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航海专业学生实习的现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珽 《中国水运》2006,3(1):194-195
随着航运业的发展,航海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航海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出现了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学机构除了扩大外界的联系,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对学生的实习做出有力的补充.从而达到STCW78/95公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航海教育中实习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上实习是航海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航海院校的学生海上实习问题成了困扰学校发展的绊脚石。文章通过对航海院校学生海上实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海上实习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委托实习模式在航海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实习是保证航海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海上实习问题已成为提高航海类专业教学质量的瓶颈。通过分析上海海事大学海上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借鉴航海教育先进国家的经验,提出加强校企合作,组织委托实习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海上实习作为每个航海类院校不容忽视的实践教学环节,文章分析了华南地区航海类专业学生在进行海上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校自身和实习船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从实习教学大纲和计划的制定、安全管理、学生心理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航海类专业具有学历学位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双重性质,而航海类学生的航行实习则体现了典型的职业教学特色及模式。文章阐述和分析了我国航海类专业学生航行实习的要求、现状和影响因素。并针对目前航行实习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04考试规则”等相关公约和法规,提出了高质量完成航行实习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航运人才,分析航海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提高航海院校教学实习船使用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集美大学教学实习船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介绍航海院校在校际之间和校企之间运用共享理念共享教学实习船的实践情况,提出搭建共享服务平台、加强校企沟通、加强对学生职业引导等建议。采用共享模式,对提高教学实习船的使用率,提高航海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迎接《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实施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提高我国航海类毕业生质量,对广东海洋大学航海类学生海上实习模式及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现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航海类院校在海上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不足,提出以下建议和改善措施:校企深度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合理使用航海模拟器进行前期训练;科学制定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高效的海上实习是保障航海类人才质量的关键,航海院校应加强对海上实习的重视,积极探索、创新实习模式,培养符合公约要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人才。  相似文献   

8.
海上专业认识实习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航海专业的海上认识实习历来被认为是非常重要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航海专业的认识实习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章仅对目前学生在客船上进行海上实习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以期能对提高目前实习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航海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招生人数越来越多 ,而可供实习的船舶数量却不多 ,这势必造成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难以安排的局面。但是航海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要求较高 ,毕业实习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同时 ,航海模拟器经过数十年的研制开发 ,仿真环境和模拟功能都已经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已广泛应用于航海教育和培训之中。实践证明使用航海模拟器进行实操训练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积累处理海上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0.
航海类专业的海上认识实习历来被认为是非常重要并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教育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海上教学实习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文章仅对集美大学航海专业学生开展海上教学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以期对提高目前实习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静  肖亚玲 《中国水运》2006,6(7):226-228
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迅速发展,对航海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航海院校的体育教学对学生的体质、心理、意志品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适应现代航海教学的发展需要,及时做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港航文化是交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港航系统信奉和倡导并在港航事业发展实践中贯彻和落实的价值理念,是港航文明创建的重要要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潜艇地磁导航不产生如惯性导航的误差积累问题,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导航定位手段。但是目前地磁导航定位主要是基于先验地磁图的匹配导航,在实际操作中要获得较为精确的先验地磁图是极其困难的。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同时定位与构图算法(SLAM)可以在不需要先验地磁图的基础上实现潜艇导航定位。将这一算法应用到潜艇地磁导航中,再结合人工布设磁标的方法可以实现潜艇不依赖于先验地磁图的地磁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14.
长江桥区交通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桥区交通管理系统研究”系交通部季托中国航海学会进行的“长江桥通航通力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该文从当前长江航运的实际出发,结合长江航运发展规划及“VTS指南”所要求的系统功能,提出长江桥区交通管理系统的设想,为研究船舶过桥通过能力及长江航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大部分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采用真机设备进行船用GPS设备的教学培训,而采用真机培训成本较高,受场地因素制约,偏离航向和动态航行信息显示等功能无法在实验室环境内完成。基于大圆航线算法实现了仿真设备的航线设计和绘制功能,仿真结果更符合航海实践。采用CSS技术对GPS仿真系统界面进行布局,实现了仿真界面的自动适配功能。基于HTML5技术进行系统的跨平台开发,实现了PC端和移动端JLR-7700MK2型GPS设备的仿真。该系统实现了GPS真机的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有效的弥补了真机受场地约束的缺陷,并能够跨平台使用,可满足航海院校及培训机构学生的实操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严军  曹辉 《水道港口》2009,30(4):290-293
通过分析黄河下游航运的历史和现状,结合黄河下游河道调水调沙实践,探讨了黄河下游通航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黄河下游通航的对策。黄河水系的航运历史悠久、曾经十分发达,后来由于黄河天然径流量的大幅度减少、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航运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受黄河防汛和闸坝影响,黄河航运发展较慢,与公路、铁路运输相比,水运发展滞后。因河势险恶、部门沟通不足、建设资金短缺等原因,目前黄河河南段只有库区和部分区间通航,通而不畅,未构成水运通道,水路运输的优势也未能体现。分析表明:只有河道治理与航运开发等部门统一规划、密切协作,优化水沙调控方案,进一步稳定河势、束水攻沙、固定中水河槽、改善通航条件,才能实现黄河下游河南段全线通航。  相似文献   

17.
航海院校水岸两类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超雄 《中国水运》2006,6(9):250-251
为了解航海院校水上专业与岸上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我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应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经统计、分析和比较水上专业、岸上专业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1)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全国青年常模;2)水上专业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方面问题较严重,与学生生源有关;3)新老生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差异,与其较多参加体育运动有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8.
唐净  吴文华 《水运工程》2004,(10):89-92
内河航运的明显优势是运量大、能耗低、环保、安全,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在提高内河航道通过能力的同时,对防洪、灌溉、城市建设等各方面都有贡献。虽然水运的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但当涉及到项目投资评估时,却一直缺乏将这些效益量化的手段,因此内河航运项目在项目筛选和投资决策阶段失去了竞争力。文章对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现状和现有的一些方法做以介绍,提出改进现行内河航运项目效益分析和经济评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惯性器件在导航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导航系统体积偏大、导航算法效率较低的缺陷,将微惯性器件应用于导航系统的设计,给出了基于DSP单片机技术的硬件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导航算法进行了优化,完成了微惯性导航系统的软硬件完整设计方案,对于微惯性器件在导航系统上的应用,以及导航系统算法优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顾少轩 《中国水运》2007,7(8):236-237
江苏2008高考新方案从出台到审核,都引起空前的争议,褒扬和贬斥之声都有,江苏高考的改革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不由让人想起四年前江苏的"3 2"高考制度改革。作为该制度的第一届被选拔者,同时作为该制度第一届本科毕业生,本文结合自身对高考制度的理解,结合大学对中学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高考的公平性原则等,分析了"3 2"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