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通过对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焊条电弧焊3种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接头试验和对比分析,以及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证明了CO2气保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等优点。介绍了CO2气保焊焊接操作技术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对CO2气保焊焊接工艺设计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K型坡口Q345E低合金钢T型角接接头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焊趾不处理、焊趾打磨、焊趾喷丸、焊趾打磨+喷丸处理对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焊后细节处理工艺对接头疲劳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焊趾打磨和焊趾喷丸均是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重要手段,而焊趾打磨+喷丸处理综合处理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焊接原理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被焊接部位埋置于焊剂之中.借助被焊部位之间形成的电弧熔化焊剂获得2000℃以上的高温熔渣将被焊部位熔化.再经顶压形成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7A52铝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Al-Zn-Mg-Cu系高强铝合金,因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比强度而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舰船和轻型装甲车辆等的结构件上。该合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常以焊接件的形式存在。但由于铝合金熔点低、热传导系数较大、热膨胀率高,所以采用常规熔化焊工艺焊接时,容易出现焊缝裂纹、气孔、焊接接头软化等缺陷;而且,焊接接头的不均匀性是其在服役中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实现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均一化是高强铝合金焊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表面纳米化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提高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在对7A52铝合金进行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对比介绍了该合金双丝MIG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激光焊、等离子焊以及各种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同时,详细介绍了金属及其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利用高能喷丸和超声冲击处理实现表面纳米化并提高焊接疲劳强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提高接头强度系数是将来铝合金焊接的重点研究方向,而超声冲击处理技术是实现焊接接头表面纳米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根据现代船舶发展,船用高强度钢也逐步用在船体结构的制造中,文章以D36钢为例,结合高强度钢的特点从焊接材料选择、焊前准备、焊接过程、焊后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焊接工艺过程及焊接质量控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总结出实际生产中高强度钢的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6.
焊接部位要经历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历程,最终在焊接结构中产生应力,焊接应力会导致焊接接头产生冷、热裂纹等缺陷,焊接结构破坏事故许多是由焊接应力和变形所引起。因此,为了提高焊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简化焊条电弧焊焊接的实验过程,本文运用Simufact-Welding软件对Q345钢的T形接头进行平焊仿真,对比分析了焊件不完全约束和完全约束两种方法下在焊接过程中和冷却过程中熔合线处的应力。结果表明:该仿真过程中,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焊件装夹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焊接应力,焊接过程中,两种方法下大部分熔合线处的等效应力的最大值大于Q345的屈服强度,焊件不完全约束方法下大部分熔合线处的残余应力大于Q345的屈服强度,焊件完全约束方法下大部分熔合线处的残余应力小于Q345的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7.
激光焊及其在国外汽车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激光焊原理、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在国外汽车生产上的应用。激光焊可用于汽车车身的焊接,汽车车轮盘钢圈的焊接、汽车底盘的焊接、齿轮焊接和发动机某些部位的焊接等。它能提高结构强度与生产效率,降低整车质量和生产成本,给汽车生产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大型公路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工地接头即箱梁节段之间的连接,过去均采用全焊或高强度螺栓连接。各国实桥运营经验表明.这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不足。全焊连接时,U形肋嵌补段对接焊和肋角角接焊均处于仰焊位置施焊.而仰焊工作条件恶劣,施工周期较长.仰焊焊接质量比俯焊难以保证,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在这些焊接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9.
通过拉伸、弯曲、冲击、硬度、金相组织分析等试验,对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焊修一、二次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抗拉、弯曲和冲击性能均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缝的显微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熔合区的显微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晶粒粗大;母材的显微组织为块状铁素体,沿轧制方向成条状分布.焊接修复对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粗晶区宽度、晶粒度与马氏体含量的影响不大.不同焊修次数T4003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焊缝的显微硬度相近,母材显微硬度大致相同,热影响区显微硬度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0.
表面张力过渡焊在海洋工程建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张力过渡焊具有焊接效率高,背部成型好,飞溅小等特点,通过采用这种新型焊接方法进行一系列焊接程序试验,确定不同焊接位置打底焊的焊接工艺参数,使这种焊接方法在海洋工程(导管架)的建造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提高了焊接工效,节省了焊接成本。  相似文献   

11.
基于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对铝合金货车侧墙多道焊焊接变形进行仿真预测,仿真中充分考虑了材料热物理属性的影响.基于实体一壳单元混合模型,建立了侧墙有限元网格模型,应用3D高斯双椭球热源模型实现了焊接过程温度场分析.从工程实际出发设计了四种焊接顺序,通过对四种焊序下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不同焊接顺序对铝合金货车侧墙焊接成形的影响,为研究大型铝合金薄板焊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和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焊接裂纹是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焊接裂纹的存在常常导致严重的航运事故。文章讨论了船舶制造过程中焊接裂纹的种类,分析了焊接裂纹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焊接裂纹的措施,从而为船厂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焊接作业对人体位及的危害、焊接劳动防护的必要性、焊接劳动防护特别是焊接个人防护用具的国内外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焊接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有赖于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双丝MAG(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焊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造船行业中,由于船台焊接作业特点决定了电焊机设备普遍使用几十米的加长控制电缆.利用嵌入式系统,研究焊接电源和送丝机之间控制信号通信系统,实现减少控制电缆的芯数,既可减少生产成本,又可减少断线故障率,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且对于多丝焊接...  相似文献   

15.
CuNi10Fe合金管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但焊接时易产生气孔,因此焊接方法与其他钢材不同。文章主要介绍其焊接要求、焊接工艺及其他注意事项,以期对船舶修造企业焊接技术人员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焊接变形产生的原因和种类,强调在船体设计、结构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如何控制焊接变形,总结控制船体焊接变形方法和矫正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凹底平车成形、组装焊接制造工艺和结构难点分析,确定了板材拼接采用焊条电弧焊,其它焊缝主要采用焊丝气体保护和自动化焊接设备及凹底架心盘预制12 mm上挠度和小底架心盘预制5 mm上挠度的制造工艺,并介绍了凹底架组成及小底架组成的焊接原则和顺序.实践证明,该工艺行之有效,凹底平车的组装质量和焊接质量均满足产品图纸及技术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8.
Prediction of Welding Deformation of Underfra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Welding deformation is a common and impor-tant problem in industry.In the last decades re-searchers have made efforts to predict and controlwelding deformation.There are usually three waysto determine the welding deformation:1 experi-ential formulas.2 Thermal elastic- plastic FEMmethod.3 Inherent strain method based onFEM[1~ 3 ] .Experiential formulas are only fit for simpleshape structures.Current thermal elastic- plasticmethod usually simulated either small or simplestructur…  相似文献   

19.
To classify the quality of the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proces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lder electrode displacement cur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weld shear force has been explored. Eleven statistical features of the displacement signals are extracted to represent the welding quality. Self-organizing map (SOM) neural networks have been employed to discover their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displacement curve features, all of the available combinations have been used as inputs for SOM neural networks. Further we analyze the impact of each feature on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yielding the best quality-indicative comb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s. There is no determin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lding quality and the level of expulsion rate. The quality of welding is most impacted by the maximum electrode displacement, the span of welding process and the centroid of the electrode displacement curve. The experiments show that SOM is feasible to assess the welding quality and can render the visualized intuitive evaluation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