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联锁车站的大规模投入使用,采用该联锁制式车站的站场改造也逐渐多起来。很明显,计算机联锁车站的站场改造联锁试验同继电联锁车站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着重对在计算机联锁环境下车站改造的联锁试验重点环节进行解析,阐述计算机联锁车站站场改造联锁试验的卡控点,进而达到提高联锁试验质量,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联锁关系正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车站联锁系统是保证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车站计算机联锁基础上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它将整个控制区域视为一个车站.使用一套联锁机完成多个车站的联锁逻辑运算和集中控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站间联系的一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3.
车站计算机联锁是一种将车站道岔、轨道电路和信号机,用计算机进行集中有效控制和管理的重要行车设备,是车站值班员赖于组织行车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在设备发生故障或人为错误操作时能够将故障倒向安全的保安设备。车站计算机联锁不仅继承了继电联锁的全部功能,而且以其先进的数字化技术、综合功能优势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铁路运输现代化要求的不断提高,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将成为继电联锁的换代产品。我国计算机联锁技术在经过全面整顿、规范上道之后,其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安全运用有了保证,因此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迎来了春花烂漫的发展时期。 我国车站计算机联锁的发展概况 我国计算机联锁技术的研制开发工作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84~1989)。1984年1月,通号总公司  相似文献   

4.
鉴于车站计算机联锁仿真试验平台的局限性,开展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方法的研究。在指出车站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详细说明进路信息、开关量信息的测试方法。提出计算机联锁测试平台环境、接口模拟软件显示界面方面的技术要求。通过测试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计算机联锁接口测试不规范、不统一的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联锁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联锁车站软件变更次数增多,联锁车站软件配置管理工作在管理变更版本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在配置管理工作中增加质量检查的管理方法:提前规定相关的人员、设备、作业方法;识别配置管理的对象,制定配置项标识规则;通过执行车站软件的版本控制、文件时序性、文件一致性、软硬件匹配、软件结构性等检查,以及判断生产输出记录中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是否满足要求,来保证车站软件的生产质量。经3 000多个计算机联锁车站开展试验应用,结果证明联锁车站软件问题数显著减少,该方法在提高联锁车站软件的生产质量方面可行有效,能进一步保障现场联锁车站软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包括技术上和功能上两个方面。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的本质是智能化。本文对计算机联锁在系统一体化、完善自检功能、车站程序控制、增加智能化功能、车站作业自动化等方面的需求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就CTC车站子系统与车站计算机联锁间的通信方式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同时以徐兰客专某站发生的一起由于计算机联锁设备问题造成CTC信息显示异常的故障为例,对计算机联锁系统与CTC调度集中车站子系统之间信息传递原则和故障应急处置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联锁设备的推广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使用性等方面,对计算机联锁与继电联锁的功能特点作了对比分析;以一个60组联锁道岔的车站为例,阐述计算机联锁与继电联锁投资费用的变化趋势,提出应以积极发展计算机联锁,推进信号技术进步作为北京铁路局车站联锁设备更新的重要技术政策。  相似文献   

9.
2004年1月6日,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计算机所设计集成的我国第一个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在集二(集宁—二连浩特)线集贲(集宁—贲红) 段顺利开通。首次在铁路应用的区域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在车站计算机联锁基础上结合了网络安全传输等技术发展的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信号控制系统,它将整个控制区域视为一个车站,使用一套联锁机完成多个车站的联锁逻辑运算和集中控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闭塞和站间联系的一体化控制。此次开通的集二铁路集宁站至贲红站计算机联锁系统,其控制范围包含集宁站Ⅰ场、集宁站Ⅱ场、七苏木、大陆号、贲红共计5个车站(场)。集宁站至贲红站全长42公里,设一套 DS6-K5B 区域计算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联锁技术的日益成熟,计算机联锁车站数量也得到了迅猛增长,各大干线基本实现了从6502电气集中联锁到计算机联锁的更替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