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双柱鱼腹岛式高架车站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问题,阐述预应力钢束的张拉顺序、张拉批次对盖梁悬臂端位移的影响,为墩柱截面尺寸及悬臂盖梁的结构形式选择提供参考。对车站进行动力特性分析,证明双柱式高架车站结构整体刚度更加平衡。总结群桩基础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验证了偏心受拉是桩基础配筋的控制工况。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技术是解决混凝土构件受力后挠度过大的有效手段,在建筑工程、桥梁工程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南京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S8线高架侧式车站为背景,通过横向盖梁预应力筋设计,对盖梁中预应力筋设计、施工等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按目前规范的要求,轨道交通高架车站结构需要采用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设计人员对这两种方法的本质及计算结果的差异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厘清两种方法对设计结果的影响,以钢筋混凝土轨道梁为研究对象,对两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对规范给出的基本公式进行推导,以期得到适用性更广泛的结论。结果表明,容许应力法的计算结果更为保守。计算结果的差异与配筋率和材料强度有关,当配筋率较大时,计算结果差异随配筋率增大而增大;当钢筋强度不变时,计算结果差异随混凝土强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成果有利于简化高架车站轨道梁等受弯构件的设计,同时也为将来铁路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托国家铁路重点工程横跨中俄两国界河(黑龙江)的铁路大桥,分别采用中国规范的容许应力法和俄罗斯规范的极限状态法对跨度为(32+48+32)m的同抚大堤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进行包络设计,对强度安全系数、抗裂安全系数、挠跨比等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俄规范对混凝土强度安全系数、抗裂安全系数、挠跨比等控制指标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通过调整截面尺寸和钢束布置可使梁部结构同时满足两国规范要求,分析结果可为类似海外铁路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州高架桥大悬臂预应力盖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军 《铁道勘察》2007,33(2):92-93
结合苏州高新区某高架桥盖梁的工程实践,介绍大悬臂预应力盖梁的施工技术,主要论述了盖梁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一座足尺重载铁路钢筋混凝土T梁的抗弯承载力,并与Q/CR 9300—2018《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和TBJ 2—1985《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承载能力进行对比,进而对极限状态法和容许应力法设计理论进行对比分析,选取一片采用容许应力法设计的12 m跨度钢筋混凝土足尺T梁(专桥(88)1024)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两种设计方法进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继而根据静力加载破坏试验中钢筋应力、T梁的变形和裂缝发展状况以及最终破坏状态,得到T梁实际承载能力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破坏试验得到的实际承载能力是极限状态法计算的1.59倍,说明按容许应力法设计的钢筋混凝土T梁抗弯承载力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极限状态法的钢筋应力容许值略低于容许应力法的容许值,实际钢筋应力比理论计算值低9%,约为极限状态法容许值的95.8%,能满足极限状态法的要求;挠度的试验值比两种理论计算的挠度低约8%,满足挠度的容许值要求;裂缝宽度的试验值均比理论计算值大21%,但仍满足裂缝宽度的容许值要求。该梁经过多年运营,其抗弯承载力、应力、挠度和裂缝宽度仍可满足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极限状态法的要...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T构墩梁结合区域结构构造、预应力钢束布置和应力分布都比较复杂,是T构桥的关键部位。结合某客运专线70 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T构的设计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墩梁固结部位进行精细的有限元局部应力分析,得到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墩梁固结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以便指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结果表明,该结构预应力配束合理,施工阶段及运营阶段应力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铁路桥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校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分别以现行容许应力法规范、试行极限状态法规范和欧洲规范为依据,对某铁路工程预制后张法简支T梁的正截面抗裂性和桥梁刚度进行验算,从而对3种规范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可靠度进行比较,得出3种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大小顺序:欧洲规范现行容许应力法规范试行极限状态法规范,并对试行极限状态法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际铁路的不断发展,高架车站被广泛应用,以肇庆东站为例,介绍了"桥建合一"体系高架站站台梁的设计。肇庆东站为带配线的四线岛式站,站台梁采用7跨30m简支梁布置方式。为保证抗扭刚度及节省空间,站台梁截面采用双箱单室截面,通过计算确定了站台梁的构造尺寸及钢束布置方式,并对站台梁设计和施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长悬臂岛式地铁高架车站的抗震性能,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钢混组合结构横向独柱高架车站、钢混组合结构横向双柱高架车站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高架车站3种结构形式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及分析。基于整体建模和结构性能设计理念,比较不同结构形式下长悬臂地铁高架车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整体受力性状、位移变形及墩柱和悬臂构件的延性比等关键指标,得出长悬臂岛式地铁高架车站的设计性能控制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钢混组合结构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力,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以期为现行地铁高架车站的性能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