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正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模式,成了现在职业学校,尤其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秘诀。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以及"十三五"期间,"汽车生产型实习实训基地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顺应了我国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从数量到内涵的提高以及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党中央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都是党中央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的战略规划。汽车现代职业教育是适应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系统  相似文献   

3.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均明确提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是"互联网+"时代师生对教育学的多样化需要。此外,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服务贸易领域职业技能人才需求剧增,职业学校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巨大机遇和挑战,而建设职业教育汽车营销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助力汽车营销专业人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职业教育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鉴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结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为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机制改革创新的目标,如何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创新培训模式,职业教育培训应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是当前和今后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经济与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是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和人才的需要和诉求,直接推动和促进了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与社会、企业互动,直接或间接推进了经济发展。公办职业院校学校作为国家的一个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学生塑造人格,技能培养和就业缓冲区的功用。作为学生毕业后的继续教育实施,学校承担的社会服务的功能尤为重要。为社会在职人员培训既能够为社会在职人士实现"充电"--自我提升;同时也为学校创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来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6年12月12日,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会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曾用"香""亮""忙""强""活""特"六个关键词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更好地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教师应该进行各种有益尝试。本文介绍了如何运用胡格教学模式对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专业学习上进行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把人格塑造、职业素养这些决定职业人才职业生涯的"隐性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学徒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为推进各国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的发展。李克强总理曾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中提出"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  相似文献   

8.
职教动态     
教育部:全面加强行业指导,助力职教高质量发展教育部日前召开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工作推进会暨新一届行指委、教指委成立大会。会议指出,面向"十四五",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产业需要、行业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定位,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产业发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行业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各界协力攻坚。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虽然在国家大力发展的前提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我们要认清当前现状找出阻碍发展的因素,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1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的提升能够给国家带来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人才。职业教育为更多钻研技术的孩子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道路,找到人生奋斗的意义和目标。被誉为"国之瑰宝"的高凤林等技术性人才,让职业教育大放异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的提出,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经济与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产业工人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质量。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学校队伍素质提高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是职业学校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质量"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永恒的主题,而中职学校课堂作为师生之间教与学、知识传播与共享的重要场所,一直倍受关注与重视,向课堂要质量已成为职教人的共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指出,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因此,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活力课堂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抓手,是每位职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1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要以现代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显示出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意味着高职教育发展的空间更大、政策更优了。浙江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浙江省出台《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基于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文化素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职业教育已上升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迎来了发展机遇。近日,李克强总理在黑龙江哈尔滨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稳就业工作座谈会时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要抓紧做好今年高职院校扩招工作,还要发挥全国2 000多所技工院校的作用,扩大招生规模,并纳入各地统一的招生平台。江苏作为经济大省,又是职业教育发展强省,就要奋力做好"领跑者",不断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提  相似文献   

14.
正"应用技术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中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从中职、高职到本科及研究生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建立,职业教育"断头路"的问题一直存在。应用技术大学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它具有应用性、区域性和生源多样性等特征。目前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尚属于比较新的办学形式,其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近年来,随着诸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转型升  相似文献   

15.
1打造汽修专业"三有"课堂的意义职业教育的目标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中职汽修专业课课堂教学进行"三有"(有用、有趣、有效)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1)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职教动态     
<正>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5月6日,由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组织的2019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此"迎祖国七十华诞展职教时代风采"成为本届活动周的主题。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精神,展示和宣传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自  相似文献   

17.
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为基础的现代教学模式,为各国经济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各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促进和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和共同培训现代制度的试点工作"。教育部在促进现代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全国会议上表示,"有必要加快现代学徒培训试点工作,在当地条件下开展试点工作,为学校和企业建立共同的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现如今,提及职业教育,"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不能不提,其处在国际社会职业教育领域内显著的位置,为德国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工人,被认为是德国制造业长盛不衰的"秘密武器"。1双元制起源双元制的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当时职业培训形成了初步结构。20世纪初出现的非学校类型的职业培训模式,就是"双元制"发展的前身。1937年"职业学校"这一标准名字被使用,一年后学生参加职业学校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职业教育改革应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办学,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了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五环递进·双元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汽修专业"五环递进·双元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切实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正>2019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在南宁开幕,本届联展暨论坛以"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构建职教共同体"为主题,加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构建"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职教通道,推动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共同繁荣。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构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