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邱志雷 《驾驶园》2010,(10):67-67
起雾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湿度过高,一个是温度过低,两者缺一不可。原因一:在空气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在车窗表面形成结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风挡起雾现象。原因二:在车窗两侧出现一定的温差,温度低的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时,  相似文献   

2.
《汽车实用技术》2012,(9):13-13
原因一:在空气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在车窗表面形成结露,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前风挡起雾现象。原因二:在车窗两侧出现一定的温差,温度低的表面水分的饱和蒸汽压低于周围环境的蒸汽压时,水  相似文献   

3.
张立平 《驾驶园》2011,(12):66-66
近来不少驾车人在开车时都会遇到车窗的玻璃被雾气遮盖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视线,还不利于安全行车。怎样才能解决这种情况呢?让前车窗起雾的原因起雾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湿度过高,一个是温度过低,两者缺一不可。原因一:在空气湿度一定的情况下,车窗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就会  相似文献   

4.
小常识问答     
《驾驶园》2010,(5):61-61
1、车窗起雾怎么办? 车窗会起雾,这是大自然的现象。例如我们在夏天买了一瓶冰镇的冷饮,过一会儿饮料杯上就会有水珠产生,因为饮料杯内外的温度差异关系及环境空气含有水气的情形下,这时候在饮料杯外侧和它接触的空气温度会下降.如果降到露点(凝水点).就会在表面结露,  相似文献   

5.
《世界汽车》2010,(11):130-131
<正>Q:编辑老师,这段时间杭州一直秋雨连绵,下雨时我总会遇到车窗玻璃结雾的现象,请问如何去除玻璃上的雾气?(杭州读者:刘广福)A:车窗玻璃上结雾主要是因为温度过低同时湿度过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正>湿度和温度传感器:车型系列X156在车内后视镜底座的盖板内,配备有车内空间湿度及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用于测量挡风玻璃内侧的相对温度和空气湿度,从而确定露点温度。如果存在车窗玻璃蒙雾的危险,便会采取相应措施,如接通制冷剂压缩机,或在配备ECO启动/停止功能的车辆上进行发动机强制启动。  相似文献   

7.
赵航 《汽车知识》2010,(2):78-79
<正>车窗起雾,似乎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一到冬季,却又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要解决起雾还是得从根源做起,比如合理控制车内的温度,刻意避免增加车内空气的湿度等等,这些都是治本的办法。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治标的手段,下面我们就罗列一二,供列位参考。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不能起动,故障原因有3:一是油路故障,二是电路故障,三是柴油机压缩终了时温度过低.如果接通点火开关后起动机不转动、空转或转动无力,则属于电路故障;如果起动机带动起动齿圈运转良好而发动机不能起动,则属于油路故障或柴油机温度过低.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4,(11):76-76
<正>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临,相信很多车主都有冬季行车的经验。冬季行车,车内玻璃常常是雾蒙蒙的,严重影响驾车人的视线和行车安全,因此除雾工作就变得相当重要。车窗与挡风玻璃起雾是因为车内外的温度相差大而造成的,当车内温度高、外面温度低时,玻璃就易起雾;常会看到许多车主拿布或纸来擦拭起雾的玻璃,但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一、车窗防夹功能 2003款车型为驾驶座侧安装了车窗自动升降系统的同时,还安装了车窗防夹系统。当你选择车窗自动关闭工作模式时,发生车窗夹住人体或物体时车窗会自动下降一定距离后停止,这样就避免发生意外,使用更加安全。相应的,如果选择的是手动模式,该系统不会起作用。但当蓄电池被取下或电压过低等原因而使控制单元的电源被切断时,驾驶座侧的车窗将失去自动升降功能,因为这时由防夹系统识别的车窗位置已被消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车窗位置的重新设定,设定方法如下:请用手动方式将车窗完全打开和关闭。每次打开车窗或关闭时,要按住开  相似文献   

11.
<正>故障现象:外部照明灯起雾。故障诊断:在冬季洗车以及雨天、雾天、外界环境潮湿等工况下,车辆外部照明灯的灯罩内部往往会出现起雾现象。空气中的水汽有在温度低位置凝结的趋势。大灯开启时产生的大量热能通过空气流通开孔(开放系统)被排出。当车灯关闭冷却后,湿冷空气可通过通气孔被吸入灯内。湿气在车灯内部温度最低的部位凝结。对于大灯而言,温度最低的部位往往是灯罩。  相似文献   

12.
正确使用汽车空调.是避免空调早期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能源,防止出现意外的重要保证。为此,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应注意以下8个问题。1.使用空调时门窗一定要关严。如果车内温度比车外温度高,则应先打开车窗行驶2~3分钟,待热空气排除后再关闭车窗。……  相似文献   

13.
新手问答     
《汽车科技》2014,(3):7-7
<正>问:夏季如何使用空调更省油?答:1.上车后先放热气再开空调。夏季进入暴晒的汽车后,如果第一时间便将空调的温度设置在最低值,空调泵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处于高挡风位,油耗自然会加大。正确的做法为马上降下车窗,释放积聚在车内的热气。过一两分钟,等车内外温度平衡时,再关闭车窗,开启空调,空调循环一定要放到室内循环挡。2.温度不要调至最低,合适即可。夏季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车载空调的使用率过高。因此,减少车载空调带来的耗油量,就会降低整车的实际油耗。有些车主为使车内凉爽一些,往往将车载空调的温度设定在最低温度值上。这样油耗反而会因此加大,而且车内外温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所以,在设定车载空调温度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一种用于汽车玻璃表面的含氟硅防雾剂,通过以含氟硅氧烷为主要成分与其它辅助试剂协同对汽车玻璃进行化学修饰,在汽车玻璃表面形成含氟硅的强疏水界面,得到有效防止汽车玻璃表面结雾的效果。此氟硅防雾剂的防雾效果持久,而且不影响汽车玻璃的透光率。在车辆行驶环境中,驾驶员在初春、秋季、冬季及下雨天,经常会遇到风窗玻璃结雾,结雾现象给车辆的出行造成了安全隐患,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事故。汽车风窗玻璃结雾是由于汽车风窗玻璃表面温度比较低,其水分的饱和蒸气压低于周围环境的  相似文献   

15.
故障现象:该车行驶里程为83000km,右后车窗有时在车辆行驶中突然作动,进厂维修时右后车窗无法打开。先后更换过驾驶侧总开关、右后车窗开关、右后车窗控制模块和电机,没找到故障原因。故障诊断:笔者接车时,落实故障情况发现,打开点火开关后,分别作动主开关和右后门车窗开关控制右后门车窗,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同时作动上述两个开关时,听右后门内部偶尔有电机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故障现象有1辆宝马MINI R60轿车,行驶里程1万km。客户反映车窗玻璃上升到顶后会产生自动下降的现象。主要故障现象如下:1.车窗使用一键上升到顶时,车窗会自动下降,出现类似车窗防夹功能起作用的情况。2.手动初始化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失败时是在升到顶的时候提示初始化失败。  相似文献   

17.
故障现象一辆2010年产的长城哈弗车(型号为CC6460KM29),累计行驶里程约为4万km。据驾驶人反映,该车右后车窗玻璃有时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在其他修理厂更换过右后车窗开关、右后车窗玻璃防夹模块及右后车窗玻璃升降器电动机,均未能将故障排除。 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反复操作驾驶人侧的车窗主开关,4个车门的车窗玻璃均可正常升降。由此推断车窗主开关及4个车门的车窗玻璃防夹模块和车窗玻璃升降器电动机均正常:反复操作右后车门上的车窗开关,右后车窗玻璃能正常上升,但有时无法下降,由此推断该车的故障原因为右后车窗开关或其相关线路可能有故障。考虑到之前的维修人员更换过右后车窗开关。  相似文献   

18.
一般在凝结温度以下时,存在于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附着于汽车或电车等的窗玻璃表面,形成一层雾. 为解决窗玻璃上的雾,有的把玻璃多层化,或在玻璃表面上设置导电性被膜,利用通电发热使玻璃保持在凝结温度以上;还有的在玻璃表面使用肥皂液、矿脂、流动石蜡、硅树脂及其它界面活性剂等的防水性物质以形成被膜,从而防止水滴凝结而生成雾;或用甘油、聚乙烯醇等亲水性物质涂于玻璃表面形成防雾被膜.  相似文献   

19.
<正>车型:配置2.4L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行驶里程:93687km。故障现象:该车辆正常行驶且开空调时前挡风玻璃出风口处外部起雾,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越严重。空调的风向选择始终无法调节。故障诊断:根据经验玻璃外部起雾一般由于车内外温差过大或空调模式一直在前挡风玻璃除雾的情  相似文献   

20.
汽车前照灯起雾一直以来是行业里的难题,尤其在中国市场,用户对于起雾现象接受程度不高,极容易被客户理解成车灯进水,导致引发售后抱怨及售后索赔。当使用环境较为苛刻、车灯起雾面积过大的话也会一定程度引起光分布的改变,使得远近光有效亮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性。本文从原理角度分析了汽车前照灯的起雾机理,并且通过对试验测量的整灯内的温度分布及在温湿度试验箱做的各车型车灯起雾状态分析,提出整体优化框架及四种可行措施、并进行了对比试验,为各大主机厂提供了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