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产业视角来看,一家连锁或者平台企业,如何算是成功地完成一个阶段性战役?一场后市场战役胜利的定义给一场后市场战役胜利做个定义:具备了体量级用户占比、形成供应链级优化能力、车主对终端服务品牌(小b)形成普遍认知。从这个标准来看,这个平台或连锁应该具备的最小化能力:1.供应链:必须是大行政区域尺度的运营优势,比如传统意义上的华东、华北、华南、东北,具备了干线仓储物流、支线及本地化配送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现有的供应链平台真的是完整的供应链公司吗?前置仓真的那么重要吗?汽配品牌真的那么重要吗?上游厂家就是产业压榨链的终点吗?交易量能换来绝对的上游谈判优势吗?除了交易量,交易健康度还有什么指标?最终决定汽配订单健康度的关键要素是什么?随着供应链平台企业的陆续融资,资本持续进场,大家似乎对易损件连锁平台的打法已经默认了如下准则:  相似文献   

3.
<正>"中驰"的使命就是通过电子商务技术,打造一个行业供应链云平台,推动汽配产业的整合让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财政部下海到开创国内首家能够与国际五大咨询公司比肩的汉普管理咨询公司;从加入联想集团到制定联想集团国际化全球整合双模式运作方案;从并购部分"优配"解体后的核心业务到开创汽配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现任中驰汽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张后启的职业发展历程很特  相似文献   

4.
汽车供应链体系面临的新挑战 汽车供应链是最典型、最复杂的供应链体系,采购是这个供应链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正>近一年,有多家汽配供应链企业传出缺钱、裁人、欠薪、融资没到的不利消息,其中最严重的当属某家老牌供应链企业在2019年1月被资方申请,对创始人及其企业进行财产保全。可能接下来,行业里的供应链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个层面的问题,笔者希望提醒和祝福这个赛道的玩家坚持下去。汽配供应链赛道是场"马拉松"美国的供应链赛道整合是真正经历了几十年漫长的关停并转,才逐步形成了"四大",其占据30%市场份额的局面。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虽然在中国有移动互联网、资本加持等加速手段,但中国后市场供应链赛道依然是场"马拉松"长跑。  相似文献   

6.
<正>汽车产业是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全球出口金额最大的单一制造业,具有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全球化程度高等特点。自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萎缩,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冲击全球产业格局。我国高度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汽车作为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自主可控已成为政府和行业的重要关注点。本文通过研究产业安全的相关理论,从外部环境风险视角切入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评估方法研究,并通过汽车行业的实证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可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汤静娴  刘同 《时代汽车》2023,(22):138-140
本文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现在面临的回收再制造问题,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基本情况以及回收再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再制造策略,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产业规范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卡车消费服务要有读懂车辆的数据工具,也要有适应贯通融合的运营模式,就是“产业生态模式+数据工具”。适应不同场景车辆的服务,需要不同场景的运营主体,“产业生态模式+数据工具”或将成为贯通融合发展中不同场景服务的发展基石。“从车出发、以服务为本”与车队服务“反向供应链”近十年来,卡车后市场服务创新探索不断,不论是资源驱动、模式驱动,还是技术驱动、资本驱动,尚未跑出一个成功案例。令人欣喜的是,从“车出发、以服务为本”的车队服务成功打通了“反向供应链”,新服务模式已经向我们走来,回归了卡车消费的服务本质。  相似文献   

9.
ERP在中国     
丛丽 《重型汽车》2002,(3):36-37
1 ERP是什么 ERP是一个最近几年被翻来覆去炒过一轮又一轮的概念.ERP从字面上看比较容易理解,那就是Enterprise Resources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但在ERP庞大的知识体系里包含了企业资源计划、财务管理制度、内部供应链管理等许多内容.要更好地理解ERP的概念,必须了解它的前身--MRP和MRPⅡ.  相似文献   

10.
(上接2002年第12期) 5我国汽车企业重组的内部支撑环境--内部动因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从汽车产业的内部支撑环境来看,研发、制造、采购、销售等各供应链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型的特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企业内部各生产环节的资金密集度远远超过以往的规模,汽车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体现在产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一、供应链管理与汽车行业供应链1.供应链管理理念探析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其围绕核心企业,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计划和控制职能,并通过分析、整合价值链来进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理念有:其一,摒弃“大而全”、“小而全”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思想,与供应商和经销商建立“合作-竞争”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行优势互补;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以物流或产品为纽带构建供应链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王传美 《中国电动车》2014,(10):144-144
肉牛产业是内蒙古地区的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由于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肉牛产业发展优势面临挑战;产业链条少,效益增加值低是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从产业组织优化、原产地品牌保护、物联网RFID全程有机溯源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及利益相关者契约维护和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进行探讨加快内蒙古肉牛产业链延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企业为了满足客户要求,对原材料、二级配套、三级配套,甚至四级配套、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之间,都以最高效率和最低成本的流通和储存过程进行管理.所以供应链的实质就是使供应链节点上的各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各自核心能力,形成优势集聚,从而最有效地实现最终顾客价值.它是很多尖端技术和理论的结合,其核心是合作与信任,基本思想就是纵向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汽车后市场虽然商业模式林林总总,但最有想象力的事情还是做配件、交易和平台。具体说来,就是做成中国版的NAPA。在此,笔者围绕NAPA模式进行分析,其实本质也是围绕供应链来展开本文。NAPA的核心是配件供应链+数据。易损件连锁、全车件电商、维修连锁这三者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版的NAPA。易损件连锁与NAPA具有天然的相似性,走得会相对轻松;维修连锁能否  相似文献   

15.
正一体系平台的建立,是致力于资源对等、信息透明与树立公信度,希望通过公平、公开及公信这"三公"的融合,让志同道合的优质品牌汇聚一堂,齐心协力地推动汽车售后产业健康发展。舍弗勒在汽车售后领域拥有雄厚的产品及技术储备,也沉淀了丰富的发展经验。始终坚守品质、不忘初心,洞察产业链上下游痛点,为助力中国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砥砺前行。领投专家型自营供应链平台——"一体系"。专注提供发动机、变速箱、  相似文献   

16.
汽车供应链具有产业链条长、网络节点企业协同程度高、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在市场环境多变、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其供应链网络的稳定性更易受到各种外部事件的影响。文章在汽车供应链三级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价值模型,以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股票价格变化为依托,采用历史模拟法对15家处于汽车供应链不同层级企业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处于供应链网络中游的核心制造企业相较于上游供应企业和下游经销企业具有更高的供应链风险水平。这为汽车供应链中节点企业的供应链风险评估与管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物流配送信息化是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介绍T企业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了T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的需求和平台架构的目标;构建了T企业物流配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实践证明,该平台整合了供应链资源,提高物流配送的营运水平,降低配送成本,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互联网里最喧嚣的概念莫过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广的"互联网+",这个概念不仅囊括了美国的产业互联网,也一举"并购"了德国的工业4.0,非常接中国互联网和产业转型的地气。于是乎,各路人马纷纷解读互联网+,都热衷互联网+黄袍加身,任何论坛不提互联网+都不好意说自己是在创新。  相似文献   

19.
汀澜 《汽车与配件》2012,(18):17-23
第一、质量量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第二、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点之一。第三、快速反应的管理模式是供应链管理的保障。当今世界,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成为竞争成败的关键。无论是ERP系统也好,还是技术也好,都是对企业里已有的东西进行自动化,但条件是"已有的东西"是正确的。这样,技术才能真正帮到您,让您看到整个系统的更高的能见度,未雨绸缪,即时反应和响应。  相似文献   

20.
文中分析了当前企业生产运营计划与控制的状况,指出其在交货期控制、信息集成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运营计划系统和信息平台模型。通过统一上下游资源、优化供应链流程,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生产同步化,提高生产运营计划系统的柔性和灵敏性,有效降低过程运营成本,使供应链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