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柴油系石油在常压分馏时,沸点在180℃~350℃范围的产品,柴油的主要成分为烷烃和芳烃,一般认为属低毒和无毒物质。有关接触柴油引起职业危害的报道较少。但我们在日常卫生监督中发现沈阳机务段柴油库工人,由于长期大量的接触柴油,18名作业人员全部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炎。为探索柴油对接触者健康的影响,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改善劳动条件,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该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我们对该段柴油库作业环境和接触柴油作业工人健康状况作了初步调查。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36名从事油槽车洗刷工人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南关岭洗罐站承担铁路运输油槽车洗刷任务,洗刷油类较多,以洗刷汽油、柴油车辆为主。1982年3月1~30日对大连铁路分局南关岭洗罐站、洗罐工人36名全部男性、年龄20~53岁、平均36.5  相似文献   

3.
中国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涂料,从事生产和使用接触它的人也不少,在人群中常见对中国漆有特殊敏感的人,一旦接触或偶然暴露皮肤往往可发生皮肤炎症,可有局部及全身症状。我院曾因接触中国漆而引起70例接触性皮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概况本院油漆车间曾用中国漆作涂料,涂刷实验桌、膳餐桌台面等。漆干后没有貯存放置,即投入使用,先后发现70名工人、学生发生接触性皮炎,其中男性66人,女性4人;最大年龄35岁,最小年  相似文献   

4.
噪声不仅对听觉器官有直接的损害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不良影响,为此我们对本厂的锻冶车间锻压机的冲击式噪声和动力车间空气压缩机站的噪声进行了初步卫生学调查,以期了解此类车间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对象与项目一、对象接触组;锻工组25名,均系男性,年龄:24~44岁,工龄:4~23年。压风机组15名,男性11名,女性4名,年龄:26~44岁,工龄:7~23年。  相似文献   

5.
在制造聚酯树脂船厂内,调查了工人由于接触苯乙烯而引起染色体异常发生率的增高。接触者为男子6名,年龄在21~26岁(平均23岁),工龄为0.5~10年(平均为4年),并以造纸厂工人(男子6名)作对照。空气中苯乙烯浓度,1971年为60毫克/米~3,1973年为310毫克/米~3,1977年为115毫克/米~3。还在1973年调查工人尿中代谢产物含量,其结果,苯乙烯接触者扁桃酸为225~2100(平均490)毫克/克肌酐酸,苯酰甲酸为82~560(平均205)毫克/克肌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工业煤气的应用日益增多,工人每日在生产环境中接触低浓度CO是难免的。本文对某厂接触低浓度CO工人进行临床调查,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工人组:某玻璃厂工人共119名,其中灯泡车间104名,瓶胆车间15名。男20名,女99名。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长期接触四乙基铅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我们对西宁地区(海拔2260米)100名乙基汽油作业(油库)工人的健康状况和劳动卫生学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00例接触组均系西宁地区从事卸油、发油、计量的油库工人。其中男72名,女28名。接触毒物工龄在1~24年,多数在5年以上。正常对照组50例是不接触任何毒物的部队战士,年龄在18~22岁。健康状况检查项目和方法,均按全国四乙基铅中毒诊断科研协作组统一规定和要求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简要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8.
长期接触工业品五氯酚(pcp)与五氯酚钠(Na-pcp)对人体的慢性影响在文献中报道不多,为探讨从事pcp和Na-pcp生产的工人的职业危害,我们对天津大沽化工厂进行了职业病调查,结果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pcp生产工人34人,平均接触工龄3年(1~9年);Na-pcp生产工人58人,平均接触工龄5年(1~11年)。另以30名不接触毒物,年龄构成相似者作为对照组。 (二)方法:1.临床体格检查:对全部受检  相似文献   

9.
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目前关于机车乘务员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应用SCL 90自评量表 ,对某分局机务段乘务员进行整群调查 ,以便对其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及评价 ,并为今后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同时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质量提供一系列有力的资料。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分局机务段的 6 4 0名机车乘务员 ,均为男性。年龄 18~ 6 0岁 ,其中 18~ 19岁 2 5 1人 ,30~ 39岁16 3人 ,4 0~ 4 9岁 15 9人 ,5 0岁以上 6 7人。采用SCL 90自评量…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62名男性接触二硫化碳工人和40名非接触者通过Farnswarth Munsell 100种颜色的辨别试验,研究慢性接触二硫化碳对视神经的损害作用。接触组:接触二硫化碳工龄6~36年(平均16年),年龄30~58岁(平均43岁)。对照组28~59岁(平均43.5岁),二组年龄分布无显著差别。目前在正常操作情况下,工人接触二硫化碳和硫化氢浓  相似文献   

11.
振动病是职业病之一,它是由物理因素——振动危害引起人体神经血管,骨骼等系统改变的一种疾病,有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之分。为了解和防治振动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初次对某车辆段受局部振动影响的35名工人进行了调查。一、调查对象选择了某车辆段铆工22名机械木工8名,卸螺母工4名,抛光工1名,共35名作为调查对象。在35名从事振动作业的工人中在40岁以上者、工令在10年以上者占的比重较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314名长期接触低浓度铅的熔炼、铸锭工人,按年龄分为4组:20~29岁有82名;30~39岁有112名;40~49岁有97名;50~55岁有23名。接触铅工龄短者7.3年,长者19.3年,平均14.1年,在这些工人中进行血清酶活性和血、尿中含金属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4~1985年对沈阳铁路分局苏家屯机务段乘务工龄20年以上的403名机车乘务员进行了调查,受检对象平均年龄51.1岁,平均乘务工龄27.9年,结果如下。1.环境粉尘浓度;见表1。2.个人接触粉尘浓度:见表2。3.粉尘粒度分散度:见表3。4.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矽含量在5~8%之  相似文献   

14.
有机溶剂三氯乙烯工业上常用于金属除油,其毒性较大,如果防护不好,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而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严重急性中毒可以引起呼吸麻痹,心跳停止造成接触者突然死亡。西安机务段便用三氯乙烯为各种部件除油,工人屡有各种反应,而且邻近车间班组也有相同不良反应。为了摸清危害情况,77年5月、9月两次连续测定空气中三氯乙烯浓度扩散情况,并对直接接触和不直接接触的工人进行三氯乙烯吸入后尿中分解物的检验分析。结果证明其危害情况较大,现就调查资料讨论分析,以引起重视劳动条件改善。一、生产工艺及防护概况西安机务段每月平均架修机车16台。拆卸下的  相似文献   

15.
铅在工业上用途颇广,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新品种、新工艺的不断出现,生产、但用和接触铅的作业在不断地增加,职业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在我局铁路系统,铅作业工人数占接触有毒、有害工种人数的第二位、仅次于矽尘作业。因此,为了保护铅作业工人的健康促进铁路运输生产,我们曾对管内铅作业人数较为集中的五个单位进行了卫生学调查,现将结果初步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 铅作业工人集中的印刷厂,机务段和车辆段等五个单位,对车间空气铅浓度的测定及198名铅作业工人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16.
87名正常人群听力水平调查连云港市卫生防疫站(222003)汪迪光张士军范德勇为了解正常人群(即非接触噪声人群)听力水平,选择87名不接触任何工业噪声的某盐场晒盐工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38名,女性49名;年龄18岁~55岁,平均年龄32.5岁,工龄...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两组职业性接触铅的男性工人进行了研究,第一组由31名接触空气中高浓度铅的工人组成,第二组33名工人接触低浓度铅,并对没有接触过铅的10名对照人员,也作了血铅和发铅浓度的调查,年龄均在21~55岁。血铅和发铅浓度,用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接触者采集5根包括根部的头发样品,  相似文献   

18.
在工业生产中,金属镉可用于制造各种合金材料。在熔炼过程中,镉蒸汽极易氧化成毒性很大的氧化镉,吸入后可引起急慢性中毒。前者死亡率高,后者可致癌、致畸。我国这方面资料报导甚少,1978年6月铁道部西安信号厂某车间发生一起14例急性氧化镉中毒事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概况某车间的生产任务是制做继电器接触片。发病日上午,该车间进行银镉合金继电器结蕊的热处理。由于氧化烧结炉炉口封闭不严,炉内烟雾外溢。热处理工1名(男)和烧结炉室对面接点组室内的13名工人(2男11女年龄24~41岁)都闻到异样气味。炉内不断加温,吹氧,气味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噪声作业工人生命体征变化的研究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450053)李国玉陈山松为了弄清噪声对作业工人生命体征的影响,选择纺织厂细纱车间工人64名,其中男工4人,年龄18岁~47岁[平均(26±1.7)岁],工龄1年~27年[平均(8±1.2)年],女工...  相似文献   

20.
工业品五氯酚及五氯酚钠在我国主要用于木材防腐,杀灭白蚁、霉菌及消灭钉螺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酚臭味,职业接触时,进入人体以经皮吸收为主,可引起皮肤粗糙、皲裂、丘疹性皮炎、氯痤疮及色素沉着等。有关五氯酚及其钠盐引起人体关节疾病,文献中报道甚少,而且均难以确定与职业接触的关系。如Baader报道10名从事五氯酚生产的工人,4例见有肘滑囊炎,但无机械损伤工作史,国内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