矿石敞车的结构及特点,根据AAR M 1001—2007规定的计算载荷工况,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车体结构强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出口铁矿石敞车车体结构强度满足AAR货车车体设计标准的静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加坡地铁工程维护车转向架的接口尺寸与载荷工况,设计了一种天线安装支座,并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了强度分析.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新结构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构架强度对轨道工程车辆的安全性、牵引力及运行品质有重要影响。采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仿真软件,在超常载荷、模拟运营与模拟特殊运营载荷工况下,对一种轨道工程车转向架构架进行静强度、疲劳强度评估计算与模态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构架静强度、疲劳强度及模态满足TB/T2368—2005《动力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方法》和TB/T 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依据UIC 615-4规程的有关内容对设计的30t轴重机车转向架构架强度进行校核分析,计算了转向架构架在超常工况和模拟运营工况下的载荷,采用Hypermesh软件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结构离散化,再利用ANSYS软件对转向架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以及模态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转向架构架能够满足车辆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整机控制系统是大功率风电机组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文章简要介绍了WT1650风力发电机组的整机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其网络拓扑结构、整机状态控制、功率与载荷优化控制、故障诊断与保护以及与远程监控系统的接口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原气候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电气系统的影响,以WT1650型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1.65 MW)为例,提出了该风电机组在海拔4 000 m环境条件下运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电气系统做了改进设计,整个改进方案对常规风电机组在高原环境下运行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1.5 MW风力发电机定子线圈绝缘依靠手工包扎,存在质量可控性差、包扎效率低、占用场地大、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采用半自动绝缘包扎进行工艺提升与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并网型风电机组可靠性指标及其评估方法,及并网型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根据并网型风电机组可靠性串联模型,对并网型风电机组进行可靠性设计,找出其薄弱环节,提高其可靠性,达到提高可利用率和年发电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负荷率低的问题,通过分析车站用电负荷计算过程,得知需要系数Kx与多种因素有关。基于武汉地铁秋季和夏季用电负荷实测数据,并结合设计手册中各设备需要系数的取值,通过研究螃蟹岬站实际用电情况,给出轨道交通不同类型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取值或范围。同时也提出,考虑到大功率风机的启动情况,地下车站变压器容量不宜小于800 k VA。该结果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负荷计算和变压器容量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制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试验系统,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将控制与测试技术二者有机结合,实现了被试风电机组真实运行工况的动态模拟和运行数据的高速同步采集、记录与实时分析,有效完成了风电机组相关国家标准要求的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7.
首先叙述了变速恒频运行的双馈、直驱和半直驱风电机组的特点,然后根据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报告,以年发电量、运行和维护成本、度电成本(COE)等指标,对1.5MW不同类型的风电机组进行量化比较。其结果表明:双馈风电机组使用标准组件,重量轻,成本最低,年发电量较低;直驱式风电机组成本最高,但维护成本低;半直驱风电机组价格不是很高,维护成本和COE低,年发电量高,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机型,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风轮的受力及风能利用系数进行分析,推导了风能利用系数和风轮转矩的近似表达式,讨论了实现风轮输出特性及转动惯量模拟的方法。使用感应电机对风轮的转矩转速特性进行模拟,同时给出了风轮模拟系统的硬件结构,搭建了实验平台。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风轮输出特性的近似模拟,并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转动惯量对输出特性的影响,为风力发电的研究提供了方便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8400 StateLine变频器在2 MW风力发电机组偏航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针对偏航系统特性要求,详细介绍了偏航控制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该偏航系统通过了考核运行,且工作稳定、可靠。这表明该基于变频器设计的偏航系统能满足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偏航需求。  相似文献   

20.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大,遭受雷击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结合风电机组防雷的研究成果,对雷电的形成,破坏机理,破坏形式以及防雷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