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张振伟  张伟 《中外公路》2019,39(1):113-116
该文以飞燕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ads/Civil建立空间分析计算模型,进行静、动力特性及稳定性分析。主要研究了拱肋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受力状况、系杆在各个施工阶段张拉力的确定及成桥后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拱肋位移的影响。分析了该桥的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特征。结果显示:该桥的稳定系数满足规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丁作常  陈冠桦  唐志 《中外公路》2011,31(4):117-123
首先对连续刚构的高墩稳定性进行风险分析,再以温泉特大桥为例,在欧拉弹性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有限元法对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在最大双悬臂状态的稳定性是桥梁设计的主要控制阶段,该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内蒙古某跨径为85m+150m+8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公路桥梁结构设计系统GQJS,研究其符合承载使用要求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对该桥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下2种工况的验算分析,表明该桥结构满足现行规范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4.
蔡纪锋  李萍 《世界桥梁》2012,40(4):46-49
闽候新南港大桥主桥为70m+4×120m+70m连续梁桥,桥址处自然条件复杂。为确保该桥施工和建成运营后的抗风稳定性及安全性,采用有限元法对其主桥结构进行动力特性、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悬臂阶段结构稳定性最差(1阶纵向失稳特征值最小为39.13>5,满足规范要求),对结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是恒载,活载、风荷载等对桥梁最大悬臂状态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以阆中市嘉陵江三桥主桥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这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设计,并采用桥梁静力计算程序QJX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验算了该桥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状态及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裂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加固改造后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该桥经加固后,受力状态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安全储备富余不足,应引起重视。同时,在静力分析的基础上,还分析了该桥梁的稳定性和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的整体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马驰  刘世忠 《公路》2015,(2):65-69
某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567m,公路桥面宽27.5m,铁路桥面宽16.0m,上宽下窄;钢桁梁采用N形桁架,倒T形截面,主桁腹杆斜率达1∶2.7。对主桁断面形式在经济性、挠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研究该桥结构受力,建立该桥密横梁有限元模型,进行合理成桥状态模拟计算,分析各个工况下结构的内力、变形。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最大应力为686.38MPa,主桁竖向最大挠度为101.2cm,梁端转角为1.48‰rad,该桥在应力、稳定性和刚度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某钢-混组合箱梁桥为例,对该桥的工程概况做了简单介绍,并依据新规范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桥进行了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稳定性良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刚构-斜拉组合桥是一种新型组合桥梁结构,计算、分析参考资料较少,该文以某大跨刚构-斜拉组合桥为例,进行了该桥的动力特性、抗风稳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悬臂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结构均满足抗风稳定要求,说明该结构体系抗风性能良好,其分析成果为同类大桥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市维义大桥为主跨288 m的连续钢桁拱桥,该桥钢梁采用临时支墩搭设膺架半悬臂拼装法架设,为了解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内力及线形状态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指导施工,运用无应力状态法,采用桥梁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空间模型对该桥进行全过程施工控制.施工控制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各阶段线形、应力、索力、钢梁抗倾覆稳定性等控制指标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成桥的线形和内力状态与控制的预期目标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大跨度钢-混凝土结合梁悬索桥的抗风性能,以庙嘴长江大桥大江桥(主跨838m的悬索桥,加劲梁为钢-混凝土结合梁)为背景进行颤振稳定性研究。对该桥进行1∶50的缩尺节段模型颤振稳定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气动优化措施分析,采取了在加劲梁断面增加2道1/4下稳定板的措施;针对优化后的加劲梁,进行1∶118的全桥缩尺模型风洞试验,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施工状态及成桥状态下的颤振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劲梁断面增加2道1/4下稳定板后,提高了桥梁的颤振稳定性能;在-3°、0°和+3°风攻角作用下,该桥在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颤振临界风速均大于检验风速,颤振稳定性能满足规范要求,较好地改善了桥梁的抗风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大型通用软件MIDAS/Civil,分别对某连续刚构桥在施工阶段最大悬臂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不同荷栽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桥梁在各典型荷栽工况下的稳定特征值和失稳模态。结果表明施工阶段最不利荷载工况下该连续刚构桥的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其稳定安全储备足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座T梁桥的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过程,重点介绍了该桥基于现状的检算分析思路,并且根据该桥实际运营荷载的使用要求,判断该桥是否满足原设计承载能力的使用要求,判断该桥部分构件是否满足提高使用荷载等级的要求,依此对该桥的进一步处治措施提出建议。该桥的承载能力评定思路,可供国内类似旧桥的承载能力评定和提高使用荷载等级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的风致稳定性,对其抗风性能进行研究。采用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主梁的涡振性能和颤振性能,采用桥塔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桥塔自立状态的驰振性能和涡振性能,采用ANSYS软件进行全桥有限元分析研究该桥的静风稳定性。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青州航道桥主梁原始断面和增加风嘴断面涡振性能不满足规范要求,在人行道栏杆上方增设抑流板后涡振性能满足要求;主梁原始断面和增加风嘴断面满足颤振稳定性要求,增加抑流板断面在+5°风攻角下的颤振稳定性不满足要求;桥塔的驰振性能满足要求;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下,桥塔仅在风偏角较小时出现扭转涡振;各初始风攻角下,该桥的静风稳定临界风速均远大于静风失稳检验风速,静风稳定性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张公庙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Civil对多跨连续箱梁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计算结构在最大悬臂阶段、边跨合龙阶段、次中跨合龙阶段、二期恒载阶段的应力和变形,并对最大悬臂状态及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典型施工阶段该桥主梁内力及变形均符合规范要求,最大悬臂状态及地震作用下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6.
部分斜拉桥是一种新型桥梁,其整体刚度比常规梁式桥要小,颤振问题比梁式桥可能突出,为了解该类桥梁的颤振稳定性,以海南某项目大桥主桥为背景,开展数值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桥模型,对该桥成桥状态及最大双悬臂状态的动力特性、颤振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无论是在成桥状态还是在最大双悬臂状态下,颤振临界风速都远高于颤振检验风速,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以一座三跨变截面连续梁桥为例,使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桥梁横梁及桥面板结构进行验算。横梁的静力计算分析以平面杆系理论为基础,横梁验算分中横梁与端横梁验算,主要包含: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正截面抗裂验算、斜截面抗裂验算。桥面板验算主要包括:正截面抗弯强度验算、使用阶段裂缝宽度验算。通过计算结果发现,横梁设计在静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与承载力完全满足规范要求,正常使用阶段与施工状态的稳定性也满足规范要求。分析算例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成桥荷载试验对英德北江三桥的实际使用状态和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具体工作包括有限元分析、静载试验、动载试验、成桥索力测试。荷载试验结果显示,该桥的承载能力及动力特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某在役钢筋砼简支空心板桥运营的安全性,并为该桥的后期运营或加固改造提供判定依据,对该桥进行常规结构检测及静载试验检测,以评估其实际工作状态及现有承载能力。检测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桥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其承载能力满足规范要求,但其横向刚度稍弱,呈现出明显的"单梁受力"现象。根据评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20.
系杆拱桥是一种造型美观、建筑高度低、跨径大、易于整体拼装的组合体系桥型。魏庄桥为80m跨径混凝土系杆拱桥,为了验证其受力特性及其空间稳定性,采用midas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验算该桥强度及空间稳定性,结论表明,本桥受力性能及空间稳定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