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正>为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活动,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2019年4月22日,国务院公布了《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15号,以下简称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2001年6月16日公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这距离国家颁布《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已过去近18年。那么在新《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中,如何实现对报废汽车再利用?报废机动  相似文献   

2.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为规范报废机动车回收活动,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制定。《办法》由国务院于2019年4月22日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6月16日国务院公布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累积记分制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对其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重新考试;考试合格的,发还其机动车驾驶证。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在一年内无累积记分的机动车驾驶员,可以延长机动车驾驶证的审验期。”第七十一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5.
问:<道路交通安全法>对肇事逃逸有哪些新的处罚规定? 答:<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该法还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6.
报废车,是指已超过国家规定的使用年限,应依法予以拆解报废的老旧机动车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4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强制报废制度,根据机动车的安全技术状况和不同用途,规定不同的报废标准。应当报废的机动车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然而,近年来,一些地区、单位和个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为谋取本部门、本单位及个人的一己私利,不顾国家的三令五申,利用本应报废的车辆,偷偷上路拉客载货,谋取高额暴利,既扰乱了正常道路交通管理秩序,又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安全,由此酿成了一幕幕车毁人亡的血泪悲剧。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三项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相似文献   

8.
资讯     
《汽车与安全》2011,(5):8-10
醉驾者可判5年禁驾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案草案。刑法修正案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都提到了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再制造问题。再制造的零件合理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的问题,成为了车辆相关各领域新课题,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的重大课题。本文梳理了机动车报废规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报废汽车相关行业状况,根据沈阳车管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车辆报废工作的实际问题,最终提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加强报废汽车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邵军 《驾驶园》2005,(3):11-12
长期以来,高速公路客运车辆停车上、下人一直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管理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颁布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如何依法管理呢?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信息》2002,(11):11-11
第一条为保障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鼓励技术进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2.
章法 《汽车与安全》2004,(10):64-65
“终身禁驾”,顾名思义即是一个人终生不得驾驶机动车辆.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依照该条款的  相似文献   

13.
《驾驶人心理》2006,(12):F0003-F0003
第一条 为保障道路交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鼓励技术进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都提到了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再制造问题。再制造的零件合理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的问题,成为了车辆相关各领域新课题,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的重大课题。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孔蔓梳理了机动车报废规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报废汽车相关行业状况,根据沈阳车管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车辆报废工作的实际问题,最终提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加强报废汽车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撤销机动车登记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公安部第124号令)等法律法规做出的一种撤销行政登记行为。但无论是在既有的法规条款中,还是在机动车登记实践上,对"撤销机动车登记"的表述、理解、执行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法规不具体、理解不到位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亟需予以完善和规范。吉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董世凯、浙江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白云武、吉林省公安厅长白山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徐萌认为,  相似文献   

16.
<正>道路交通系统是由人、车、路、环境、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机动车作为运动主体,在整个系统中具有其特定的地位和作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提升机动车安全性是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伤人数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近年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车辆安全技术管理职责,以严把机动车注册登记关、推动机动车国家安全标准制修订为抓手,切实提升机动车安全质量,全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机动车因素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本文介绍了近年  相似文献   

17.
<正>由公安部发布的新版《机动车查验规程》(GA801-2019)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规定了机动车查验项目、查验要求和检验监督要求,适用于机动车业务办理时的相关查验,也便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进行监督。对比此前一直适用的2014年发布的《机动车查验规程》,新规程对机动车送检人提供的送检材料有了新要求;规程规定整备质量不合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机动车号牌管理,尽管《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号牌生产管理办法》等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体系,但现实中,与机动车号牌有关的乱象频出,假牌、套牌、号牌腐败等事件不断。对此,公安部部署启动机动车号牌管理改革并在全国所有省市全部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  相似文献   

19.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刑法修正案(八),其中,增设危险驾驶罪,将醉酒驾驶机动车行为定为犯罪,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实现了醉驾入刑。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各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广泛宣传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危害和法律新规,始终保持严查严管力度,治理酒驾取得了明显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安全》2022,(1):12-15
问:此次公安部新制修订《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3个部门规章有什么考虑? 答:2004年,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公安部发布了《机动车登记规定》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此后分别进行了2次、4次修订.2个部门规章实施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