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体外预应力索桥梁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混凝土部件之外设置张拉索的这种体外预应力索方式桥梁,近年在日本修建正在增多。介绍了日本体外预应力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加固维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绍逸  许庚  姜玉印  于开平 《公路》2023,(2):152-160
针对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感测技术在斜拉桥结构损伤诊断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随机车辆荷载作用下大跨径斜拉桥拉索损伤诊断方法。首先,以南京长江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蒙特卡洛方法、车辆荷载模型及泊松过程理论建立了斜拉桥索力及主梁应变的概率模型。其次,通过主梁应变数据在斜拉桥拉索损伤前后分布规律的变化,提出了基于应变样本空间马氏距离的斜拉桥拉索损伤诊断方法。最后,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随机过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在随机车辆荷载作用下,主梁应变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斜拉索发生损伤后,主梁应变数据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所提方法能够有效判别斜拉桥拉索损伤,可为分布式布里渊光纤感测技术在大跨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3.
吕士军  孙建渊 《公路工程》2009,34(2):95-100
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用于桥梁结构分析程序的设计,系统阐述了体外预应力效应相关类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依据体外预应力效应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开发了体外预应力索的导线点类、体外预应力索的索单元类和体外预应力钢索类,完成了桥梁体外预应力效应计算过程的总体抽象和封装,实现了体外预应力效应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算例表明,设计的体外预应力相关类能够正确计算桥梁结构的体外预应力效应.  相似文献   

4.
体外预应力加固结构的钢索振动是其疲劳破坏和脱锚的诱因之一,基于拉索振动理论,对体外索的固有振动进行分析,研究和验证体外索的自由长度,研究成果可有效指导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5.
王书斌 《公路》2005,(12):146-149
介绍了一种先进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技术。即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BOTDR)。在连续配筋混凝土路iN(CRCP)中布置了B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对路面板中连续钢筋和混凝土应变进行实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BOTDR在公路桥梁等一些土木工程结构的健康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FBG光纤光栅传感器和光纤数据传输技术的拉索健康监测技术,通过拉索制作时预先植入光纤传感器,实现拉索使用过程中索力测量的准确化,使拉索的实时健康监测成为可能。通过实验室技术试验和实桥应用试验,验证了所介绍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摘要:针对某跨江大桥V形墩体外预应力加固工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了V形墩墩身和体外索的振动特性,研究了体外预应力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探讨了避免索与加固结构产生共振的方法,以为同类桥梁体外预应力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平行钢丝智能拉索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制备纤维增强塑料(FRP)筋的过程中,沿筋长度方向埋入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制成了光纤光栅-纤维增强塑料复合筋(FRP-OFBG筋)。拉索制作过程中,将FRP-OFBG筋布设到平行钢丝拉索中,并利用冷铸锚锚杯内的环氧砂浆固定FRP筋的两端,得到一种新型平行钢丝智能拉索。利用智能筋与平行钢丝的协调变形,实现拉索的应力应变测量,监测拉索的工作状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且采用光栅传感器测量拉索应变测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体外预应力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逐步广泛起来.分析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主要困难在于体外索与转向块之间的相对滑动.论文在修正Houde粘结滑移曲线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e39模拟体外索与混凝土之间的滑移,将普通钢筋均匀"涂抹"于混凝土中,使其与混凝土形成整体离散为实体单元,并将预应力筋离散为杆单元,用有限元法对体外预应力梁进行了体外索的滑移分析研究,得出了其在具体测点位置的滑移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体外预应力桥梁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体外预应力桥梁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论述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既有桥梁、体外索的防腐技术和CFRP材料在体外预应力桥梁中的应用等体外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与电阻应变片同时监测,完成了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模型混凝土顶裂缝损伤检测。模型试验经历了静载、疲劳(300万次)和破坏3个阶段。测试结果表明无纵向承载裂缝出现时,FBG传感器测得相应位置的应变值。在破坏阶段,传感器布控区域相继出现裂缝损伤。利用FBG传感器测得了经历300万次疲劳循环后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模型混凝土顶发生裂缝损伤的临界应变值并追踪裂缝损伤的发展。与传统电测方式相比,FBG传感器显示了灵敏度高、精度高、测试范围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少龙 《路基工程》2022,(1):186-192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利用光纤光栅温度和应变传感器以及应变片,获得降雨条件下坡体内及滑带处应变、温度、弯矩的数据,研究降雨条件下顺层滑坡的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坡体变形特征为牵引→推移→牵引,坡体温度与降雨和坡体变形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帅军  李云 《隧道建设》2010,30(3):262-267
以广州地铁五号线小北站工程为例,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组成,阐述其在城市地铁工程监测的应用方法和监测成果,通过对温度、混凝土应变规律、钢筋应变计的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光纤传感器耐腐蚀,反应灵敏且数据稳定,能够细微地反映出各种变化,在地下工程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首次将光纤传感器应用在地下工程监测,还存在测点选择不典型、光纤传感器对应变和温度交叉感应、对测点保护不够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芳纶纤维布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芳纶纤维布补强加固技术在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了分类与归纳,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简要介绍了日本、美国、欧洲和中国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补强技术规范与标准,最后指出: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迫切需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有关芳纶纤维复合材料加固补强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规范与标准。  相似文献   

15.
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进行了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从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到承载力极限破坏这一全过程的试验研究,研究了体外预应力损失及应力增量、跨中截面应力—应变分布以及跨中挠度和抗裂性能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预应力损失实测值与现行规范计算值基本吻合,探讨了其截面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和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变化规律,初步揭示了体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薄壁箱梁在混凝土开裂前和受拉非预应力钢筋屈服后混凝土受压翼缘存在不同的剪力滞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状态下的受压翼缘有效分布宽度系数。  相似文献   

16.
为实时掌握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以宁波某地铁深基坑为依托,建立一套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和光电成像技术的实时监测系统。介绍光纤光栅测量应变、光电式双向位移计测试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的原理,并推导利用光纤光栅实测应变计算水平位移的公式。基坑开挖过程中,不同位移测试计算方法的成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测量墙体应变数据准确、可靠,计算的水平位移与测斜仪测得的水平位移一致,光电式双向位移计测试墙顶水平位移和沉降精度高于全站仪,可推广应用于基坑工程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外界应力的变化,光纤应变传感器中干涉光发生相应移动,输出多个干涉明暗变化,光波相位发生改变。利用此特性,通过对干涉光相位的解调,就可以测出应变的大小。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证明,该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测量范围大、稳定性好、灵敏度和信噪比高等特点,其测试精度达1微应变。可满足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的要求,特别为桥梁的应变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体外预应力索对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基于铁木辛柯梁理论和组合梁相对滑移对典型梁段及群钉的变形与受力进行了分析,同时,引入平面内梁体预应力变化量与振动位移之间的关系,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导出其平衡方程组,针对3种典型的体外预应力束布置型式给出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动力特性分析的解析公式,并将所提出方法的理论值与有限元数值分析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预应力筋布置位置(偏心距)、预应力筋初始应力大小、钢梁与混凝土板间抗剪连接刚度等参数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及公式在分析体外预应力快速施工组合梁的动力特性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其最大误差不超过2%;同时,在不考虑预应力对组合梁相对滑移影响的情况下,体外预应力筋初始应力的大小及抗剪连接刚度对结构本身的动力特性影响很小,最大不超过1%,可忽略不计;而预应力索布置的偏心距对结构自振频率影响相对较大,尤其是在低阶其频率约增加4%。因此,在实际工程中,使用体外预应力快速施工钢-混组合小箱梁或者采用体外预应力进行加固维修时,除应满足静力设计要求外,必须考虑偏心距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建立了基于增量变形的既适用于有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亦适用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受力全过程数值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模拟构件达到其峰值承载能力后下降段的性能,并可考虑非预应力钢筋及混凝土由于结构进入承载能力下降段引起的卸载而导致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加载方式、跨高比、综合配筋指标、部分预应力比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等对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延性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曲率延性系数随综合配筋指标的增加而减小。利用本文方法可以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变化、有粘结或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等进行较合理而精确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