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铁明 《公路》1994,(1):52-53
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易发生拔导管时拔漏(拔出混凝土外)事故。这种灌注事故一旦发生,又没有及时补救的办法时,就得废弃,不但经济上损失很大,而且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插入式导管头能够解决这一矛盾,将导管重新插入混凝土内,然后继续灌注混凝土。没有任何损失,305f4lll之内完全可以处理(见图1)。它是由倒锥形外壳通过垫圈用螺钉与密封圈(密封防止水进人导管)连接,压板与外壳用螺钉连接或焊接,外壳的内部固定有支架支住压力弹簧,拉线阀呈锥体或棱锥体插人支架内,拉线阀被一组径向压力弹簧压住,压力弹簧的另一…  相似文献   

2.
3.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是避免导管及断桩事故。文中根据大量桩基施工经验,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几种常见的导管及断桩事故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路桥梁设计规范中均无关于钻孔灌注桩素混凝土段的规定,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规定。文章根据内蒙古桥梁建设,结合理论分析陈述了素混凝土段受力原理及设置,希望对相关技术人员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水下灌注桩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施工中常见的工程事故,提出了预防及处理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保证混凝土在整个钻孔桩灌注过程中能顺利穿过钢筋笼,进行了在规范允许的最小坍落度的情况下长达10h的延时损失试验。经过不断的调整水泥用量、外加剂掺量,试拌出初始坍落度在200mm时能满足技术合同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8.
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是钻孔桩施工的一个重要阶段,目前一般采用导管法进行。用导管法灌注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研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常导致发生灌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在工程质量上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因此,进一步提高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的施工理论和技术,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兹参考国内外经验,就其中几个问题做一些分析和研  相似文献   

9.
介绍帕克西桥钢筋笼在各个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分析,并从钢筋笼的制作、起吊、安装几个方面阐述该桥钢筋笼整个施工过程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进行某桥水下灌注混凝土沉井底时,由于缺乏导管及混凝土拌和机等设备,因此采用土办法——木箱,进行水下封底工作。木箱是用1.5厘米厚木板制成,活底活盖,其尺寸如附图。用两条1.5厘米绳索维系,绳甲系在木耳  相似文献   

11.
通过204国道盐城大桥改建工程施工实例,较详细地介绍了水下钻孔灌注桩钢护筒回收利用的施工工艺方法,并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分析和经济效益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下钻孔灌注桩在灌注措施不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常出现断桩,造成质量事故,延误了工期,也带来经济上的损失。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本文分析水下灌注桩混凝土的灌注工法、质量保证措施及常见问题防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帕克西桥工艺试验桩发现的质量缺陷和有关情报资料,探讨在钢筋布置密集的情况下,影响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流动的主要因素和产生缺陷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分析钻孔灌注桩断桩原因和处理断桩的常用方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车公庙车站围护结构受力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光华 《隧道建设》2002,22(4):36-39
介绍了深圳12标车公庙站灌注桩及钢管复合式支撑的围护结构及其受力与变形分析,对围护结构的稳定判断作了有益的探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水下混凝土灌注桩检测技术及事故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利用反射波法检测水下混凝土灌注桩央的有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造成桩身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自平衡试桩法上下桩段位移相互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通用分析软件,对自平衡加载方式下上、下桩段的相互作用及上下段桩位移影响量随桩土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很小,在测试结果的转换计算中可忽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笔者二十余年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总结介绍了施工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帕克西桥工艺试验桩发现的质量缺陷和有关情报资料,探讨在钢筋布置密集的情况下,影响钻孔桩水下混凝土流动的主要因素和产生缺陷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