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南宁外环公路建设工程情况,对南宁及其周边地区石料场进行调查,发现现行的集料试验规程中给出的换算关系式并不适用于南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灰岩碎石.通过对粗集料进行新旧试验规程的对比试验,得出适用于南宁及其用边地区石灰岩碎石的换算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碎石压碎值评价,通过路面砼的配制情况验证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现行国家标准、交通部行业标准对碎石的使用要求以及相对应的粗集料压碎值的试验方法的探讨,分析粗集料压碎值指标在执行过程中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3.
压碎值是评价集料抵抗压碎性能的指标。现行规范只对粒径(9.5~13.2 mm)集料的试验方法、步骤和评价指标有所说明,并未提及其它粒径和沥青混合料。结合我国道路实际情况,提出了SMA沥青混合料压碎值的方法、步骤和评价指标。通过对高温压碎值和常温压碎值比较,得出SMA沥青混合料和单粒径集料压碎值的相关分析,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仍然是基础建设中主要的建筑形式,而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是碎石。通过试验的方式探讨不同压碎值的碎石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2005年版)中粗集料压碎值相关关系式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大量试验证明此关系式并不适合青州临朐一带石灰岩类粗集料压碎值的换算。文章通过对新老试验方法所得压碎值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建立适合这一带石灰岩类粗集料的压碎值相关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周晨洁  潘琛明 《上海公路》2015,(2):55-58,9,10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性能是对其进行再生利用的关键。以上海地区早期用二灰碎石(简称三渣)基层回收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该类回收料的组成特征、物理特性和力学特性,分析了回收工艺对该类回收料性能的影响,并将三渣回收料的性能与天然石灰岩集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基于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要求,分析了三渣基层回收料在道路基层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三渣基层回收料具有一定的级配组成,密度较低、吸水率较大、压碎值和磨耗值较大,经反击式破碎处理后,其整体性能显著提高,可替代天然集料用于配制道路基层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  相似文献   

7.
采用废弃混凝土为骨料制作了试件,对以废弃混凝土为再生骨料的二灰碎石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再生骨料制作的二灰碎石半刚性基层材料显示出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室内抗压同弹模量等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条件下对广西地区常见各类岩石轧制碎石测试其强度变化,认为仅用碎石的压碎值或芯样抗压强度不能反映其合格性,提出增加碎石的软化系数,CBR值指标评价其路用合格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水泥稳定碎石铣刨料用于道路底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吸水率、表观密度、压碎值、针片状含量等试验,评价了再生集料的物理及力学指标;进行了SEM微观图像和EDS成分检测,分析了微观形态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铣刨粗集料吸水率为3.2%,表观密度为2.673 g/cm~3,压碎值为32.9%,针片状含量为7%,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水泥稳定碎石的底基层粗集料主要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粗集料压碎值是公路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指标,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中集料压碎值在常温静载条件下测试,未能体现路面集料实际服务状况。文中结合实际施工过程,研究甘肃石灰岩在高温动荷载下的压碎值,比较高温压碎值和常温压碎值、高温动荷载与高温静荷载下的压碎值,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下压碎值增大的机理和集料母岩强度、试验方法对压碎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条件下对广西地区常见各类岩石轧制碎石测试其强度变化,认为仅用碎石的压碎值或芯样抗压强度不能反映其合格性,提出增加碎石的软化系数,CBR值指标评价其路用合格性。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现行蜡含量测定试验规程,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蜡含量测定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对现行规范的修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筑垃圾主要分为砖混类、水泥混凝土类,循环利用可减少道路建设过程中新集料开采。该文以2017年北京市某大修工程为背景,对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材料、水泥稳定水泥混凝土类再生材料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建筑垃圾再生基层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认为砖混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压碎值等关键性指标较弱,可用于二级以下公路底基层;水泥混凝土类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各项指标基本满足规范对于高等级公路基层指标要求,可替代普通粗、细集料,但由于破碎、除杂等技术问题,材料性能可控性较差,大规模应用存在一定难度;水泥稳定砖混类再生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抗压强度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水泥稳定水泥混凝土类再生材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满足规范高等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基层抗压强度指标要求,抗压强度稳步增长,抗冻性能、抗弯拉性能优良,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依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废弃水泥路面板再生集料的技术指标,并且利用再生集料重新配制了水泥混凝土.通过与普通碎石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比较,论证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以现行交通行业规范为依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废弃水泥路面板再生集料的技术指标,并且利用再生集料重新配制了水泥混凝土.通过与普通碎石集料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比较,论证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再生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在一些工程建设中比如开挖隧道会产生大量碎石土废渣,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碎石土材料用于高速公路路基填筑。以宝鸡至汉中高速公路汉川段为工程实例,对碎石路基填筑中的碎石破碎、路基压实、施工质量控制等步骤分析,确定碎石加工区间直径为大于100 mm的占30%,50~100 mm的占40%,小于50mm的占30%;采用弯沉试验法测得各弯沉测点代表弯沉值,经对比皆符合《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规范中设计弯沉值不大于100 (0. 01 mm)要求;基于项目碎石填料施工过程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碎石路基层不均匀沉降距离值增大了5. 22 m。  相似文献   

17.
由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裂缝和孔隙,物理力学性能较低。采用有机硅树脂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对处理前后的再生骨料沥青稳定碎石ATB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磨耗值和压碎值大,表观相对密度小,进而导致最佳沥青用量大;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经有机硅树脂处理后,吸水率和最佳油石比降低,强度和密实度增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能够满足要求,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再生骨料的各种物理性能指标如级配、表面形状、表观密度、吸水率和含水率、压碎值、冲击指标、磨耗指标、坚固性等分别与天然骨料和天然卵石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并对比分析了再生骨料与天然碎石、天然砂砾相应物理性能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能满足工程需要,可部分替代天然碎石用于道路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黄延高速筑路沿线的资源,减少石料的开采,对砂岩应用于路面基层的技术进行研究。课题通过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设,对砂岩的性能和砂岩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砂岩的压碎值较大,为了避免碾压施工对基层造成的不利影响,基层结构采用C15砂岩混凝土+C30斜向预应力砂岩混凝土,C15和C30砂岩混凝土在实验室和实际应用中均满足设计强度,保证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级配碎石性能分析及在农村公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瑛 《路基工程》2008,(3):21-22
从级配碎石材料的技术指标及稳定性指标分析入手,通过试验,得出级配碎石的冻融稳定性在试验后较试验前的CBR值、剪切强度、剪切模量虽呈下降趋势,但仍能满足农村公路对级配碎石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