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2 毫秒
1.
为协调互联状态控制与车身高度控制之间的耦合关系,结合多智能体理论和博弈论思想搭建电控空气悬架多智能体博弈控制系统。首先建立与试验样车相匹配的整车模型,验证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搭建由信息采集智能体、车身高度控制智能体、互联状态控制智能体和博弈智能体构成的多智能体博弈控制系统。在单一工况下验证系统学习行为的有效性,在混合工况下验证系统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直线行驶时,驾驶员位置处的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7.77%,侧倾因子降低了17.87%;转弯工况下,通过牺牲部分行驶平顺性,改善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在混合工况下,车辆整体性能有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邱泉 《汽车电器》2022,(12):29-32
针对空气悬架系统中车高与阻尼难以协同的问题,基于整车的悬架力和智能体理论,设计一种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的协同控制方法,以实现整车悬架力的有效分配。基于Simulink仿真,来验证所提出的空气悬架车高与阻尼协同控制方法,证明其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基于近似模型的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了某轿车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确定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评价目标.以悬架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特性和横向稳定杆刚度为设计变量,利用近似优化数学模型对该轿车进行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的多目标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近似模型技术对于汽车性能的平衡优化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其固有振动频率要比钢板弹簧低得多,且不随汽车承载质量的变化而改变。安装有空气悬架的汽车车轮动载荷小,可以获得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减小了高速行驶车辆对路面的破坏。空气悬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安装有空气悬架的大客车为研究对象,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空气弹簧大客车整车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对其平顺性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协同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车辆多体动力学模型与多目标优化工具,对悬架弹簧、减振器及横向稳定杆特性进行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的协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汽车的操稳性和行驶平顺性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6.
半主动空气悬架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提出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策略用于半主动空气悬架的控制,通过仿真研究表明半主动悬架能较好地改善车辆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还证明该策略用于半主动空气悬架控制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某款轻型客车整车操纵稳定性仿真模型,设计试制了一款磁流变阻尼器,作为该客车的减振器并通过试验建立其数学模型.以整车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神经网络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汽车半主动悬架与转向系统之间的良好匹配和协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在有效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的同时兼顾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8.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LMS自适应滤波的模糊控制主动悬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建民 《汽车工程》2004,26(4):472-475
以车辆操纵稳定性及行驶平顺性为控制目标,根据路面一车辆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在线可调整的模糊控制算法,利用LMS自适应模块调整模糊控制器的自调整因子,改善单一模糊控制算法对专家先期经验的依赖。针对简化的车辆模型,以路面信号作为激励源,进行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对车辆悬架系统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朱华 《天津汽车》2010,(12):19-21
随着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控空气悬架系统逐步取代了传统空气悬架.文章介绍了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特点,概述了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了其发展趋势.与传统弹簧悬架相比,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较优越的动态传递特性,能降低车轮与路面之间的相对动载,减少汽车对路面的冲击损坏,较好地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豆力  雍文亮  居刚  李海波 《北京汽车》2013,(2):29-32,40
车辆悬架系统的阻尼决定车辆悬架的特性,对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设计车辆的最佳减振器,利用悬架系统的最佳阻尼比,分析前后悬架系统减振器最佳阻尼系数,建立减振器最佳速度特性数学模型。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了重型牵引车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和悬架系统动力学仿真。匹配结果表明,对该悬架系统,减振器所做的匹配设计是正确有效的,改善了悬架系统的运动特性和整车平顺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悬架系统为一多体系统,部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十分复杂,传统的人工计算很难将悬架的各种特性表述清楚。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该车的麦弗逊式前悬架多刚体模型,并采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参数分析,同时进一步进行悬架布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性能。  相似文献   

13.
悬架与转向是汽车底盘系统中影响车身姿态和行驶安全性的两大关键结构。对悬架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对转向系统进行控制,可以提高汽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通过了解目前车辆悬架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集成控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未来集成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客车因载质量大和质心高的特点难以兼顾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侧倾构型的液压互联悬架(RHIS)与电控空气悬架(ECAS)相结合的新型悬架系统。首先,基于热力学理论建立了空气弹簧非线性模型并试验验证;基于质心定理、动量矩定理推导了整车9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整车和RHIS的机械-液压耦合模型,并通过实车测试验证了模型;然后,设计了气囊模糊控制器以实现车身高度调节;最后,在常用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测试工况下仿真对比了新型和传统悬架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新型悬架系统可实现3挡车身高度调节,且在保持原车平顺性的同时明显改善了整车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多工况行驶对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综合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整车控制策略。在Simulink-Stateflow中设计了混合控制器,以某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为例进行了随机路面和蛇形道路上不同车速下的SIMPACK/Matlab联合仿真,最后基于dSPACE和试验车辆的硬件仿真平台,进行悬架系统实车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模糊控制是可行的,能较好地改善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空气悬架导向机构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空气悬架导向机构对汽车的横向、纵向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别作了分析,得出应当合理的布置导向机构以满足整车稳定性的要求。而对于平顺性好,稳定性差的空气悬架车辆来说,在制动或加速工况下,应适当“牺牲”平顺性以提高其抗“点头”和“仰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空气悬架导向机构对汽车的横向、纵向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分别作了分析,得出应当合理的布置导向机构以满足整车稳定性的要求。而对于平顺性好、稳定性差的空气悬架车辆来说,在制动或加速工况下,应适当"牺牲"平顺性以提高其抗"点头"和"仰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交叉反连式、纵向互联式、横向互联式三种结构的液压互联悬架系统,首先阐述各种悬架形式的工作原理,然后通过AMESim软件建立各种互联结构仿真模型和整车振动模型,最后通过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对不同结构互联悬架与传统不互联悬架的车身垂向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车身侧倾角、轮胎动载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交叉反连式液压互联悬架具有相对较好的舒适性与稳定性,对于提高人们乘坐汽车的舒适性与稳定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在MSC.ADAMS/View中建立了双桥、单轨的整车多刚体动力学模型,模拟车辆的真实行驶工况,根据整车不同的状态运用MATLAB计算施加于车轮的液压力,通过普通悬架与主动悬架的仿真分析结果对比,从理论上验证了装备液压装置的主动悬架在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方面优于普通悬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新型四级阻尼可调式液压互联悬架 (FDAHIS) 系统。FDAHIS系统在被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的阻尼阀上并联了两个常通孔面积不同的电磁开关阀,通过反馈控制策略控制电磁阀开闭状态,调节系统液压流量,从而实现阻尼四级可调。为了研究该系统性能,建立FDAHIS系统模型和七自由度整车模型。通过系统单元台架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整车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的液压互联悬架 (HIS) 系统相比,FDAHIS系统在车辆行驶平顺性和抗俯仰性能方面表现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