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对某款车用三效催化转化器进行了内流场和热应力分析.首先用Gambit软件建立了三效催化转化器内部流体的离散模型,并利用Fluent软件对其进行CFD分析,得到发动机高转速时催化转化器内部流体的压力、温度与速度场和湍动能分布.然后建立三效催化转化器结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其温度场分布用ANSYS软件进行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圆弧端锥时相比,催化转化器采用斜面端锥时内部流场的湍流区域更小,流动能最损失更少,壁面热应力更小、更均匀.  相似文献   

2.
散热器作为车辆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其可靠性对车辆发动机的散热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旦散热器发生损坏,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后,机体发热将导致润滑系统性能下降,从而导致发动机动力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全面降低。市场反馈散热器泄露问题突出,严重影响车辆运营,同时造成售后索赔高昂等行业难题。通过失效模式分析、材料金相分析、竞品对标、路谱试验、台架试验以及模拟分析,从设计优化、工艺提升,提出了散热器及其悬置的优化措施,提升产品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纯电动汽车芯片性能的快速提高,散热不足已成为电子技术发展的瓶颈。当热流密度超过100 W/cm2,传统空气冷却技术就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双层微通道散热器因为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与体积比,被认为是改善散热性能的最佳方法之一。论文针对纯电动汽车芯片散热技术问题,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双层微通道散热器开展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更好的整体散热性能,与原始尺寸的两种双层微通道散热器相比,热阻分别降低4.23%、9.42%。  相似文献   

4.
车用散热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热器是汽车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将发动机水套内冷却液所携带的多余热量经过二次热交换,  相似文献   

5.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RNG k-ε模型,建立了某轿车暖风散热器的三维流动与传热数值模型,计算得到了暖风散热器内的流动和传热细节.利用台架单体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数值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车用暖风散热器全工况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种类繁多、设计复杂的问题,通过Solidworks二次开发技术、数据库查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等建立发动机散热器快速设计系统,并对散热器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探索出一种散热器快速设计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车用铝制散热器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易发生渗漏的问题,通过试验研究对铝制散热器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散热器中缺少冷却液时,因散热管带两侧流场分布不均,造成两侧散热管带因冷热交变导致的形变量不同,由于受到上、下水室的刚性约束,形变量较大一侧的散热管带易发生疲劳开裂,造成冷却液渗漏。  相似文献   

8.
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用管带式散热器,在试验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建立预测管带式散热器的传热与流动阻力的数学模型,即传热因子j(柯尔朋数)和摩擦因子f(范宁摩擦系数)的计算关联式,并且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在常规工况范围内基本吻合。同时,也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了Y. J. Chang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做了比较。利用所编制的计算程序分析了散热器结构参数对散热器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改进散热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利用前端散热器进行降温的过程,采用仿真与试验结合的方式对水泵转速与风扇转速分别对动力电池温控回路的冷却液水温及电池降温速度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分析与测试结果得出,高挡风扇相对低挡风扇在约100min的降温过程中电池温度低1℃以上,而高水泵相对低水泵的影响很小,在1℃以内。  相似文献   

10.
某款车在进行可靠性试验时,散热器出现开裂渗水。对散热器剖解分析,发现裂纹来自水室安装区域。通过对散热器总成焊接安装尺寸的检具、对散热器相关安装件安装尺寸、对减震垫块从X/Y/Z三个维度的刚度等进行了检测,对散热器支架Y向、Z向刚度及位移进行了分析,找到了由于中冷器置于散热器水室上,左右摇晃拉拽散热器水室,从而造成散热器渗水。据此对散热器支架结构改进优化。改进后的散热器及支架经过了台架和道路试验验证,散热器渗水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卡车热管理系统设计中往往将冷凝器布置在轻卡一侧,如今随着散热器性能的换热性能的提高,可以将冷凝器集成在散热器前方,以求降低整车成本与紧凑前舱布置,为优化采用集成冷凝器方案后的冷却模块散热性能,本文采用STAR CCM+软件对某款卡车前舱进行模拟计算,获取了不同前置冷凝器布置位置下的前舱中的速度场与温度场,在此基础上利用场协同理论对其换热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将冷凝器布置在散热器中部为最优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性能分析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带式车用散热器,利用VB和Access编程技术开发了管带式车用散热器性能分析计算的可视化软件。借助该软件,可以完成对散热器试验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散热器进行性能校核计算和设计计算。文中介绍了该软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车用散热器空气流动阻力预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建立了管片式散热器模型.根据不同空气质量速度,分别采用层流模型和κ-ε湍流模型对其空气流动阻力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最大相对误差为8.24%.在此基础上,对标准状态下管带式散热器进行了空气流动阻力预测模拟,分别拟合出空气流动阻力和阻力系数随空气流速而变化的曲线.最后提出阻力修正公式,可以用来近似获得不同环境温度下或相似结构散热器的空气流动阻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发动机舱内由于热量富集和结构拥挤而导致散热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双场耦合强化散热原理,并用于指导某款汽车的发动机舱内散热问题的分析与结构改进。首先,基于对流换热场协同理论,论述了发动机舱内高温部件强化散热的空气速度与温度梯度的0°夹角原则,并据此根据自然对流换热下的温度场分布特征,推导了入流空气速度的辐射状优化方向;然后,针对某款汽车发动机舱内排气歧管散热不足问题,基于辐射状优化方向进行舱内流场散热分析和结构改进研究,确定了散热器-风扇导流罩组合的结构改进方案。最终结果表明,排气歧管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37.5%,表面平均温度降低了24.4%,周围局部高温消除,解决了舱内散热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5.
章驰 《汽车实用技术》2021,46(3):112-114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和流体力学,采用StarmC++软件,对三款商用车进行了内流场分析,得到了吹面模式流线分布结果,吹面风道出口截面速度及主要驾乘人员温度场结果,结果显示,研究车型增加后排出风口配置后,整体内流场温度得到改善,较竞品车型内流场性能具有更大优势,达成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锯齿形涡发生器在车用散热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工程车辆散热器工作稳定性,降低空气侧涡流产生的影响,针对散热器翅片几何特征进行改进。首先,对比管片式散热器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以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然后对安装锯齿形涡发生器的散热器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改进前后散热器JF因子并进行比较;最后,对不同涡发生器结构参数下的散热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速度在2~12 m/s区间时,新散热器的JF因子高于原散热器,当流速为12 m/s时,改进散热器的JF因子高出约30%;对比分析不同涡发生器结构参数水平下的散热器,气流攻角30°和涡发生器高度2.34 mm对散热器传热系数和压力损失影响最大,涡发生器宽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小,锯齿高度对压力损失影响较大,但对传热系数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SrIAR-CCM+软件对某车型中冷器内流场进行了分析,以验证其中冷器阻力是否满足要求,为各类变型车及新车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应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某款轿车座舱内空气三维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给风速度大小、方向和温度以及给、回风口位置对座舱内的气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某车型散热器冷却液渗漏问题,基于有限元静力分析基础理论,运用Nastran软件对散热器开裂渗漏区域进行问题复现,确定满足虚拟仿真分析中的高应力部位与实车散热器渗漏区域一致性条件的最佳工况方案。借助于该工况方案,对不同优化方案进行强度仿真分析,寻找可行的优化方案,针对虚拟验证无渗漏的优化方案进行试制试验,样车强化坏路耐久路试后散热器冷却液无渗漏问题,仿真分析与试验吻合度高,从而验证了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散热器是车辆冷却系统的重要部件,也是外界空气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的重要区域。流经散热器芯体的气流形式对发动机冷却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获取进入散热器内的气流形式对散热器外形的优化设计具有较大意义。文中基于已验证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型,对4种不同外形散热器进气气流形式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模型有利于减弱或消除回流现象,并能增大气流通过量,最大能提高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