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重庆市轨道交通27号线与璧铜线贯通运营为研究背景,首先从线路功能定位及客流特征方面论述快慢车模式的适应性,并系统性地从快车停站方案、系统能力损失、快慢车开行对数及越行站设置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得到满足客流需求且可有效节省工程投资和乘客总出行时间的快慢车运营方案。同时,为给实际运营预留充足的灵活性,以越行站设置方案为基础,在设计阶段提出多套可行的快慢车开行方案以供实际运营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施工拨接计划、施工顺序、信号改造过渡方案、列车运行组织以及施工拨接的全过程。改建施工期内不影响正线运营安全,也不降低通过能力。对于临时组合运营而将来要一拆为二的线路,在新线建设时就应预留拨接的接口,不必像上海南站站那样从现浇轨道承轨台开始,这样改造拨接将更简单。  相似文献   

3.
以上海轨道交通21号线为例,从信号专业的角度,明确满足快慢车混合运行“越行站越行线停放故障车”的具体行车运营需求;结合工程实际,重点分析在该运营需求下,信号系统对越行站越行线有效长度的设置要求;着重讨论依据该需求衍生的“越行线阻塞运营调整”和“越行线单点计轴受扰”2个运营场景,旨在为其他快慢线线路关于越行站轨旁信号系统布置设计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的运营模式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借鉴北京、巴黎、莫斯科、东京等世界典型大城市在城市轨道交通环线运营组织模式方面的成功经验,重点探讨了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明珠线一、二期)的运营组织模式,提出了5个有代表性的运营模式方案。建议将宝山路站以北的路段(宝山路站~江湾镇站)单独运行,而宝山路以南的3号线及4号线组合成环线运营。  相似文献   

5.
规划边界条件的变化使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工程在莘庄的衔接方案需重新研究.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北段工程在莘庄节点与既有线衔接的多个线路平面方案.通过从区域规划、客流需求、网络结构、运营组织、工程可实施性等多方面、多角度的统筹论证,得出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贯通至莘庄方案(即南广场方案),是一个较优的衔接方案.该方案对...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上海市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龙漕路站区间过渡段沉降原因。介绍了多方案的研究、比选及专家评审的经过,最后确定采用碎石道床方案。针对碎石道床方案,从技术可行性、运营组织、施工组织等方面,解决了在运营线路上施工的难题。提出了在轨道交通线路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处理方法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巴黎RER线与上海R线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通过对巴黎RER线与上海R线的形成背景、服务范围、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分析,比较了两线的功能定位。并从站间距、共线运营、线路设置、运营组织等角度分析比较了线路特点。最后建议上海R线应贯彻“以人为本、按需设置、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车站基本分布理念;并从线路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建设成本,扩大服务范围的角度出发,在郊区范围内增加市郊铁路制式的支线;对其分段运营模式与贯通运营模式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快慢车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挖掘因素间的动态交互关系。在研究传统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基础之上,研究了快慢车模式下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分别给出了7种方案下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表达式。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根据给定的已知发车间隔,站间距及越行条件等,计算线路通过能力。通过线路通过能力的计算得出高峰时期线路的运能,从而合理规划和引导客流。可以为高峰时期确定快慢车开行比例提供理论支撑,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也丰富了轨道交通开行方案优化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7):后插2-后插5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是上海"十二五"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城市大型基础设施工程,是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构成线网主要骨架的4条市域线之一,也是纵贯中心城区西南至东北轴向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干线.12号线全长40.4 km,共设32座车站.12号线约有一半线路位于上海市中心区,穿越城市核心区的密集居住区、历史文化保护建筑、龙华古塔、繁华商业区及苏州河;中心区外围线路穿越大型工业区、黄浦江边深桩基群、错综复杂的地下管线等,同时还多次近距离穿越内环高架桥桩及运营中的轨道交通线路;换乘站多达19座,其中有13座是与已运营线路进行换乘的换乘站,而与1号线(漕宝路站、陕西南路站、汉中路站)、2号线(南京西路站)、3号线(龙漕路站)的换乘设施以前均未预留.这些问题增加了12号线在线路走向、建筑布置、结构计算、设备选型及轨道减振降噪等方面的设计难度.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长22.26 km,设17座车站,按建设计划将于2005年投入运营,目前进展顺利.但由于2003年7月在南浦大桥站--浦东南路站区间发生了工程事故,需要组织修复,因此该区间的线路及相关设施估计将比其他17个区间晚1年投入运营. 按照规划,4号线在宝山路站--宜山路站区间段与3号线中段连通形成环状轨道交通线,因此4号线的列车运行交路设计为环行交路(将来再增设折返式小交路).而南浦大桥站--浦东南路站越江区间的推迟建成,致使环行运行交路暂时无法实现(见图1).为了尽早为社会提供交通服务,4号线绝大部分线路和全部车站建成后应及时投入运营,因此在越江区间修复期内4号线试运营需要研究不同的运行方案(3号线列车仍可按原设计开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