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面对新形势、新趋势下的全新挑战,FORVIA佛瑞亚集团旗下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拉,近年来紧扣电动化、自动驾驶趋势,加速业务拓展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本土战略。当下的汽车产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中。“新四化”趋势下的技术新浪潮、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以及商业模式的重构,都令整个行业的未来充满变数,也给供应链上下游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琦 《汽车与配件》2022,(15):31-33
<正>汽车产业变革迭起,对于海纳川海拉车灯来说,如何在保持现有业务的同时,拓展新市场、新客户,实现客户多元化;并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需求,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立足于那些迎面而来的新课题,海纳川与海拉将并肩前行,借由海纳川海拉车灯展开全新的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在汽车格局嬗变与产业缓慢前行的当下,海拉不断拓展产品组合,创新商业模式,整合资源并控制成本,进一步优化海拉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以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继续成功之路。前瞻未来,电气化、自动驾驶等技术浪潮势不可挡,零部件供应商亟需加速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谋求未来布局;立足当下,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影响到全球汽车市场,整车厂成本控制日趋严格,零部件企业盈利空间大受挤压。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未来出行挑战,李尔通过持续创新来进行战略布局。智能化座椅、车联网及电气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中国也将成为李尔全球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当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趋势。为应对行业变革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各大零部件供应商正加速创新步伐,谋求未来布局。在座椅及电子电气领域拥有专长的李尔公司,近年来通过多样化创新以及兼并购举措,在未来出行领域展开全方位布局。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还处于发展初期,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变革中的中国汽车市场也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产业融合将成为未来趋势。随着新一代通信、能源、材料技术与汽车产业的融合,汽车产业生态和竞争格局加速调整,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智能化、网联化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如何抓住产业变革的机遇,实现技术突破,是整个汽车产业关注的焦点。在日前由慕尼黑博览集团、中国汽车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围绕电气化、智能化方向,麦格纳正积极开发创新产品,并对传统汽车技术进行革新。在这场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麦格纳期望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并整合行业资源,推进产业变革。当下的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技术变革,新能源、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推动着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而未来出行方式的改变,更将重塑产业格局。为更好应对行业挑战和技术趋势,零部件供应商们正加速研发,并探寻新的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0):90-93
<正>能源、环境对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因此绿色发展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共识。绿色发展应贯穿于产业政策、技术研发、产品布局、生产制造、报废回收等各个领域,以实现汽车与能源、环境的和谐发展。如何构建汽车产业绿色未来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节能减排形势、政策导向等方面共同探讨如何构建汽车产业绿色未来这—话题。  相似文献   

8.
<正>创新是海拉全球发展的核心战略。作为汽车照明领域的领先供应商,海拉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车灯产品和技术,包括自适应前照明系统、无眩目远光灯,以及各种LED解决方案。未来,海拉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巩固其在车灯领域的领先地位。照明及电子产品供应商海拉日前在吉利举行了技术交流会,展示一系列有助于实现驾驶安全、节能环保、舒适体验以及个性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  相似文献   

9.
海纳川-海拉车灯有限公司在天津建成的新工厂近日正式启用,新工厂的建成不仅加深了海拉的本地化布局,更意味着海拉将通过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本土客户抓住汽车行业变革,推进汽车创新照明技术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正>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一场历史性的变革中,从市场形态、业务模式到价值导向,汽车产业链上的变化可谓层出不穷。未来,无论是前端市场,还是售后市场,都将面对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智能网联技术升级、自动驾驶科技创新、全新业务模式迭出等一系列课题。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顺应时代变革,聚焦当前汽车产业的前瞻技术、新型商业模式及未来的各种变化趋势,倾力为汽车产业链上的各方打造出全新的未来生态圈。  相似文献   

11.
<正>成立于1904年的德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纳"),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汽车产业的风雨历练,经由浓厚的海外汽修文化的浸润,以不懈的技术研发和突破来定义"未来交通",并勇于迎接汽车产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在一次又一次战略布局与业务拓展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海拉在2017上海车展上用前沿的理念、创新的产品展现其技术魅力,致力于推进未来更美好的汽车生活方式,在此期间,海拉中国区的几位主要高管也接受了媒体群访。海拉的持续发展取决于自身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创新实力,此次上海车展,海拉展示了旗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照明和汽车电子领域领导者,海拉展品涉及自动化、互联化、个性化、电气化、能源效率提升等多领域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围绕"自动驾驶技术"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正>在汽车诞生逾一个世纪以来,科技不断推动着汽车产业的新篇章。智能化、新能源、多功能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将使未来的汽车更安全、更便捷、更舒适。这一轮技术变革,也让未来的汽车工业及人类的汽车生活有了更多可能。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也因此将面临新的机遇与创造。2015上海车展官方论坛"汽车关键技术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以"创新·升级"为主题,邀请了汽车行业精英共聚论坛,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激辩行业热点,广纳各方智慧,为汽车技术的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大陆集团将在软件、数据、驾乘服务等领域持续创新,新推出的www.2025AD.cn网站将推动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交流互动。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在系统集成和车联网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大陆集团,正不断拓展产品线,以应对汽车行业数字化进程的挑战。在不久前举办的CES Asia 2017上,大陆集团展出了多项创新解决方案,并推出自动驾驶在线交流平台2025AD。数字化将是大陆集团未来创新的主要方向,在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的汽车产业,创新与变革已成为主流。从OE市场来看,汽车技术正飞速发展,从轻量化、个性化,到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正处于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人工智能、车联网技术的普及,带给人们全新驾乘体验。未来的汽车将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更将成为新的工作和生活空间。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起,更是对传统汽车技术发出挑战,电气化趋势不可阻挡。在制造领域,工业4.0已成风向标,各种先进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灯具一直以来都是海拉的拳头产品。本届展会上,海拉贸易特别展示了全LED前照灯技术,据了解,这一技术是未来汽车照明的发展趋势,并将普及到越来越多的车型上。这款LED前照灯只是二度亮相Automechanika Shanghai的海拉贸易展示的亮点之一。在本届展会上,海拉贸易推出了其旗下全系列产品,包括车型件产品、易损件产品、维保设备三大类。据海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兴隆介绍,海拉贸易的车型件产品包括汽车照明、电子电器、热能管理等,它是海拉贸易的核心产品;易损件产品则是海拉贸易最近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国汽车产业韧性发展的今天,车企领袖纷纷在“两会”期间发声,为推动产业进步而建言献策。这当中,不单单有来自传统车企的李书福、尹同跃、朱华荣等,也有代表新势力的何小鹏、雷军等。不管是对当前汽车产业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科技创新的展望,代表们的“两会”发言都各具特色。中国汽车产业虽变革迭起,但自主品牌的创造力与价值,已经在世界舞台被看见。  相似文献   

18.
<正>汽车产业加速变革,伴随燃油、排放法规的不断严苛,以及双积分政策的正式实施,汽车电气化进程加快,工业清洗行业也迎来了新任务、新需求。面对行业趋势的变化,Ecoclean秉持开放态度,永葆创新思维,以便在新需求到来时快速作出灵活反应。汽车产业加速向电气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方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零部件本身,同时也影响了零件部件清洗的工艺任  相似文献   

19.
《汽车维修技师》2010,(4):83-83
<正>进入中国汽车售后市场十多年之久的海拉公司,伴随着产品销售领域的扩张,在未来几年,将更加重视中国二、三线城市,加大力度为当地的汽车零部件经销商及维修终端提供海拉品牌、产品、销售、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记者近日采访了海拉贸易(上  相似文献   

20.
正第六届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在匕海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高峰论坛汇聚汽车行业各位专家,构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将目光聚焦于汽车产业变革的"临界点",共同描绘汽车服务生态圈现状及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蓝图。日前,以"电动、智能、网联如何再造汽车产业链"为主题的中国汽车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圆满落下帷幕。本届高峰论坛秉承立足行业、倡导思辨的一贯宗旨,汇聚汽车行业各位专家,构建高层次交流平台,共同描绘汽车服务生态圈现状及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蓝图。纵观2015年,电动后、智能化等关键词将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