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方案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背景分析,阐述其路线走廊选择、路线方案拟定,初步分析城市规划、工程地质、重点控制性工程、环境敏感点、城市经济发展等因素对路线方案布设的影响。分析表明: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路线方案的选定需要有大局观、全局意识,只有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最优的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3.
4.
5.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影响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因素复杂多样。本文结合陕西省柞水至山阳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过程,具体分析、探讨了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该项目在工程可行性研究中路线走廊方案的拟定和比选过程,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积极贯彻新时期“以功能为基点”的设计理念,提出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比选方法。首先通过对高速公路功能的系统性分析构建了路线方案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极值处理法、二元对比权重分析法、1~9标度法等计算各指标评分、指标权重及方案功能评分;然后利用国内相关统计数据和养护成本预测模型,计算出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后引入价值工程理论计算出各方案的价值指数,通过比较价值指数的大小选取最优方案。将该方法应用于武汉至重庆高速公路汉川至天门段路线方案比选中,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该文根据伊朗德黑兰-查路斯高速公路交通分布与功能,以及地形地质特点,着重介绍路线设计思路、技术指标采用情况、路线方案比选和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同时,对路线设计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地的整体规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对本项目建设的需求,综合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投资、行洪影响、工程地质等方面对路线方案进行比选论证,以确定合理线位。 相似文献
10.
11.
G206线梅南至丰顺段水泥路面修复工程方案及主要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泥路面加铺维修技术是交通部“九五”重点推广科研项目之一。针对G206线梅州至丰顺北斗段全长87km严重损坏的水泥路面如何修复,在大量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几种修复方案,有些方案的采用在省内尚属首次,并提出了施工管理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城市道路新增交通集散功能需要通过立交与外部高速公路实现连接,但是近城的绕城高速公路段立交密度大,相邻立交净距小,难以具备新设立交出口的条件。为满足新增立交功能的需求,考虑利用既有的立交进行改扩建,即在既有立交上改建、增设满足扩容功能需求的匝道。对立交改扩建存在的问题、方案制定、交通量核查以及相关考虑因素进行了研讨,详叙了具体设计流程及参考的规范条例,以期为类似建设条件下的互通立交改扩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绳金塔站是南昌轨道交通3,4号线的换乘车站,位于老城区旧城改造范围内,绳金塔站站位由3,4号线换乘线路路由及换乘型式确定。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3,4号线路由和绳金塔站的换乘型式研究了3种站位方案,并分析了各方案的优、缺点。综合老城区车站及区间的实施难度、工程协调量、成本和房屋拆迁量等因素,文章最后推荐绳金塔站的换乘方案为双层上、下平行换乘,稳定了3,4号线局部线、站位方案,为类似老城区旧城改造范围内车站的换乘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无锡市地铁1号线工程在线路南端主要沿蠡湖大道呈南北走向,位于道路东侧的绿化带内。针对线路基本处于与现状DN2200浑水管平行且位于其下方设置的状况,沿蠡湖大道设置的车站及区间施工都要对该浑水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介绍了沿蠡湖大道DN2200浑水管的迁改方案(整体迁改和局部迁改),并对两种迁改方案作了经济技术比较,还对方案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隧道建设》2021,(7)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管廊底部设置托底管棚+隧道拱部超前管棚+水平旋喷止水预加固+双层衬砌的协同支护方案在工程适应性、工期及造价方面最优。2)4管隧道采用(1)—(3)—(2)—(4)顺序开挖,(1)、(3)、(4)号隧道采用CRD法,(2)号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对隧道沉降及管廊沉降控制最优。3)(1)号隧道开挖时隧道及管廊沉降变形速率最大。4)地表、管线、管廊及拱顶沉降变形均在5mm内。 相似文献
18.
《隧道建设》2021,(6)
下穿既有建(构)筑物工程施工逐渐由暗挖小断面施工发展为大断面施工。为有效控制下穿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从而确保施工安全,有必要对下穿方案、变形情况及控制措施进行研究。结合8号线三期前门站下穿既有建筑具体工程,以变形控制为目标,从整体方案选择入手,对不同车站暗挖方案下既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进行对比,最终提出管幕施工、导洞施工、桩基沉降及后期沉降控制等变形控制关键技术,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对提出的管幕+深孔注浆+平顶4导洞PBA法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虽然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相比小断面暗挖施工变形大,但经过严密的方案比选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后可以保证变形满足要求;2)管幕+深孔注浆+平顶4导洞PBA法方案具有良好的变形控制能力,用于平顶结构非密贴下穿既有建筑施工是可行的;3)实现变形控制目标需要全过程控制,从方案选择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均需采取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