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改善普通乳化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按照固化剂:水性环氧树脂=3:7的比例制备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对传统冷补料的成型方法进行修正,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在15%左右时,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可达到较优的状态;与普通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经济可行且路用性能优良的环氧沥青类材料,将环氧沥青(EA)与石油沥青进行调配,对掺配不同石油沥青种类与掺量的混合环氧沥青(MEA)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来评价MEA混合料的基本力学特性,并对MEA混合料的基本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石油沥青的掺入,使得环氧沥青混合料强度特性有所衰减,但变形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现行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存在的缺点,采用GTM旋转压实设计方法进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并与马歇尔设计方法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两种不同设计方法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认为GTM旋转压实设计方法能够模拟路面的压实状态,使得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与设计思路更加一致。  相似文献   

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在分析现有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沥青再生协会提出的修正马歇尔设计方法;提出使用最佳流体含量控制再生混合料中的总液体用量,同时采用强度指标确定其最佳乳化沥青含量和拌和用水量;并通过室内试验研究该方法设计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对研发的新型冷拌环氧改性合成沥青快速修补材料进行了性能试验评价,通过拉伸试验确定材料最佳比例,进行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车辙、小梁弯曲、水稳定性、耐油污性能等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并与应用较广泛的日本 TAF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研发的新型快速修补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可用于钢桥面铺装维修和高性能路面铺装工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试验方法和设计指标都很不成熟。本文提出采用表面振动成型仪设计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新思路,通过试验研究优化了材料配方,而且对比研究了不同成型方式下材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振动成型的试件力学指标和水稳定性均优于马歇尔击实成型的。  相似文献   

7.
以水性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乳化沥青及特定集料为主要原材料,制备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并通过万能力学试验机、全自动马歇尔稳定试验仪、全自动车辙试验机等研究了水性环氧乳化沥青的力学性能、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试验、劈裂试验、高温性能试验、低温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对乳化沥青的力学性能优很大提升,水性环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明显好于普通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8.
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文章主要针对国内新发布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 F41-2008)中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在国外相关设计方法中同样存在。文章提出了早期强度概念评价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早期强度,采用修正马歇尔试验方法评价其后期强度,针对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特点对其试验方法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9.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最终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性能,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会影响最终设计的沥青混合料性能各有差异。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及国家规范要求,基于马歇尔法对沥青路面面层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了确保混合料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性能,对设计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一系列路用性能测试,确保检测结果满足路用要求。研究成果能够对马歇尔设计法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而其试验方法、评价指标等在国内外并不成熟。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作者自己提出的修正马歇尔试验研究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试验方法。最后提出用初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评价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初始强度,用成型修正马歇尔试验评价混合料的成型强度。同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彩色环氧沥青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彩色路面胶结料,其热固性的特性赋以了其强度高、刚度大、高低温性能好的特点,具有优于其他彩色沥青的路用性能及耐久性。本文将根据实体工程的实施,开展了彩色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性能评价及施工控制参数研究。结果显示:彩色环氧沥青SAC-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高达94kN,劈裂强度高达3. 671MPa,其他各项路用性能均优于普通彩色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李江  封晨辉 《公路》2005,(1):169-173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乳化沥青混合料成型强度的试验方法。采用4种乳化沥青混合料成型强度试验方法。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相比较。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到最佳的乳化沥青混合料成型强度评价方法:成型再修正马歇尔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应用正交马歇尔试验设计,研究了AR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和油石比对马歇尔性能指标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的ARC-13矿料级配范围,并对试件性能进行了测试.根据原材料筛分及马歇尔试验结果,确定ARC-13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7.0%;ARC-13沥青混合料油石比为7.0%时,其目标配合比试验得到的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初期易松散破坏而一般只应于基层冷再生的局限,文中提出了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于路面面层中新的设计和性能研究方法。设计方法采用Surperpave体积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再生料中最佳用油量与用水量的直观方法与室内成型工艺;混合料成型采用旋转压实成型,其研究方法采用修正肯塔堡飞散试验和残留稳定度与冻融劈裂试验分别评价混合料前期抗松散性和水稳定性,采用标准Marshall以及车辙试验来评价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采用小梁弯曲试验来评价低温抗裂性能。最后,从室内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的良好性来看,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这种工艺应用于路面面层冷再生将会取得很好的环保、经济及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PAN基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能够融冰化雪的导电沥青混凝土,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导电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的电阻率测试试验,确定了碳纤维的短切长度。通过沥青混合料拌和试验和马歇尔击实试验,提出了导电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工艺。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导电沥青混合料的结构特征调整了技术标准,确定了导电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通过电阻率试验、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导电沥青混合料的导电性能和路用性能随碳纤维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PAN基碳纤维掺量(质量分数)取0.1%时,导电沥青混凝土既可以获得优良的导电性能,也可以获得优良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利用最大密实度理论和S形曲线理论,结合工程实践设计环氧沥青混合料级配,同时参照Superpave设计方法进行局部调整,得出一种密水性好的的悬浮密实级配;对自制环氧沥青进行混合科配合比设计,对自制环氧沥青、日本环氧沥青混合料和SMA-13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来研究钢桥面常用材料的温度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比分析了国产环氧沥青混合料和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相比,国产环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虽然较差,但是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均优于美国环氧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8.
王伟  刘家奇  张景禄  梁斌 《中外公路》2021,41(5):212-217
该文针对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的主要病害问题,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AC-13C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依托国道109线那曲至拉萨公路改建工程,结合AC-13C改性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油石比和矿料级配条件下进行了最佳配合比设计;采用浸水马歇尔试验、低温弯曲试验、车辙试验、冻融循环试验等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及抗渗水性能等路用性能;并铺筑试验路段进行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弯沉检测,验证了使用该配合比厂拌沥青混合料的实际路用性能.结果 表明:II0-A级沥青配合当地集料进行混合料配合比优选设计,得到最佳油石比为5.0%,沥青用量为4.76%,空隙率为4.6%.该配合比下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并在试铺阶段效果良好,满足高原冻土地区公路路面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石黄高速公路石辛段在2009年维修罩面中采用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铺筑了下面层。针对路面铣刨的废料进行了级配试验、马歇尔试验、干湿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确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并对其进行了车辙检验,高温性能优良;同时,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拌和楼进行了改进,铺筑了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经过一年的运营,路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规范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在计算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过程中引进了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但对于高吸水率的玄武岩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体积指标的测算时的适用性问题是值得研究的。研究利用多孔玄武岩材料进行了沥青混合料马歇尔技术参数、路用性能的比对试验,探讨了多孔玄武岩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的体积参数获取的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