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城市东京、香港、高雄、巴黎等基于轨道交通的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基本经验,初步归纳了世界典型城市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是TOD模式的重要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土地利用性质应以商业和住宅为主,其土地开发强度应较高.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针对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开发时机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进行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建议.认为可以通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合理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PPP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已遭遇了诸多瓶颈,如项目投资财务缺口大,社会资本投资门槛过高,社会资本以施工承包商为主导致市场结构单一,项目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受土地政策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项目难点多,等等.通过参考城市轨道交通PPP的投资建设实践,结合对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尝试提出以下对策:城市轨道交通PPP与TOD结合,通过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采用网运分离模式,降低对单个投资人的投资额度要求,发挥各投资人的专业所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铁建设运营商走向二、三线城市;地方出台具体政策,突破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的法律问题;实施过程中一事一议,加强支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紧密结合;设立合理的调价机制等,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效益,引导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有序发展并保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基于顶层设计的角度创新研究佛山市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综合开发总体策略。首先,梳理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特大城市的佛山市现阶段轨道交通综合开发工作中面临的利益共享机制缺失、沿线土地未提前收储、场站选址规划统筹不足、轨道建设与综合开发时序错配等实际问题;然后,在建立合理开发的整体协调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统筹、提前土地整备收储、探索多元供地等开发对策;最后,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4 号线一期、2 号线二期和 11 号线)沿线用地规划实践为例,从顶层政策问题、顶层规划问题(国土空间规划与综合交通规划统筹问题)、土地问题(土地整备收储、多元供地模式问题)、TOD 建设模式问题等多个层面,探索建立符合佛山市特色的综合开发顶层设计实践路径,提出适合佛山市实际的 TOD 综合开发总体策略,有效指导沿线站点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落地,为国内类似的都市圈特大城市提供有借鉴意义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迎来建设高潮,如何通过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TOD)模式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使轨道交通建设运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成为时下焦点。当前城市发展趋势已经从快速、增量向优化、存量转变,TOD引领城市发展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路径之一。昆明作为云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TOD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借鉴国内外TOD实践经验,从规划前瞻性、土地供应方式灵活性、收益分配等角度对国内其他城市已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昆明城市自身的特征及已存在的突出问题,从顶层规划控制、TOD与各层次规划深度融合、制度创新、配套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昆明城市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以保障未来TOD在昆明顺利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建设资金投入大、运营费用高,因此大家对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效益期望也越来越多,最现实的做法就是利用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增值效益作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融资途径。香港的成功经验激励着大家对"轨道+物业"发展的追求。但鉴于政策、规划管理体系、轨道建设运营制度等众多约束因素,国内城市轨道交通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实施艰难无比。通过项目实例研究,从规划、轨道财务、市场等全景角度探讨轨道交通TOD的协调框架和策略,目的是促进"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与城市、轨道财务、市场三者协调发展,使得轨道TOD发展理念下"轨道+物业"模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带形城市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受限,城市用地与交通之间的矛盾尖锐,市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为解决当前带形城市交通发展难题,应当在带形城市规划建设中引入以城市轨道交通引导的TOD发展模式,制定城市发展主轴,以城轨站点为中心开发周边土地,建设良好市区环境,有效拓展城市规模。城轨交通TOD模式能以自身优势破除城市交通发展难题,改善城市结构布局,为调整市区土地结构提供机遇,是带形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兰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结合TOD理论,提出规划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AECOM环境规划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完成的无锡地铁1、2号线两处终点站及地铁停车场的综合开发设计咨询为例,回顾在两个项目中面对地铁建设和城市更新的诉求,结合场地特质应用TOD(交通引导发展)开发的本质内涵,总结了在现有城市近郊地区对地铁站、地铁停车场及其周边街区整合设计实践中的经验与收获。并认为整合规划需要多专业团队的共同协作和应分不同阶段解决不同问题;整合规划要尽早进入轨道交通建设过程;应在城市管理层面建立统一的主管、审批机制,使国土、规划、轨道、交通等主管部门共同推进地铁及轨道交通沿线、车站与站城地区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8.
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目标应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以广州市华南板块为例,探讨了TOD模式在我国实践的效果,总结了TOD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TOD目标的实现,需要解决体制和机制创新,规划设计技术手段更新,土地开发实施与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等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 TOD(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 导向发展) 模式的轨道交通和城市空间、土地利用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通过总结东京、香港、新加坡、巴黎、广州和 深圳各具特色的 TOD 开发模式和经验,指出 TOD 模式的轨 道交通对东莞城市在产业转型、城市形态、资源优化方面的 影响,提出东莞 TOD 模式的轨道交通战略应考虑四方面的 重要因素,即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性质、统 筹交通和土地规划、不同站点不同开发模式,最后提出多元 化投资、线路和站点联合开发、公交和土地有机结合三个战 略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核心区的高强度开发夯实 TOD 发展基础,但高度密集发展的同时面临匹配居民宜居目标的挑战。结 合中国城市特色开展 TOD 模式创新性的研究,提升高密度核心区能级同时改善空间环境品质,是我国 TOD 发展 的必然课题。在研判我国城市和交通特征的基础上,以石家庄为例,对其特色 TOD 发展模式进行探索。通过分 区差异化开发强度、用地优化以及“148”等站点发展策略,鼓励核心区依托轨道的紧凑型城市建设,外围依托 轨道站点开发,强化轨道与慢行交通耦合,形成公交主导的绿色出行方式。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建 设步行和自行车友好的生态城市,为中国城市进行特色 TOD 发展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