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钱徐涛 《船艇》2001,(5):33-35
我国内河通航里程历来仅次于俄罗斯,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航道网。论船型技术,除长江等大型分节驳顶推船队外,小型机动驳(其中挂桨机船占了大部分)和一列式拖带船队是当前航运的主力军。还有不少“三无”船  相似文献   

2.
张哲辉  卢成 《水运管理》2009,31(1):23-25
分析嘉陵江发展集装箱运输潜力及集装箱运输船舶船型相关因素,根据嘉陵江航道、通航建筑物、现有船型的特点及我国内河航运标准,提出嘉陵江水路集装箱运输的推荐船型:载箱量为54TEU的自航船、机动驳顶推船组(1推1)和分节驳顶推船队(1推2),并对这些船型进行经济性论证与分析,认为机动驳顶推船组和分节驳顶推船队优于自航船。  相似文献   

3.
<正> 367kW推船的研制系根据江苏省交通厅下达的“2×1500吨级顶推船队船型研究”的课题进行的,1989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推广项目。本推船专为配套顶推二艘1500吨级半分节驳组成的船队,主要航运于苏北大运河(徐州至扬州段)承担北煤南运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内河干支直达运输,往往要跨越多个航区,受航道宽度和水深的限制,分节驳顶推船队和机动驳顶推船队需要中转或多式联运.中小型机动驳运输难以形成规模,载重量小、能耗高、效率低.如湖南衡阳地区运往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紫砂陶、瓷泥、钠长石等需要跨越湘江、长江干流、苏南运河等航段,衡山至苏南运河(以金坛为例)1 656km,其中湘江段运距374km,限制吃水1.8m,最大水流速度1.5m/s;长江段运距1 144km,最大流速2m/s左右,船舶限制吃水2.8m;锡澄运河、京杭运河段(江阴--金坛)运距138km,航宽30~40m,水深2.8~3.2m,船闸一座,桥梁23座,设计最高通航高度4.76~6.74m.该航线货主分散,分节驳顶推船队、机动驳顶推船队无法进入苏南运河,目前都是采用小型机动驳(60~120t)运输,运价高出铁路29%.为了较大幅度地提高运输效益,我们提出了组成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进行运输,即:在干流(或航道条件许可的支流)由一艘机动驳顶推若干艘机动驳编队航行,进入支流(航道、物流条件限制时)各机动驳单独航行,具有机动性、灵活性、节能性和规模效益.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船型研究和模型试验研究工作是基于解决这一运输方式的关键技术而开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南内河干支直达货物运输载重量小、能耗高,效率低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货运,船模型试验研究表明可分解机动驳顶推船队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内河货运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航道条件为发展内河航运提供了基础 ,从分析国内外理论计算结果着手 ,阐明了内河航运船型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 ,认为我国内河船型应发展大长宽比船型和机动驳顶推运输船队 ,后者更适合我国当前的航道、港口现状。  相似文献   

7.
一、顶推驳船队与机动驳顶推船队是两种最好的内河散货运输方式 顶推驳船队在内河大宗散货运输中显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世界各国航道条件好的地方推广很快.顶推驳船队越大,其优越性越显著,但是相应对航道条件要求越严格.  相似文献   

8.
《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修订的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应用情况,以及运河水运现状的调研结果,对限制性航道中代表船型及航道尺度、顶推船队在限制性航道和内河航道应用的适应条件、船舶变吃水、以及跨河桥梁净空尺度等问题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中小航道航运我国长期重航道轻船型,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应研究。一、落后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中小航道航运有三大因素,即船型、航道和配套设施,但从不同角度看往往有不同看法,这需大家充分摆事实讲道理,相互取长补短。现船型有严重问题,推广标准船型却自发大型化,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大,配套设施面临返工,与大好交通形势格格不入。应加速研制充分利用航道资源尽力提高船舶经济性,实施标准船型,推动配套设施和航道逐段建设速见效,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优势。船型是最直接推动航运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钱徐涛 《水上消防》1997,(3):1-4,25
近10年来广大中小河流船舶技术状态基础极差,难以生存,严重制约了整个水运的发展,对现有航道资源浪费极大。当前应该认请船型发展方向,必须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建造新船应符合该方向,并采有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尽可能增大船舶吨位;将拖驳改造成机动驳顶推船队;旧机动驳若可以进行接长改装,载货量增加50%左右,在浅水中航速影响不大,若不可改装,应尽快淘汰,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航道通过能力及经济性。由交通部  相似文献   

11.
正一、历史回顾广大中小航道受底部和边壁限制更严重,船舶航行更困难。1956年当时德国经济很困难,二战前夕内河船舶运输方式极落后,经认清发展方向、付出极大努力研制成充分利用航道资源经济性很高的高长宽比作标准船型,后速推广西欧,不到三十年建成国际中小航道标准船型,取得历史性辉煌成果。我国1990年至今投资不少,虽取得不少成绩,但船型实行简统选优、推广标准船型自发大型化,配套设施面临返工,花巨资整治航道(维护资金也不小),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广大中小河流原有船舶的技术状态基础较差,又加迅猛倒退,难以生存,已对整个水运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当前应该认清船型发展方向,必须尽快进行船型技术改造,建造新船应这个方向,并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船型,尽可能增大船舶吨位;将拖驳改造成机动驳顶推船队;旧机动驳若可以改造则接长,使其载货量增加50%左右,在浅水中航速影响不大,若不可改造,应尽快淘汰,其目的是最大限度提高现有航道通过能力及经济性。由交  相似文献   

13.
叙述国标《三峡枢纽过坝船舶(队)尺度系列》课题的背景,给出三峡枢纽过坝普通驳,半分节驳及其顶推船队,机动驳(货轮)一顶一顶推船队等货运船舶(队)的尺度和有关参数,最后就标准制定和使用中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4.
正思路由主流思想逐步演变而成,分析渐变过程对认清思路大有帮助。一、思路的重要性我国对船型正真作用了解不足,长期重航道轻船型,实行简统选优、标准化又上升国标是指导中小航道航运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根深蒂固。导致推广标准船型自发大型化、配套设施面临返工、花巨资整治航道对航运作用不太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关键原因由《内河通航标准》规定的通航吨位定得太低,标准船型经济性太差而引起。当时若有尽力提高船舶性能和驾驶技术、适应航道,撑大通航船舶吨位的提案必认为与国家主攻方向不符,又要通过层层领导筛选,能立上研  相似文献   

15.
文中分析了国内外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形势和建设内河航运思路,发现我们与德国相反,是造成严重损失的根源。建议尽快改造船型,配套设施速跟上,整治航道逐段推进速见效。分析落后最主要原因,对准下药,带动配套、货船和其他航道船型改造,修订内河通航标准,推广标准船型,淘汰落后小船,制定合理规章制度等,尽快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16.
锚设备虽然简单,但对船舶营运和停泊确实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关系到整个船舶的安全.笔者在实践中了解到,分节驳顶推船队首驳断链丢锚的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操作者因素外,造船时的《长江水系钢船建造规范》(以下简称《长规》)以及现行《内河钢船建造规范》(以下简称《内规》)对分节驳锚设备均是以单驳舾装数为依据,没有考虑到分节驳顶推船队这一特殊性.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广大中小航道航运因船型太落后引起一系列重大经济损失。现个人提出不太成熟看法,因看问题角度不同、现状和收集资料不太详细,难免有错误。请国家有关部门为了更快更好发展请深入指导,尤其对提出的研制船型究竟有否可行性?努力促使尽快发展。一、历史经验教训值得注意1956年德国经济不佳从美国引进分节顶推,航道、货源较好处充分运用。对中小航道因宽度较窄、货源较分散就看出不适用,立刻适应中小航道研制高长宽比作标准船型,因经济性好速推广西欧成标准船型,不到三十年建成中小航道国际  相似文献   

18.
1.在河运的专业化进程中,我国特有的梭形顶推船队发展到分节驳顶推船队,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监。2.进一步完善我国河运驾驶理论教育的过程。3.逐步推广长江雷达导航和增进通讯联络以提高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9.
江海直达驳矿石运输方式研究(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江海直达驳船队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提出了海拖,江推,海驳的船型尺度及海段,江段船队的组成形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不少沿海中等港口由于受航道和码头水深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航载重量在三~五千吨级以内的船舶。为适应海上运输的迅速发展,在建设新港和疏浚航道的同时,设计一种载重量增加一倍(甚至一倍以上)的浅吃水大吨位经济船型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就该船型的首制船《浙海117》号的总体设计、性能特点和设计中采取的相应措施作一些介绍,并对其经济性和节能效果与同类常规船型进行了分析比较。该船由浙江省航运公司设计室提出技术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