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渤海湾盐渍软土地质特点,提出了滨海地区采用袋装砂井、土工格栅、砂垫层和超填预压联合排水固结路基基底的方法,实践证明该种软基的加固效果良好。介绍软土加固原理、施工工艺、路堤填筑技术措施、施工观测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张爱忠 《铁道建筑》2012,(1):99-101
块石路基是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主要的工程措施之一。本文介绍了高原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的施工技术及工艺参数。采石场块石采用冲击气锤解小、挖掘机挑选、筛分台筛选等措施控制块石粒径;严格控制路拱厚度和横坡,避免地表水进入路基基底,减弱通风效果;块石层采取一次倾填到位,保证块石层中有足够的孔隙满足通风效果。块石层顶面采用5~10 cm小石块封闭找平,防止反滤层漏入块石层中堵塞孔隙影响通风效果。填筑反滤层前在块石层边坡上覆盖彩条布,防止在反滤层和路基填筑时填料散落到边坡上造成块石层孔隙堵塞。  相似文献   

3.
陈海军 《铁道技术监督》2011,39(6):37-38,41
结合黄骅南至万家码头新建铁路A-11标段软土路基基底处理工程,分析袋装砂井的主要工艺原理、适用范围及条件,说明袋装砂井在施工中的布设、打入及砂砾垫层的铺设等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介绍沙井的质量控制及其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计算与分析是路基设计及评估的重要环节。为准确计算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从中低压缩性土的工程特性出发,基于考虑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度计算方法和分层连续加载下地基沉降计算理论,建立更适应于高铁路基荷载特征的高铁中低压缩性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利用吉珲铁路珲春试验工点得到的地基土物理和力学指标,计算路堤分级堆载条件下,不同埋深处上层硬塑粉质黏土和下层全风化泥质粉砂岩地基的时效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在路基填筑过程中,基底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获取的基底附加应力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进一步对比理论与现场实测结果发现,截至第700天,地基总沉降的计算误差约2 mm;地基分层沉降的理论值与计算值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针对考虑时间效应的压缩层厚度计算确定的地基压缩层厚度,其随路基填筑高度呈线性正相关。上述方法不仅为合理选择并优化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的地基加固措施及方案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也为精确计算和预测工后沉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新耒阳站岩溶路基变形整治施工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武广客运专线新耒阳站岩溶路基变形整治施工为例,结合实际地质状况,利用岩溶路基基底压力补注浆、旋喷桩地基加固补强、填料层低压注浆、构筑物沉降变形控制等措施,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各项监测数据均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采用土工格栅对既有线路基底碴层进行加固,可以减小大修开挖深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防治病害。通过循环荷载试验证明,加入土工格栅能减小基床底层应力以及垂直变形和延长路基的使用寿命。新建铁路路基采用土工格栅,可以减少路基沉降量。  相似文献   

7.
过渡段为路基施工的薄弱环节,青藏铁路过渡段采用填筑粗颗粒土、基底倾填片石、加筋、铺设复合土工膜、铺设保温板等措施.介绍了各种类型过渡段的设计与要求、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黄河冲击平原主要地质为亚砂土、亚黏土,地下水位高,填前碾压困难。CBR值小,压实度难以达到。土质含水量大,施工周期比较长,制约工程的进度计划。通过路基填筑试验段,介绍填前碾压措施及加快施工进度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改建铁路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电气化工程中,连云港地区表层为软黏土(海积黏土、淤泥质黏土),其下为淤泥,地基承载力低;地基沉降变形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受到外界扰动时易引起土体结构破坏,致使土的强度急剧下降;工程地质条件差。针对该工程软黏土路基,结合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现状,研究适用于徐连线软黏土路基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研究结论:(1)在表层土较深的高填方地段,采用T型基础,利用基础翼缘部分主要承受垂直荷载,基础自身不会沉降,深入软土部分开挖量小,对既有行车安全影响小;(2)对路基填土厚度不足2.0m的区段,采用浅埋扩大底基础,首先换填基底材料,采取先抛片石对软土路基进行局部加强后,再填砂石土夯实,将基础底部承载力提高到设计值后,再进行扩大底基础的施工,降低基础对原状土承载力的要求;(3)浅埋扩大底基础,经现场试验验证,接触网基础顶面的水平位移、基础转角及支柱柱顶挠度满足设计要求,安全可行;(4)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地区特殊地质条件下接触网支柱基础的处理方案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黏土地区铁路工程的主要技术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黏土的收缩性、裂隙性给客运专线路基工程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系统分析红黏土的主要工程特性,针对红黏土地区铁路工程中,红黏土软弱下卧层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不均匀地基对路基沉降和刚度的影响、收缩裂隙对边坡稳定与填挖过渡段的影响和土洞塌陷危害等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红黏土地区铁路工程的技术措施。要加强地质调查,掌握沿线红黏土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合理利用红黏土天然地基,采取可靠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工程的安全稳定。加强边坡防护和支挡,设计较强的支挡结构和坡面防排水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