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当前采用站台门与轨道连接、保持与列车门体等电位、站台门通过上下部绝缘套与土建绝缘安装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有效的整体式绝缘型复合门体结构的站台门设计方案,并结合样机对其进行在承受2 000 Pa风压和乘客挤压载荷1 500 N/m的共同作用下,变形量不大于12 mm的结构强度要求及绝缘性能不小于0.5 MΩ等方面的测试,该方案满足站台门规范及设计使用要求,是解决目前绝缘存在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2.
地铁站台门的绝缘问题涉及多方面,包括站台门本身绝缘结构设计、站台绝缘层的方案及施工、站台其他专业的接口和施工管理以及等电位连接理论等。从这些方面深入剖析现行地铁站台门在实际工程中的绝缘问题,对最新的包括站台门绝缘结构优化、绝缘喷涂技术等各种绝缘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施,提出复合绝缘地槛结合门体涂刷绝缘材料的新型绝缘方案,方案中站台门主体承重结构基本保持不变,主要聚焦于绝缘问题本身,着重解决地槛既要耐磨又要绝缘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地铁车站站台绝缘层设置要求,站台绝缘层分为明敷式和暗敷式2种结构,针对目前国内地铁车站站台绝缘层的种类,对绝缘层绝缘电阻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分析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阐述常用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比较完善的检测方法,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简要分析了地铁站台门绝缘效果下降的原因,从站台门门体结构、绝缘材料的性能要求及绝缘层实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站台门门体绝缘方案的比选,并确定了最优方案。论述了施工及运营对绝缘层的影响,着重介绍了最优方案中的新型绝缘涂层材料,并对最优方案的工程化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工程化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新型绝缘涂层材料的站台门门体绝缘方案涂层性能优异,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均设置站台门,但站台门绝缘不良的问题时有发生,威胁乘客的安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的绝缘设计依据及绝缘原理,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内站台门各种绝缘方案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并对站台门新型绝缘方案和绝缘措施进行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目前国内地铁屏蔽门门体绝缘和站台绝缘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造成屏蔽门门体绝缘与站台绝缘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屏蔽门绝缘层现状及技术进行分析,论述轨道交通车站站台绝缘技术标准.站台互扣整体绝缘系统可满足防火要求和保证绝缘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抵御运营中站台保洁侵水对绝缘的影响.通过对几种站台绝缘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站台互扣整体绝缘系统综合优势明显结论,可为我国地铁车站站台绝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地铁站台屏蔽门设备的绝缘、接地要求与方式。对站台屏蔽门安装与使用过程中产生绝缘不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以确保绝缘性能得以有效控制,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
周茂 《都市快轨交通》2017,30(5):109-113
分析地铁信号与站台门系统接口故障对运营造成的影响以及地铁新线开通初期设备故障率较高的现状,对站台门状态未反馈及站台门不联动接口故障进行分析,阐述其发生的原因、处理办法。前瞻性地提出地铁新线建设时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隐患防范措施和思路,减少设备故障率,最大限度降低信号与站台门接口故障对运营带来的影响,为新线正常运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乘客提供便捷性和安全性的乘车环境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车站的系统绝缘设计要求为出发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绝缘接地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站台层绝缘设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的智能钢轨电位限制装置设计,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动作时间为nS级,且有效减少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次数,较好地解决了屏蔽门系统的站台绝缘,从而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并于2012年应用于台湾地铁内湖线,安全稳定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11.
2006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年会的召开,又一次为国内外同行就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管理、技术等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提供了—个非常好的平台。我本人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年会的研讨,并预祝年会和研讨取得圆满成功。借此机会,我想就国家轨道交通的发展谈两点感想。  相似文献   

12.
网络运营商经过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宽带网已日臻成熟。目前,能否快速高效地生成和部署有市场前景的宽带增值业务,已成为提高宽带业务竞争力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3.
信息共享平台模型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采用多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实现信息共享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信息共享平台的模型。通过阐述建设信息共享模型的一般过程,说明了该模型的工作原理。模型建立在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之上,通过全局管理的元数据,可以实现局部异构数据库的存取;通过元数据和元数据基本例程库,可以实现异构数据库间的复制。借助元数据的定义和扩充,该模型可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现不同信息系统间的共享。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客运计算机售票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我国客运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加速。为了在铁路信息化领域的加速进程中占领先机,拓展空间,有关单位开展了为铁路信息化和售票自动化提供易维护、实用、网络化的自动售站台票系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乘客安全,安装屏蔽门的地铁车站站台须设置一定宽度的绝缘层.分析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采用的绝缘层方案,指出既有绝缘层方案的不足.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屏蔽门绝缘层方案——整体复合绝缘层方案,及其所采用的绝缘结构、材料、施工工艺等,并与既有绝缘层方案进行比较;对整体复合绝缘层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安全现状及国家网络安全政策要求进行分析,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对城轨云安全风险进行阐述,提出基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的基本要求,构建城轨云网络安全防护平台,根据“一个中心”管理下的“三重保护”体系框架进行设计,构建安全机制和策略,形成定级系统的安全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1主要技术性能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屏蔽门系统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列车运行噪声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地铁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关于站台建筑限界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倪昌  王建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6):15--18
地铁运营中所发生的乘客上下车时踩空受伤的事故,使人怀疑传统站台建筑限界采用车辆宽度加100mm间隙的合理性,通过分析《地铁限界标准》中车辆限界计算公式,指出站台建筑限界和车体之间的安全间隙可按车门类型来确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铁、国铁同台驳接入铁路枢纽的地铁车站,地铁地面站台位于交通枢纽内部的特殊形式,站台层的排烟方案需根据建筑形式进行特殊考虑。对站台层的排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火灾烟气模拟,对烟气自然扩散、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3种排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烟气自然蔓延条件下,能见度无法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由于建筑形式的特殊,无法满足自然排烟条件。为保证安全,设置了机械排烟系统。对与国铁站房结合的综合枢纽中地铁车站排烟方式,应将自然排烟的可行性纳入其初期建筑方案中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20.
自动售检票通用测试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尚无自动售检票(AFC)系统的专门检测中心,使各个AFC系统的验收工作缺乏公正性。介绍了由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为主在国内率先进行的AFC检测中心通用测试平台的课题研究和建设工作。重点对项目的构建思路与内容、建设目标与范围以及系统检测与文档作了介绍,以利于推动AFC系统的网络化、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