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季度经济 亚洲开发银行近期公布了该行对于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预计。在中国方面,亚洲开发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从7.7%下调到了7.5%。调低的原因跟中国第一季度的表现有关系。3月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终值为48.0,再创8个月新低。而由官方公布的制造业PMI指数为50.3,比2月份的50.2略高。虽然停止了连续三个月下跌的趋势,但是由于三月份为传统PMI值走高期,所以这个数值并非十分理想。从各种数据表示,我国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可能不乐观。  相似文献   

2.
<正>制造业PMI指数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数值不仅跌至50的荣枯分水岭以下,而且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最低值。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公开解读了8月份制造业PMI的数据,他认为制造业P MI的数据降至临界点以下,是制造业增长动力不足的体现。不过他表示8月份制造业PMI数据也  相似文献   

3.
2011年9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比7月微升0.2百分点;该指数为2009年3月以来的次低点,但仍继续位于临界点——50%以上的扩张区间,并结束了连续4个月回落的走势,表明中国制造业经济总体仍处于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4.
1制造业PMI低于预期今年1月,由官方和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双双不及预期。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1.0,低于市场预期,跟11月份的51.4相比有所回落,大部分的分项指数都有所回落。不过可喜的是,已经连续15个月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而由汇丰公布的2013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值为50.8,同样低于市场预  相似文献   

5.
5月23日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1.1%,较4月下降0.7个百分点,创下10个月新低。汇丰的PMI数据进一步验证在抗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削弱。据中国官方制造业PMI4月份的数据显示,新订单约占总量的53.8%,同比下滑5.5%;产量占总量的55.3%,同比下滑3.8%;库存占总量的50.8%,同比增长4.6%。这一数据显示,制造企业订单  相似文献   

6.
5月23日汇丰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值为51.1%,较4月下降0.7个百分点,创下10个月新低。汇丰的PMI数据进一步验证在抗通胀背景下,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削弱。据中国官方制造业PMI4月份的数据显示,新订单约占总量的53.8%,同比下滑5.5%;产量占总量的55.3%,同比下滑3.8%;库存占总量的50.8%,同比增长4.6%。这一数据显示,制造企业订单  相似文献   

7.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4,(12):45-45
11月制造业PMI创新低由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公布的11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为50.3,比10月的50.8降低了0.5,创造了8个月以来的新低。按照企业来划分,大、中、小型企业11月制造业PMI分别为51.6、48.4和47.6。中小企业的PMI指数依然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汇丰公布的11月制造业PMI指数更不乐观,仅为50.0,低于10月份的50.4,创下了6个月以来的新低。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随着新出口订单增幅放慢至5个月低点,国内需求增长同步放慢。  相似文献   

8.
《专用汽车》2014,(6):36-36
制造业PMI微反弹 由国家统计局、物流和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的今年5月份制造业PMI值为50.8,比4月的50.4略微提升。报告称,在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和新订单指数上升。虽然官方的制造业PMI指数依然在50分荣枯分水岭之上,但是汇丰公布的数据却依然不乐观。  相似文献   

9.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3,(12):37-37
制造业回稳 从11月份汇丰和官方公布的两份制造业PMI指数看,两者都处于50的增长区间,经济回稳信号明显。由汇丰编制的11月份中国制造业指数PMI终值为50.8,连续第4个月位于扩张区域。虽然比10月份的50.9有所回落,但还是维持在50以上的扩充区域,其中11月的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明显增高,位于8个月以来的高位。  相似文献   

10.
姚迁 《经济导报》2010,(31):42-43
近日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公布了反映制造业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国方面.7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跌至49.4,是首次跌穿50点的扩张与收缩的分水岭,亦是16个月以来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收缩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值为50.5,依然在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上,但是较2013年12月份下降0.5。从1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值的数据看,未来国内经济增长有稳中略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焦点     
《专用汽车》2014,(1):37-37
今年1月,由官方和汇丰公布的中国制造业PMI指数双双不及预期。由中国国家统计局和物流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13年12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1.0,低于市场预期,跟11月份的51.4相比有所回落,大部分的分项指数都有所回落。不过可喜的是,已经连续15个月处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  相似文献   

13.
<正>制造业PMI再创新低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14年12月制造业PMI值为50.1,创18个月来的新低。此次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数全部走弱,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由汇丰编制的12月份制造业PMI值为49.6,重新跌到了荣枯分水岭50以下,数值为7个月新低。  相似文献   

14.
经济向好or向坏? 国家统计局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中国3月份制造业PMI值,由2月份的50.1回升到50.9.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不过已经连续六个月处于了上升的区间,同时创下11个月以来的高点.从今年前三月的制造业PMI指数看,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经济正在温和复苏,虽然力道不足,但是未来向好的趋势不变.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洪斌表示中国经济复苏正在持续,主要得益于国内需求状况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5.
宁文祥 《专用汽车》2014,(11):41-41
7.3%中国国家统计局在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放缓至7.3%,二季度为7.5%,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新低。不过多家国外金融机构对于我国第三季度GDP的增长的预测普遍在7.0%-7.2%之间。10月份由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的制造业PMI为50.8,创5个月的新低。比上月下滑了0.3。有专家认为指数回落,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庆节放假影响,往年同期也多有下降。临近年底,企业迫于资金压力,对生产经营活动做策略性调整,也对短期企业接单排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按照中央、国务院部署为进一步完善税制,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从5月1日起,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预计全年可减税2 400亿元。但据广东的一些经销商透露,摩托车作为制造行业,税率从5月1日起确实比之前降低了1%,但是零售端价格基本上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7.
苏静 《驾驶园》2013,(1):40
虽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在经过4个月的下滑后升至50.2%,重归荣枯线以上,但是自主汽车品牌却呈数月连续下滑的严峻形势。自主品牌如何突围、发展?海格客车的选择也许是一种答案。站在巨人的肩上2006年,两大新闻在中国客车业  相似文献   

18.
《专用汽车》2014,(8):41-41
7.4% 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从公布的数字来看,第二季度的GDP增长为7.5%,好于普遍的预期,整个上半年GDP的增长也达到了7.4%。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当前传统产业的调整阵痛依然要持续,国家经济发展面并没有改变,支持的动力远远大于下行的压力。5~6月份,社会用电量连续两个月出现了增速,6月份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9%,略高于5月份的5.3%,经济持续回暖姿态明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一定要完成今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国家统计局和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了今年7月份制造业PMI值为51.7。比6月份的51.  相似文献   

19.
金名 《经济导报》2009,(50):40-41
2009年10月,受新订单大幅增长带动,英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强劲反弹,从9月份的49.9升至53.7,为两年来的最大增幅[注: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高于50表明制造业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萎缩]。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欧洲、中国、美国三大市场的命运或将发生不同的变化:欧洲的制造业在5月得到改善;中国放慢了脚步;美国的数据则显示,制造业经历了半年来的第一次收缩.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it的数据,欧洲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4月的46.7升至48.3,表明该地区的制造业活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依旧处于荣枯分水线50之下,但PMI值的明显上升至少表明欧洲制造业的衰退脚步开始放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