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117.6 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为例,介绍了其电气系统设计和防雷设计。利用该电站的运行数据,分析并计算了运行期间电气系统效率、光电转换效率、光伏逆变器效率以及PV方阵转换效率等电气性能参数,并根据现有太阳能资源条件计算了该电站系统经济性指标,为在中南地区投资建设光伏电站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借鉴欧美地区光伏逆变器效率评价方式,从我国太阳能辐照条件出发,提出了一种更科学的光伏逆变器效率评价方法,避免了目前我国一直采用的用最大转换效率评价光伏并网逆变器发电性能好坏的方法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阳能光伏逆变器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高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DSP与外扩串行通信芯片TL16C752的数据通信方案,研究了TL16C752的通信方式和光伏电站Modbus通信协议并设计了通用异步收发器通信程序,实现了光伏电站调度室对50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功率调度。试验结果表明,该通信方案解决了高速DSP与低速设备间异步串行通信问题,提高了光伏逆变器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将无功调节与并网发电相结合的光伏并网功率控制系统,使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向电网提供有功功率的同时输出电网所需的无功功率。详细分析了系统数学模型、控制结构、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并计算了其无功功率极限。结合光伏电站远程调度通讯协议,利用500 kW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实现了并网发电和无功功率调节的统一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光伏电站可发送无功以支撑并网点电压,提高了电网电压的稳态性。  相似文献   

5.
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低电压穿越方案,提出了一种不平衡条件下简易而快速的软件锁相技术,并基于该锁相技术及相关控制策略设计了一款光伏并网逆变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该光伏并网逆变器目前已通过了国家电网公司的低电压穿越认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市场上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种类及相关电路拓扑,并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相关设计参数、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及说明。  相似文献   

7.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故障检测与智能在线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C3C3逆变器故障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以逆变器输出三相电流的小波分析结果作为判断依据,将故障信号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相结合作为故障特征向量,利用神经网络的分类功能,实现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故障诊断。该方法无需电压信号和人工参与,硬件实现简单,且抗干扰性强。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在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中,由于系统具有电压低和电流大的特点,IGBT并联技术受到了广泛重视。文章在深入分析IGBT并联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2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系统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其主电路参数设计和系统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种基于交错并联反激变换拓扑、高频软开关和比例谐振并网控制的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微型逆变器解决了基于无组串电池板的中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高效并网利用问题,为光伏电池家电化和智能微网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基于双模块并联的50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工程化设计及性能指标。该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基于单核分控的双路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双模块系统并联发电的多模式优化运行以及高功率密度紧凑化、操作友好、全前端维护等特点,并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大容量BAPV(光伏系统附着建筑)电站一般为并网型电站,组件数量多、系统复杂,系统设计非常关键。文章对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选择、电池组件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逆变器选型、电网接入等光伏发电系统构成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设计经验,并提供工程实践数据,为系统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光伏组件BP4170为研究对象,基于Matlab建立了仿真模型,分析了光伏组串、光伏阵列在阴影遮挡下的输出特性,对集中式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和组串式MPPT的输出功率进行了评估和对比,并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到组串式MPPT技术的适用范围,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发电系统是风力能源系统中一个发展迅速的分支,基于逆变技术和先进控制技术的系统可以使风机在不同的风速下运行在最大功率状态.文章综述了该领域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的风力能源变换系统的组成、逆变器的PWM控制方法以及能量最大化的控制策略.以电力电子变流技术为基础的能源变换系统具有风能利用效率高,动态响应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光伏并网逆变器零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伏电站电网故障时突然脱网的不利影响,设计了一种光伏逆变器零电压穿越控制策略。采用基于电网电压正序分量的快速锁相技术,并根据电网电压的跌落深度给予并网点电压一定的无功支撑,实现了电网瞬时脱网情况下的不间断运行。250kW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半桥串联谐振逆变器的非线性控制方案的分析与设计,并提出了一个零电流转换非线性控制逆变器的设计.其电路拓扑包括两个功率开关、一个输出滤波器.逆变时,在功率通量回路中只有一个功率开关上有传导损耗.开关的零电流开通是通过扼流圈前级的辅助谐振回路实现的.非线性控制方案可以抑制直流输入扰动,并能对正弦脉宽调制控制进行有效的动态调节.我们使用了空间状态平均值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分析.文中以一个功率为500 W的逆变器作为设计示例,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该逆变器在额定功率下,可以获得91%以上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孤岛检测技术是光伏并网发电必需的一部分,但是在并网逆变器输出与负载功率平衡且负载谐振频率在电网频率附近时难以检测出孤岛。针对此种情况,文章研究了基于无功电流一频率正反馈的孤岛检测方法,推导出正确的正反馈系数取值范围。此方法不仅能有效快速地检测出孤岛,且在未发生孤岛时对逆变器输出电能质量基本无影响,其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理论推导、仿真实验以及认证机构的认证得到充分证实。  相似文献   

17.
文章充分考虑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特性,并结合其设计和运行特点,从供电设备和供电服务2个角度,研究了牵引供变电设备和牵引网供电单元可靠性数据的采集需求以及可靠性指标的计算方法。建立SQL数据库,并开发B/S架构可靠性统计分析软件,使之与管理信息系统或安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相融合,充分共享信息资源,从而形成我国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基础数据搜集与可靠性评价系统,作为运营维护部门实施基于可靠性维修和可靠性管理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