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离散单元法软件UDEC对压缩波作用下的节理岩体中不同节理性质、不同埋置深度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稳定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监测隧道埋深由5 m增加到45 m,分析节理不同刚度、间距、倾角时隧道洞顶的峰值质点速度(PPV)。结果表明:随着隧道埋深增加,隧道洞周峰值质点速度降低,隧道稳定性增强。随着节理刚度的提高,隧道顶部峰值质点速度上升;随着节理间距增加,隧道顶部峰值质点速度下降;随着节理倾角增大,隧道顶部峰值质点速度有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埋深增加会对隧道稳定有明显提升效果,并且在节理岩体中节理刚度低、间距大、倾角小的围岩条件更安全。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7,(3):291-298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某区间隧道旁基坑开挖为实际背景开展模拟探究,分析了地铁隧道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基坑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基坑地连墙厚度、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尺寸、基坑坑底是否加固等因素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隧道位移和应力的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各影响因素中,隧道--基坑水平净距和隧道埋深对隧道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大;地铁隧道控制保护,应重点考虑基坑--隧道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文中利用ABAQUS软件对考虑软弱层存在的堤防及地基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对珠江河口某实际海堤的模拟分析,将其水平位移及与实测值对比,发现较为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软弱层不同埋深的堤防地基建模分析,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埋深软弱层对地基的性状影响及规律,最后文中还将水平软弱层与非水平软弱层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当软弱层存在小倾角时对地基稳定性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假设在Ⅱ级岩体内开挖引水隧洞,分析不同埋深下的隧洞围岩在隧洞充水运行期间的稳定性,进而确定出适合采用无衬砌断面形式的隧洞埋深范围,为以后的研究及现场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弱敏感结构面常常成为隧道围岩变形失稳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对于浅埋、硬质岩石隧道。仅仅进行围岩总体的质量评价是不够的,识别其中控稳结构面以及围岩变形失稳模式,对于选取有针对性的支护体系,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至关重要。文中结合某隧道工程,通过对隧道进行跟踪地质调查,研究隧道中软弱敏感结构面产状及工程性质,识别出典型的围岩失稳模式。对深入了解隧道围岩的变形规律,为隧道灾害防治、选择恰当的支护时机和支护方式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山体冲沟较发育,地表层峦叠嶂,隧道往往会遇到浅埋软弱围岩段,施工进度慢,技术要求高。当隧道开挖至浅埋段时,如果提前采取措施不当,则很容易出现掌子面塌落和地表明显沉降现象,严重的威胁了隧道施工安全。以福土龙隧道左幅出口浅埋段为工程研究背景,结合隧道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应用监控量测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至浅埋段位移变化与掌子面围岩特性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指导现场施工采取经济可靠加固预防措施,确保隧道安全通过浅埋段。  相似文献   

7.
某隧道断层破碎带位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伟 《中国水运》2014,(3):284-285
在隧道工程的设计、开挖以及支护实践过程中,由于围岩地质状况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穿越断层破碎带所带来的隧道围岩稳定性问题受到相关决策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文中为探求断层破碎带对隧道变形影响的普遍规律,本次数值分析选取具代表性的某隧道断层破碎带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对断层破碎带对围岩拱底下沉、边墙的水平位移以及拱底隆起等隧道位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相关计算结果对类似隧道开挖具有参考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浅埋隧道岩体松动区破裂面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体厚度进行计算分析,以隧道围岩级别和中夹岩体稳定区的大小,将浅埋小净距隧道做了进一步分类,并给出了各类小净距隧道的技术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9.
田继业 《中国水运》2014,(6):286-287
浅埋偏压是隧道工程建设的关键点之一,控制不当容易引发山体滑坡或坍塌现象,从而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03省道后山坞隧道跨度大,左线进口段埋深浅、偏压严重,施工中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采取了大管鹏超前支护、合理开挖顺序及方法、爆破过程中减少药量、及时支护等措施控制围岩稳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偏压地形条件下的安全进洞,确保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偏压和浅埋及软弱围岩并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中遇到进、出洞困难、较易发生大坍塌、冒顶等问题,根据隧道所处的地质情况及围岩特性,通过采用合理的洞口加固及进、出洞方案、严格超前地质预报、控制超前支护、优化围岩开挖方案、运用"人造拱"施工方法、加强初期支护、谨慎施工断层破碎带,勤于围岩量测等综合施工技术,解决了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坍塌、冒顶等风险,以期为今后同类浅埋、偏压、软岩及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唐永森 《中国水运》2006,4(7):69-71
塌方是隧道易发事故,围岩量测是避免塌方提出预警的一项重要工序,做好围岩量测,是隧道顺利贯通的重要保障.黄土隧道含水量大,围岩稳定性差,以白草口黄土隧道为例,对围岩量测的工序进行论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将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隧道浅埋段地表深层注浆施工展开技术层面的探讨,提出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施工后进行质量检测,结果表明注浆加固效果良好,围岩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地层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可以为后续开挖施工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浅层穿越水库隧道施工技术及围岩稳定性,通过对浅层穿越水库施工当中的技术要点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防涌水处理技术、防渗漏治理技术以及处理隧道坍塌技术为例简要谈谈浅层穿越水库隧道的施工技术。同时鉴于地下水在水库隧道及施工过程当中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水库隧道施工的成败,因此本文将从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以及评价其稳定性的方法两个角度分析浅层穿越水库隧道的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隧道动态开挖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应力应变和初期支护受力变化的情况,优化施工工序,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和经济、技术水平调整隧道开挖步骤和初期支护方案,对隧道支护体系和围岩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采用FLAC3D对隧道钢隔栅初期支护设计进行动态分析模拟,对围岩和钢隔栅的变形及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并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做出综合评判,为隧道支护设计施工方案的设计、简化提供理论依据,用以指导越南中部某隧道的施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采用CD法对浅埋小净距公路隧道在不同开挖顺序下进行施工力学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开挖顺序时的围岩位移和应力进行分析和比较,数值结果表明:在采用CD法施工时,不同的开挖方式最终位移和应力相差不大。综合考虑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和位移可知,采用先封闭先行隧道,再开挖后行隧道远离先行隧道侧的开挖方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旋挖钻钻孔壁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钻孔灌注桩质量,尤其在松散地层部分,是施工中控制的难点。对后塘2号施工过程调研发现,孔壁破坏特征主要由孔口围岩出现破坏及沉降、桩孔片壁剧烈程度不一。分析认为其破坏主要原因为:填土层力学性能差;护筒埋深较短;泥浆浓度较低;注水不饱满;重车动载影响;施工中钻头进尺大及提升速度快产生负压。为解决此难题,提出了以下控制措施:夯实填土层;增加护筒长度;全过程及时注水,同时加入泥浆粉;重车改道避免其对桩孔影响;稳定性差岩层减少进尺及提升速度;缩短成孔后与罐砼的间隔时间,实践效果表明,这些控制措施保证了桩孔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浅埋隧道受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垂直向位移、主应力及剪应变来分析隧道围岩受力情况,分析结果与实际变形破坏一致。垂直向位移最大发生在拱顶,主应力最大集中在拱顶及拱脚,剪应变最大在拱脚。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合理的隧道变形破坏处理方案,处理后,隧道变形较小,结构稳定。  相似文献   

18.
隧道开挖段周边围岩存在本身强度差异较大、抗风化能力弱,且伴随原生裂隙+风化裂隙、空腔的软弱岩层,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周边围岩极易被扰动,且易造成裂隙涌水和空腔周边水、土涌向空腔,导致地表缓慢不均匀沉降或突然塌陷。因此,有必要分析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及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隧道的灾害问题随着隧道的扩展速度在不断增加,病害隧道对于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日益增大。本文依靠攀西地区某在建水库泄洪洞建设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对9种不同埋深下的隧道建立模型,对隧道偏压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又通过隧道偏压系数计算隧道整体偏压系数值变化情况,得出滑移面与隧道偏压影响之间的关系。另通过建立三种均在33m埋深下,与滑移面不同垂直距离的隧道模型,得出隧道受偏压影响主要是来自于边坡滑体,与隧道的埋深无较大关系的结论,为隧道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托实际工程案例,基于小净距隧道的主要特点,对小净距矿山法隧道支护方案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进行了施工监控量测,使隧道所处围岩保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了施工顺利进行及隧道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