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船上有些空间大、人员集中、船体结构复杂的舱室,传统送风方式难以满足需求,给空气环境设计带来很大挑战。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置换通风系统在船舶舱室中的应用,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值计算模型,在设计初始阶段对其进行气流组织、热舒适性等方面的模拟分析和优化应用研究;针对某实船舱室的置换通风系统原始方案和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置换通风系统具有流动分层和垂直温度梯度的特点。相比原始方案,优化方案使舱室内温度、风速和热舒适性指标等得到优化,有效降低了吹风感,保证人体周围的空气品质,热舒适性指标也符合标准要求。对船舶置换通风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是影响船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空调舱室热舒适性的诸多因素,讨论了PMV (Predicted Mean Vote 预测平均满意值) 指标的作用及其运算方法。建立了舱室简化模型,并结合实际海况,计算了不同温度、相对湿度组合下的PMV,PPD(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预测不满意率)值及系统热负荷,分析了舱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对其热舒适性及能耗的影响。在满足热舒适性指标的情况下,优化船舶空调设计参数以实现节能的目的。文章对船舶空调的设计及舱室温微气候参数的选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5.
通过某型油轮机舱通风所需通风量的计算和机舱气流组织的仿真分析,指出,船舶机舱的通风效果不仅与通风量有关,而且也和机舱内合理的气流组织有关.通风量计算以为基础,在计算出通风量的基础上进行了风机的选型;气流组织分析是通过CFD软件Airpak为工具的,合理的气流组织可以改善机舱内局部通风的环境,从而使得如集油盘、污油井等易于产生油气聚集的区域在气流的冲击下,油气的聚集浓度降低,提高了机舱的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Airpak进行气流组织分析也有利于优化风管的尺寸、排风栅的面积和进风栅的高度设计. 相似文献
6.
7.
8.
船舶空调舱室热舒适性是影响船员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送风温度、送风速度下船舶舱室内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分布,选取了船舶舱室模型中具有代表性的4个截面,揭示不同位置的空气流速与温度差异。船舱下半部分温度变化较明显,约比送风温度高1℃~3℃。依据热舒适性方程,利用预期平均满意值(PMV)热舒适性计算分析工具,研究了送风温度、送风速度及空气的相对湿度对热舒适性指标PMV和预期不满意率(PPD)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方法相结合,优化这3个参数的取值范围,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当送风速度、送风温度超出优化范围,可以分别适当地调节送风温度及空气的相对湿度来满足热舒适性要求,这为船舶空调热舒适性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11.
为解决港内交通拥堵、缓解城市集疏运断带现象,以立体交通的思维构建未来物流体系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针对上述问题,开展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设计空轨运输流程并采用清除-简化-整合-自动化(ESIA)方法进行运输路径简化、流程拼接;采用自适应动态蚁群算法解决空轨集疏运系统与码头现有系统重构、融合和迭代困难问题;采用线性约束的混合整数规划和改进型混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解决空轨选箱和路径协同问题。通过设计系统整体架构,进行各子系统功能模块分析,给出通用性的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当前潜艇舱室的热不舒适状况和恶劣空气品质限制潜艇长期潜航的问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评析。分析发现,人体热舒适存在种族和地域等差异,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建立的空调热舒适标准不能直接用于指导中国建筑室内的空调系统设计,更不能直接用于具有很大特殊性的水下密闭空间性质的潜艇。因此,提出运用现场问卷调查与客观生理参数测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确定适合中国人自身特点的、针对潜艇特殊环境的热舒适标准和空气品质需求标准。同时,重点探讨了改善潜艇舱室空气品质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以合适的标准为指导,以多种技术综合为手段,可以切实改善潜艇舱室内的热舒适状况和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3.
14.
如何解决船舶空调系统在船上有限空间内的布置和船舶空调舒适性的矛盾,一直是船舶空调系统设计人员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介绍一种低温送风系统,探讨在船舶空调行业中的应用,期望能设计出更好的船舶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舰船舱室空调系统的末端形式不同于民用建筑空调系统末端形式的特点,提出对采用布风器方式的舰船舱室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研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建立实船典型两人舱室的数值试验模型,根据舰船的实际边界条件对该舱室夏季设计工况和冬季设计工况下的气流组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典型截面的速度场及温度场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夏季设计工况下,虽然布风器周围风速较高、温度较低,但舱内人员活动区域速度场分布较均匀,舱内风速小于0.3 m/s,温度场分布也较为均匀,温度约为26~27 ℃;在冬季设计工况下,除布风器周围风速较高、温度较高外,舱室大部分区域风速较低,小于0.2 m/s,温度约为20 ℃。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设计工况,采用布风器末端形式的典型两人舱室人员活动区域内的气流速度及温度均满足舒适性标准要求,结果验证了该典型舱室空调系统布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17.
功率器件是光电产品中常用的元器件,某些功率器件散发的热会对产品的可靠性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光电产品设计中散热设计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目前常用的散热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并针对某照明设备的特点和要求,确定强制风冷散热方式,以相应公式计算风机风量选择合适风机。在实践中经过测量证明该方式是有效的。这种风冷散热方式也为后续类似产品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