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玲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192-193,196
选择合理、恰当的运输方式,是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文章基于非集计理论,建立了新时代下城乡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该模型对城乡交通管理及城乡公路的运输规划和政策制定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条件下的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科学评价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基于超级交通网络理论,从出行链的角度分析了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在构建巢式Logit出行方式划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行程时间可靠度因子改进效用函数;根据上海市某郊区得到的显性偏好调查数据,利用极大似然法对巢式Logit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后,对有无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条件下的出行方式分担率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多模式公交信息服务能够有效引导轿车及其他个体机动化出行方式向多模式公交系统转移,提高了公交出行比例.研究结果可为大城市公共交通信息系统的改善和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4.
交通信息服务条件下的出行选择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首先 ,探讨了出行者的出行心理、行为以及信息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此基础上 ,简要分析了出行者的出行选择。其次 ,考虑在交通信息服务条件下 ,由于出行者本身以及信息方面的原因 ,出行选择可能出现过激反应、集聚反应等问题。最后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应该加以重视的或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勤者出行方式与出行链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200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构造通勤者上班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链类型选择相互影响的NestedLogit模型,分别建立出行方式→出行链和出行链→出行方式两个方向模型结构,采用统计软件STATA9.0对模型进行标定,并利用包容系数对Nested Logit模型的结构关系进行辨识。结果表明,出行方式选择和出行链类型选择之间不是单方向影响关系,而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作用关系;出行链→出行方式选择决策较为合理,反应通勤者倾向于首先考虑如何组织当天要参加的各种活动,然后在出行链安排的约束下考虑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际公共交通协会(UITP)邀请世界各地的政治领导人作出关于加强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承诺。作为我们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公共交通为人们就业、服务、教育及娱乐提供了经济的通行方式,同时是实现长期社会、环境及经济目标的有力手段。然而,由于城市不断受到交通堵塞、环境污  相似文献   

7.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是交通需求预测的重要基础理论,以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为研究对象,基于降雪天气下居民出行意愿调查结果,通过多项回归分析,构建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不同程度降雪下商务计划出行和休闲计划类出行中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及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大雪天气下,出行者的出行频率和职业同时显著影响商务计划出行和休闲计划出行,而出行时耗在商务计划出行中影响显著,并且驾龄和性别在休闲计划出行中影响现在;中雪天气下,出行时耗、出行频率、驾龄在商务及休闲出行计划中均影响显著,而职业显著影响商务出行计划,并且年龄显著影响休闲出行计划。而且每个因素对每个模型影响程度各异,可以为综合运输网络的交通规划、需求预测以及管理者制定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公交网络的描述,结合居民公交出行路径选择的特征,提出了以换乘次数最少为首要目标,以出行距离最短为次要目标的基于GBAS(基于图的蚁群系统)的公交出行最优路径选择算法。算法让分群蚂蚁从起点站行走至终点站后,在所有走过的路径中,通过对换乘次数和出行距离进行计算后选择最优路径,并对该路径上的信息素进行加强,其他路径上的信息素进行挥发,经过若干次外循环迭代后,分群蚂蚁会选择信息素最强的路径行走,即为公交出行的最优路径。用一个算例对算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铁路出行方式选择的讨论多停留在综合运输体系下与其它城际交通方式的对比之下,缺乏对不同层级铁路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本文以沪宁通道的京沪普铁、沪宁城际、京沪高铁为研究对象,对南京—上海的乘客进行铁路出行全过程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建立MNL模型探究乘客个人属性、列车服务属性及站点可达性对乘客铁路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乘客铁路出行选择行为受到年龄、学历、职业、费用来源、列车运行时间、票价收入比,接驳方式以及接驳时间的影响。研究成果能优化铁路客运服务,提升铁路运输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乃至北京市尚无非灯控T型交叉口各种交通渠化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实践中也无成熟的方法.为改善非灯控T型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舒适性,北京市专门针对三环辅路3种类似的非灯控T型交叉口采取了3种不同的交通渠化方案.为研究这3种处置措施的有效性和优劣,采用路口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的侵占率和右转机动车让行率2项指标进行评价.通过进行方案实施前后现场对比调查、分析和计算,得到三环辅路非灯控T型交叉口设置自行车落地标与红色彩铺块对改善交通秩序以及提高路口安全性和有序性效果最好,其次是自行车落地标方案,连续彩铺自行车道方案最差.结论可为其他类似路口的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研究对于预测城市交通流时空分布规律及维持网络经济、高效运转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多类型异质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异同,研究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多类别异质出行者路径选择模型.通过定义出行者参考点,引入考虑时间价值系数的风险敏感系数计算方法,以保证异质出行者拥有异质的风险偏好,研究分析了是否提供实时路况信息2种情境下常规通行者与通勤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异同.数值算例表明,拥有较大参考点的出行者更倾向于保守地选择一条出行时间较长的道路,而其他人则更加冒险.此外,与通勤者相比,当备选方案均可以满足自身出行需求且自身参考点足够大时,常规出行者更愿意忽视风险,以获得更高的出行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引入外部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扩展变量,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城际出行者方式选择框架.在调查样本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的前提下,为高铁/动车、普通列车、长途汽车和自驾车等4种出行方式分别建立多指标多因果(MIMIC)模型,分析不同出行方式下扩展计划行为理论中各心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出行者属性对心理变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的出行方式下,出行者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对部分潜变量有显著性影响;"安全态度"和"行为习惯"潜变量对方式选择意向或行为有着直接或间接显著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城际间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和城际交通系统优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
执行摘要一、我们所做的报 告 阐 述 了 出 行 即 服 务(MaaS)对目前客运组织方式的潜在影响.出行即服务是一种通过单一的、数字化的客户界面在线提供各类客运服务的模式,旨在将不同的运输方式、信息服务和支付手段整合成为一套流畅可靠的用户体验.报告聚焦了公共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评估了为整合出行即服务与公共交通...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中,出行者会在综合考虑时间、费用、环境及可选交通工具等客观因素后理性地决定自己的出行方式,出行者作为有限理性的主体,其主观的心理因素对出行交通方式选择具有重要影响。文中分析心理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构建心理因素影响下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出行交通方式选择中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居民出行方式的预测精度对于评价交通规划方案、交通策略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心理学、行为科学的方法分析了出行决策的思维过程,将出行决策过程结构化,建立出行情景库,并采用主成份法分析了影响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利用统计学习理论分析了支持向量机与神经网络在建模原理上的区别,建立了基于有向无环图-支持向量机(DAG-SVM)的方式选择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具体步骤.通过实验对不同核函数的预测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采用网格法和遗传算法进行参数寻优.结果表明,核函数选择径向基函数效果较理想,参数寻优方法上遗传算法比网格法效果更好.通过优化后,DAG-SVM模型的整体预测精度达到了82.3%,比神经网络提高了近9%.但对出租车出行的预测准确率略低于其他方式,这主要由于出租车常被作为特殊情况下的备选方式,其出行规律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6.
出行方式选择研究在居民出行预测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居民出行引导的前提,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出行方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经济、出行目的等,出行引导研究集中在出行方式和出行路径方面.文中针对目前出行方式选择研究中问卷调查数据样本量少、精度难以保证、出行引导忽视出行群体差异的局限,利用数据丰富、精准...  相似文献   

17.
居民全日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霞  王炜  陈峻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2):121-126,141
为改进现有交通方式选择模型,提高交通方式预测模型精度,基于出行链建立了居民全日出行方式选择动态模型。从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机理分析入手,确立出行方式选择动态影响因素,在多项Logit模型(MNL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方式选择动态模型。模型中增加了2类动态影响因素,即先前出行方式选择结果对后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和主链的出行方式选择结果对子链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最后以安徽省淮北市为例对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态模型的优度比和预测准确率较基于单次出行效用的MNL模型有较大提高,变量在模型中的意义符合中国国情,模型可服务于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满意准则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首先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将影响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为居民出行意愿,然后以专家评判法确定的城市不同交通方式服务水平的综合评判结果作为满意度值,建立了基于居民个人出行意愿的满意准则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居民个人属性的特征向量,从而为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法。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通勤感知评价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以昆明市为例分析通勤满意度对不同出行方式选择的解释力度.通过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发现不同出行方式人群的职住关系、通勤时间和通勤满意度等单个变量皆存在显著差异.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勤满意度较高的群体更有可能选择步行和骑行通勤,而通勤满意度较低的...  相似文献   

20.
网约车诞生于共享经济的潮流之中,低廉的价格优势使其进入出租车市场后就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并与巡游出租车形成激烈竞争,导致发生巡游出租车罢工等事件。为维持市场的稳定,政府开始介入。文中通过研究乘客对于网约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出行选择构建演化博弈模型,考虑政府介入因素,分析出租车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结果表明,政府管制力度大小会对出租车出行方式选择的演化稳定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