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使铁路、公路等交通工程能够穿越风景名胜区,解决风景名胜区内隧道施工引起的污水、噪声、振动、弃碴、粉尘等环境污染问题,依托京张高铁新八达岭隧道及八达岭长城站工程,系统分析景区工程建设和运营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因素,从设计和施工2个方面,提出环境保护原则和环保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铁路、公路工程采用隧道方案下穿风景名胜区是可行的,采取车站出入口消隐设计、清污分离的排水系统、长耐久性结构设计、微震微损伤控制爆破技术、大功率隧道空气除尘技术、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洞碴回收利用技术等环保措施后,能够满足景区各项环保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受地形环境制约,众多山地带状多组团旅游景区都面临内部交通拥堵、生态环境难以为继等问题,其交通发展模式亟待研究。文中通过分析贵州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地形特性、交通需求特征及旅游交通发展面临的压力,提出风景区旅游交通改善思路,并对单纯提升内部旅游公路供给模式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旅游交通模式两种交通改善方案进行比较,提出基于旅游观光轨道交通的交通组织模式,以化解风景区内单一机动车主导方式出行带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问题,实现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05,(7):33-33
近几年来,我国摩托车运动蓬勃发展,各地基层摩托车俱乐部逐步形成燎原之势。摩托车俱乐部作为摩托车爱好团体在民间的集中体现方式,如何经营与发展是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促进摩托车俱乐部和企业、媒体之间搭建信息平台,加强交流,推动摩托车运动的发展,2005年全国摩托车俱乐部发展论谈峰会将在石人山风景名胜区举办。 石人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中部的平顶山市以西130公里,公路、铁路四通八达,是最适合摩托车自驾游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各摩托车俱乐部组织的摩托车手参会,可免收景区门票,其它费用自理。 主办:河南省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平顶山市体育局 承办:石人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平顶山市雄鹰摩托俱乐部 协办:《摩托车》杂志社、《中国机械》赛车版、《时尚摩托》周刊杂志  相似文献   

4.
杨芳蕾 《驾驶园》2007,(7):18-21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修武县境内,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首批自然遗产等7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摩托车技术》2007,(12):56
经厦门市政府研究同意,《鼓浪屿风景名胜区交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办法》规定,机动车、电瓶车、板车、电动自行车、自行车等各种交通车辆将被禁止行驶。确因公共事务、旅游经营、残疾人生活保障等需要使用交通车辆的,必须向公安机关申请景区通行标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西部地区公路网逐渐完善。而项目建设将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景观,尤其是对于需穿越风景名胜区的公路建设项目,评价公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影响至关重要。文中从景观质量综合评价和景观生态学两方面论述公路建设项目对风景名胜区景观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景区内地形复杂,山路崎岖,弯道过急,全路段基本为爬坡的盘山路段,登山客车不仅要具备极好的动力性和稳定性,更需要在下山过程中依靠出色的制动性和转向性能才能适应峨眉山的路况要求。峨眉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54km2,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 099 m,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随着峨眉山景区的不断发展,游客数量与  相似文献   

8.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尕尔纳山峰北麓,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它东与白河自然保护区和王朗自然保护区接壤,南与黄龙风景名胜区毗邻,整个景区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公里,缓冲区110平方公里,距成都约438公里。  相似文献   

9.
惠州市是广东省旅游热点城市,以巽寮湾为代表的滨海旅游近年愈受青睐。但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区内旅游交通问题不断产生。以惠州市巽寮湾交通拥堵及旅游交通特征分析为基础,归纳总结景区交通拥堵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巽寮湾旅游区合理的旅游交通发展模式,引导旅游景区交通向生态、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并提出外部交通、内外转换和内部交通三层次景区交通改善思路,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以缓解旅游景区交通压力,提升游客在途旅行体验。  相似文献   

10.
《当代汽车》2007,(9):108-109
九寨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尕尔纳山峰北麓,海拔在2000~3000米之间。它东与白河自然保护区和王朗自然保护区接壤,南与黄龙风景名胜区毗邻,整个景区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600平方公里,缓冲区110平方公里,距成都约438公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文曾路是厦门首条跨越万石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交通大动脉,其建设定位为生态旅游观光路。本着与自然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建成的文曾路身处都市却充满山林野趣,处处皆景却不着痕迹,路与自然浑然一体,在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金山湖西津湾景观桥位于镇江市三山风景名胜区云台山景区,是西津湾地块的重要节点工程。从力学、景观和经济等方面对前期多个桥梁方案进行比选,最终确定拱形钢桁架桥方案。该桥结构新颖、造型优美,对城市桥梁高度受限情况下的方案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叶楠 《中国电动车》2007,(12):117-118
风景名胜企业具有天然的资源垄断性,而旅游景区同时又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因此,需要政府的管制。黄山是国内首支完整的旅游概念股,文章通过黄山管委会对于黄山旅游有限公司监管的分析,指出国家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应该更加规范化,抓住重点,政企分开,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MaaS是以需求为导向将交通作为服务向用户提供的新的出行理念.该文将MaaS理念与公众旅游出行的需求融合,在以城市景区为旅游目的地情况下,将公众出行关注点对应为交通服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景区的交通服务能力可通过可达性,交通运行特性和信息服务特性描述,通过AHP方法能形成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对交通服务能力量化.应用该评估方法对典型景区南锣鼓巷进行了交通服务能力计算.该方法能对城市景区的交通服务水平进行量化,为用户选择旅游目的地及城市管理者改善交通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该文通过对生态型景区资源特征、旅游交通系统构成及特征、交通需求层次方面的梳理,分析生态旅游与交通的关系,以及旅游产业对交通的要求等,综合分析并制定旅游交通发展模式,进而有效地通过交通出行模式引导生态型景区与旅游产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景区公路为例,介绍了旅游公路安全设施的设计,阐述了在旅游公路的安全设施设计中,如何打破常规的设计定势,以安全、和谐的新理念为基本原则,在保持安全设施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表现不同风景名胜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及审美观,因地制宜,从基于景观美学的设计角度出发,对安全设施的色彩、外形、材质、结构等方面运用多种手法进行创新设计,并赋予安全设施以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达到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与人文环境相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自驾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强国建设战略的大力实施,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成为时代趋势。道路单一的交通功能已无法满足以旅游为导向的城市发展需求,打造一条集交通、文化、景观、生态、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质风景道路,使之成为不同于传统围墙式的线性旅游风景区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开封开柳路拓宽改造实例浅析风景道路设计要点,重点论述了风景道路的功能定位、断面规模、呈现形式以及关键节点的近远期结合等,以期为以打造文旅开发为主的风景道路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信息》2010,(12):178-179
重庆新兴齿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位于重庆市北碚区,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公司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总资产4.8亿元。  相似文献   

19.
以伊宁市喀赞其景区周边路网的现状服务水平为基础,以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步行街交通组织的成功经验为参照,以使步行街改造方案与城市路网体系有机融合为目标,提出了伊宁市喀赞其景区胜利街南路步行街近期改造的2个规划方案,并制定出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方案的可实施性、路网承载力、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景区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给出了胜利街南路步行街改造的推荐方案。本文旨在通过对胜利街南路步行街改造的交通组织研究,促成步行街与城市道路系统和谐共生的多元道路系统,并为步行街建设的交通组织方案制定与评价构建相对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全域旅游背景下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果  钟静玲 《公路》2021,66(12):288-295
我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旅游模式要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而以跨区域的风景道串联周边风景资源形成覆盖全域的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风景资源的整合利用,形成开放式的全域型旅游景区.以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长株潭地区为例,展开风景道开发潜力评价,将长株潭地区风景道划分为"骨架型"、"连接型"和"辅助型"三个等级,对长株潭地区风景资源整合和全域旅游发展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