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JSON数据交换格式在异构系统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代计算科学中的异构系统集成问题以及其数据交换格式的选择问题,本文分析了通用的XML技术的不足,介绍了新一代的JSON数据交换格式的概念、特点及其对数据的表示形式,研究对比了JSON技术的优越性,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异构系统集成方案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该领域使用轻量级的JSON技术作为数据传输格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链接式运输方案是一种基于时效的行包运输方案,是时效运输产品日常运输组织的依据.链接式运输方案优化编制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方法,设计基于数据驱动的开放式软件架构,包括数据库、数据维护、方案管理、方案编制、数据计算引擎以及数据交换接口.该架构以数据计算引擎为核心,数据计算引擎与方案编制等数据展现模块相对独立,可以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对系统造成的影响,也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数据计算引擎的方式来完善系统方案生成的优化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Internet环境的一般贸易网是铁路物资总公司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数据交换是一般贸易网的关键部分,如何使用其他系统中的现有数据,从而减少大量的重复录入;以及如何充分利用本网络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提供增值服务是一般贸易网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对各种数据交换技术方案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对比,提出了采用XML技术的解决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系统数据交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南交通大学CAD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产业链协作ASP平台数据交换需求,提出一种基于Web Service数据传输的实时数据交换通用模型.介绍实现该模型涉及的关键技术,给出企业实际应用模型.以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基于SAP与Pro/INTRALINK的一体化协同设计系统的构建方案,通过构建中间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SAP与Pro/INTRALINK的数据交换,从而大幅度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完成了公司跨地域跨部门的产品协同设计,显著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的数据来源各异,仿真输出文件非结构化,各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量大等特点,迫切需要研制一种协同仿真异构数据转换及统一数据交换接口解决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协同仿真异构数据转换与管理,提供统一的异构数据交换与访问接口.引入了数据提取的模板概念以及基于XML技术的数据转换方法,该方法将表数据和表结构分别存放于XML和Schema文件中,再解析XML和Schema文件生成元数据及SQL建表语句完成异构数据的转换.该方法使得非结构化数据到结构化数据转换的流程高效、快捷.  相似文献   

7.
异步牵引电机双微机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一种适用于电力机车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矢量控制方案,为实现方案设计了一种基于浮点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31和单片机80C196MC双微机结构的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充分利用了TMS320C31的快速浮点运算功能以及80C196MC的PWM波形生成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双微机系统实时性好,能够完成矢量控制中复杂的运算以及SPWM调制信号的产生,并能在子系统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交换。  相似文献   

8.
刘开南 《铁道建筑》2006,(11):90-92
铁路线路的勘测与设计是铁路建设中最主要的两个环节,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GML(Geography Markup Language)的数据交换及存储方法.应用GML描述设计中各图素、特征及其关系,以及将勘测者的勘测信息完整传输给设计者,以及将一个设计者的设计信息完整的传输给其它设计者,满足数据交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移动支付自动售检票(AFC)的设计,在现有传统地铁AFC系统基础上,设计基于移动支付方式的新型AFC系统,对移动支付AFC系统设计的目标和各参与对接方的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对车票管理业务、车票应用业务、数据交换业务等移动支付AFC系统,以及系统对接设计、移动支付车票发行系统、数据交换子系统的业务进行设计与分析,最后给出系统的接口设计和系统的部署方案,体现了移动支付AFC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货运承运制清算系统与运输收入系统和运输统计系统的数据共享,对共享的属性类数据和计算类数据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对比共用数据表、Web service和共享数据文件3种共享技术,提出以共享可扩展标记语言(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数据文件的形式实现数据共享,给出了数据共享方案并制定了数据交换机制。经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符合货运承运制清算现状,能够满足承运制清算的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桥上无缝道岔轨下基础“门”形筋混凝土道床、带限凸台道床板、底座纵连式道岔板5种无砟轨道结构。建立桥上3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无缝道岔模型,提出计算参数,分析3种无砟轨道结构对桥上无缝道岔受力和变形影响,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桥上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结构无缝道岔与桥梁的纵向相互作用力较小,是一种受力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驼峰超速连挂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驼峰超速连挂事故进行分析。分析对事故有重要影响的线路、调速设备和车辆等因素,考虑到贝叶斯网络能较好解决不确定性问题以及可以双向推理的特点,建立驼峰超速连挂事故树,并将其转化成贝叶斯网络,计算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结果表明,超速连挂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线路纵断面、调速设备制动能力以及新型重载车辆三方面。进一步考虑新型重载车辆的共因失效问题,建立贝叶斯共因失效混合网络,计算并分析新型重载车辆对超速连挂事故的影响程度以及对既有驼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遮挡是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检测、跟踪和识别时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之间的遮挡,以车辆常用的矩形模板为先验知识,首先对存在车辆遮挡的连通区域提取边缘轮廓,然后获取轮廓上的4类特征拐点,最后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轮廓特征拐点的车辆分离算法,将相互遮挡的车辆分离开来,便于后续对车辆的跟踪、匹配等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有效性、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存在的问题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在系统仿真、负荷预测、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系统辨识控制等方面的优势,综述了ANN在暖通空调(HVAC)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阐述了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领域引入ANN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我国高寒地区机车的运用状况,指出电力机车在低温环境下所面临的问题,并从机车的低温试验、关键部件、相关材料以及防寒加热等方面,提出电力机车防寒设计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上越新干线列车脱轨事故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新县中越地区于2004年10月23日发生里氏6.8级浅层直下型地震,地震引起线路剧烈横向晃动和上下起伏震动,导致列车脱轨。在新干线沿线加大地震早期检测预报系统布设密度,研究新的地震波检测方法以及地震预报技术和装置。研究和试验L型防脱轨护轮轨,并对鱼尾板进行加厚改造。在转向架上安装振动加速度检测仪,提高制动反应速度。在转向架轴箱下面安装反L型车辆导向装置,车辆脱轨后,导向装置会钩住钢轨,防止车辆过远偏离轨道溜逸。用厚钢板包覆桥墩、向桥裂缝灌注树脂和用碳纤维布等方法对桥梁进行加固。通过对列车脱轨事故分析和采取的对策,为我国铁路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探讨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通过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信息,为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等提供依据,为预防隧道塌方、突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等事故及时提供信息,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方法:本文以作者在八盘岭隧道和长梁山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亲身经历为背景,着重介绍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在我国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工程的长大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的重大意义。研究结果:本文系统地分析和归纳总结了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前期准备工作、地质超前预报目的及内容、预报的各种方法、预报成果的输出形式和方式、预报时间安排和过程、探讨和研究的结论等,侧重介绍了地质超前预报的各种方法。研究结论:地质超前预报是隧道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应纳入施工工序,可以指导施工,为隧道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杜剑 《铁道货运》2009,(2):12-13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数字化铁路和理念,阐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铁路信息化的关系,最后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铁路设施及资产的管理,物流与客流的监控,客货运营销以及运输安全与救援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家乡技术的列车移动网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移动列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为乘客提供高速无缝的互联网接入服务的问题,本文对列车移动网络的自身特征以及所处无线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并建立一种基于多家乡技术的列车移动网络系统.构建具有多种无线外部接口和有线/无线内部接口的移动路由器,通过策略配置和网络状态实时监测,实现在多个不同类型的外部无线接口上进行流量分配和负载均衡的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自主选举方式的最佳移动路由器推举方法,通过分布式的协议消息交互推举出最佳移动路由器,保证了多个移动路由器的有效协同工作.仿真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列车移动网络的总体可用带宽,降低列车运行所引起的数据传输速率抖动,增强网络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车钩偏角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建立了前后两节车辆之间的连挂关系,导出车钩偏角随轨道曲线半径、车辆长度和车钩长度的关系,通过求解3节车辆的中间车辆车体的通用载荷方程,导出车辆前后心盘所受的横向载荷.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3节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前中后不同车辆长度下中间车辆的运行安全性.分析结果显示: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制动时,轨道曲线半径与不同长度的车辆连挂方式对心盘处的横向力影响较大;重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主要影响车辆对轨道的作用力;空车条件下,车辆的连挂方式会影响车辆的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