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技术手段更新,土地开发实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城市东京、香港、高雄、巴黎等基于轨道交通的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基本经验,初步归纳了世界典型城市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是TOD模式的重要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土地利用性质应以商业和住宅为主,其土地开发强度应较高.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针对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开发时机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进行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建议.认为可以通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合理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 导向发展) 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 深圳各具特色的 TOD 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 TOD 模式的轨 道交通对东莞城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资源优化方面的 影响,提出东莞 TOD 模式的轨道交通战略应考虑四方面的 重要因素,即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性质、统 筹交通和土地规划、不同站点不同开发模式,最后提出多元 化投资、线路和站点联合开发、公交和土地有机结合三个战 略方向。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引导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城市圈规模扩大,城市中心布局改变线路成为城市的发展轴以及车站的影响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并对轨道交通的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从TOD(交通引导发展)理念入手,以市域铁路建设带动温州新一轮城镇建设。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城镇化建设与公共交通的关系,提出了温州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建设的思路与方法,为温州后续全面城镇化奠定基础,也为类似城市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辩证分析城市快速轨道交通 TOD功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刘迁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2):22--26
根据在国内十几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原则,从分析轨道交通方式、特点和城市结构发展规律入手,辩证分析在不同城市结构中轨道交通TOD功能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带形城市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受限,城市用地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尖锐,市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当前带形城市交通发展难题,应当在带形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以城市轨道交通引导的TOD发展模式,制定城市发展主轴,以城轨站点为中心开发周边土地,建设良好市区环境,有效拓展城市规模。城轨交通TOD模式能以自身优势破除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改善城市结构布局,为调整市区土地结构提供机遇,是带形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结合TOD理论,提出规划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站城一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叙述了公交引导发展(TOD)模式的商业对比普通商业业态的优势。根据将艺术导入TOD模式商业的表现形式,详细阐述了主题定位类、特色商户类、运营活动类及消费体验类等典型案例的设计思路、案例特色及成功经验,并根据相关经验总结了在TOD模式商业中导入艺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道路拥堵、环境污染等城乡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必然要求。文章以TOD模式及其相关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在此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性质、空间尺度、功能布局、交通接驳等特点,并根据研究结论对未来TOD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出6种发展模式,并重点研究了其中3种民营化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民营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4个主要问题.结合中国的实践,对如何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将市域轨道交通(简称"市域线")作为解决市域通勤问题的重要途径,并将TOD模式引入其中,各地已陆续开展市域线的建设。为了有效推进国内市域线的建设,基于国内外各大城市在市域线和TOD这两方面的成功经验,梳理国内市域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市域线的规划与设计角度提出应关注的内容,并以南京的市域线建设为例,对其中应关注的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借鉴先行城市经验基础上,佛山形成了BOT+TOD+EPC模式并运用到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该模式的3个子模式BOT、TOD、EPC的概念及优缺点进行分析,探讨该模式存在的操作性组合。在介绍佛山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特点后,对轨道交通项目BOT+TOD+EPC模式从合作对象、操作层面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合作对象、合作协议、项目监管、投资收益、TOD开发、成本控制、项目公司组织构架等方面提出可选方案、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如:合作对象可以选择与大型基建、设备供应商等产业链企业合作,或与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合作协议应注意保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项目监管应明确归口管理部门和职责,以及预防资金断链;地方政府对投资收益不作出承诺;TOD开发需实现土地和轨道项目联合招标;需控制建设资金以补充运营资金的不足;项目公司组织架构应平衡设计。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信该模式的推广使用可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费用高,因此大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期望也越来越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效益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融资途径。香港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大家对"轨道+物业"发展的追求。但鉴于政策、规划管理体系、轨道建设运营制度等众多约束因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实施艰难无比。通过项目实例研究,从规划、轨道财务、市场等全景角度探讨轨道交通TOD的协调框架和策略,目的是促进"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城市、轨道财务、市场三者协调发展,使得轨道TOD发展理念下"轨道+物业"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低代码开发在国内发展极为迅猛,它以开发成本低、开发速度快、开发技术门槛低等特点助推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介绍低代码开发的特点及在南宁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低代码自主开发对轨道交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 TOD典型案例及其在深圳地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揭示轨道交通TOD的成功之道,为我国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和TOD实施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分析日本、香港等地轨道交通TOD的开发策略,指出将轨道交通建设和土地综合开发有机结合是其理念的核心,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的开发规模、开发时限、开发模式、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及土地管理等是影响其成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特点,总结出对我国轨道交通TOD的启示。借鉴已有的经验,以深圳市轨道交通3号线为例,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对沿线土地资源潜力进行评估,制定土地发展策略,提出规划控制要求和实施保障措施,确保轨道交通与土地综合开发策略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阐明杭州实施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针对杭州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城市的主要做法,提出杭州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利用的思考与建议,包括加强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的规划研究,明确土地开发范围,明确地铁集团为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做地主体,明确专用筹资地块保障地铁建设,明确地铁上盖物业开发的取得方式,出台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利用政策,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监督等方面,以确保杭州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根据数字人民币软件钱包与硬件钱包的应用规范,并结合城轨交通的行业特性,系统分析软件钱包直接 支付、免密支付、收银台支付以及硬件钱包价值支付、准账户支付,在城轨交通领域的应用场景、应用方案与应 用特点,并结合实际应用经验对各种应用模式进行利弊分析。总结软件钱包与硬件钱包最优应用场景与方案,提 出数字人民币应用的系统架构及“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卡”双应用的建议。展望数字人民币在城轨交通领域的 应用模式及推广趋势,为促进城轨交通领域数字人民币在应用场景建设、应用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 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成都市实施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战略下,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是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推动城市组织重构、动力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文献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经验,总结站点综合开发的理念及先进做法.结合成都实际情况,提出成都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