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灾后恢复重建是边施工边通车,封闭施工不可能。根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实际,采用骨架密实型碎石结构层,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     
中国重汽实施产业援建灾区计划在隆重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5月13日,中国重汽绵阳(富临)专用车生产基地在绵阳科技城开发区防灾减灾产业园隆重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山东省和中国重汽对地震灾区的援助由财物救助、对口援建转向产业援助,从而成为支援灾区重建的典范项目,对灾后重建以及灾区的产业发展将起到突破性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是一项异常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项目组织、前期管理、设计管理、进度管理、投资控制及合同管理、质量管理、应急事件管理、会议管理、工作报告管理等十个方面对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代建制管理模式,为今后政府实施灾后重建项目管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5.12汶川大地震,交通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由于都汶公路都江堰至映秀段高速公路靠近或位于震中地区,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受到重创,在对该路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恢复重建设计工作,对一般大中桥震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桥梁恢复重建及桥梁的复位方案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对其它项目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能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灾后路网重建规划可分为应急阶段和全面恢复阶段。文中建立了灾后恢复阶段多期路网重建规划的双层模型,并采用灵敏度分析方法进行求解。上层模型考虑到建设资源的限制,以工程总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多期工程效益模型;下层模型是基于出行时间可靠性的用户均衡分配模型。最后结合实际路网进行了算例分析,证明模型和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倡议书     
在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和全国人民抗击玉树地震灾害取得初步胜利之际,5月6日~7日,交通运输部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交通基础设施抗震减灾技术研讨会",回顾和交流汶川和玉树地震后交通科技在抢通保通、灾后重建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和抗震减灾技术成果。我们收集了部分会议交流资料,编辑成"科技支撑抗震减灾"专栏,旨在更大的范围内交流科技支撑抗震减灾及恢复重建的经验和技术成果,从不同角度表现:抗震减灾,交通科技在行动。向所有参加抢险保通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交通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抗震减灾科技工作的交通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5,(5)
汶川大地震导致受灾区平面和高程发生不同程度的位移和升降,特别是在重灾区,平面和高程控制网遭到毁灭性破坏。为满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对测绘基准的迫切需求,四川测绘局建立了灾后应急测绘保障系统。以汶马路、映汶路及映卧路为例,比较详细介绍了灾后测绘应急保障系统在灾后重建公路工程及后续待建高速公路测设中的应用,各资料成果经检验校核,符合相关规范和精度要求,可供灾区后续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5.12"特大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在四川交通灾后恢复重建,围绕3年任务2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全面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交通运输部"交通基础设施抗震  相似文献   

9.
根据5.12汶川大地震后参与桥梁检测与评估的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地震对桥梁产生的破坏特点,并以此为基础,为满足抗震抢险及恢复重建的需要,提出了地震灾后桥梁快速检测的主要内容与实用性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0.
陇南公交枢纽总站工程地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新区,属于灾后恢复重建中央基金项目,是陇南市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了陇南公交枢纽总站方案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标准,发展预测、建设规模、总图布置、设计流程等,以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交流。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都江堰市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应用橡胶沥青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罩面、新建道路路面.结果表明,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工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完整街道”、“街道设计”等城市道路改造设计理念开始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旧改等实际工程项目。然而,街道设计理念与传统的设计习惯、道路管理模式及使用者的接受程度,依然在现实应用以及工程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分歧。以深圳市罗湖区道路设施品质提升工程和深圳市罗湖区精品示范路工程两个项目为工程背景,分别从宏观的街道空间改造和部分微观细节设计两个角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优化处置方案,为后续工程实践以及相关街道设计导则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陈敏  高超  董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8):39-41,48
轨道交通线路基本上以城市道路路网为依托,轨道站点主要沿城市道路交叉口范围和路段布置,为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交通保障需求,轨道交通建设会带来城市道路及市政管线多次迁建,因此,有必要科学统筹城市道路复建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总结分析道路复建设计主要控制环节和设计原则,对轨道交通与道路复建设计提供一定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许海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41-42,49,238
老路改造工程往往受限于道路现状条件,设计指标不能完全满足相应的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若强而为之则大大增加了工程改造成本,因此老路改造中的一些设计指标宜依据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在满足需求且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某些设计指标的取值,达到改造工程的双赢。该文以成都市人民南路为列,依据道路的实际现状,对老路改造中的设计车速、车道宽度、通行净空等关键性指标的取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旧路改扩建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已成为区域道路网络升级的重要方式,通常改造后道路平面基本沿着旧路走向,横断面由道路性质和通行能力要求而定,而纵断面具有较大的优化设计空间,但目前国内对改扩建项目并没有专门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该文结合若干道路大修工程经验,针对旧路改造工程纵断面设计进行了总结性研究,提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并对不同路段提出了纵断面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旧路改造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从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了在旧路改造设计过程中,交通预测分析的难点,利用面状空间数据的自相关特性,结合传统交通预测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在城市道路改造设计中,合理确定交通预测分析范围的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提出模型的实际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与高速公路为地方路网配套的进出口位置不再协调,对区域路网提出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展示了具体的工程设计及建设方案,供类似进出口及道路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道路网络,使之满足抗震救灾需要,对于震后救援及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由三级网络组成的抗震救灾主干网,并给出了路段抗震可靠性的计算方法,通过路段的抗震可靠性分析,找到路网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抗震救灾主干网抗震可靠性的计算方法,为抗震救灾主干网的规划及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的天津市解放北路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将原交通主干道改变为集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景观道路。该文介绍了此项目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面结构的设计原则及施工注意事项;在路面结构设计中,采用水泥混凝土与花岗岩石材相结合的复合路面设计思路,能同时兼顾道路坚固耐用功能与欧洲古典景观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加筋土挡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挡土结构,但在工程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沿河路基工程特点,介绍了复合加筋土挡墙在重庆城口至陕西岚皋二级公路改建工程中的设计施工情况,并对结构进行了适宜性分析,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