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动汽车快速和智能充电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多段恒流充电、超大电流尖峰脉冲充电、变脉宽正负脉冲充电等充电方法,对电池的SOC值、内阻、析气和析锂极值点等参数实时精确获取,从而实现电池的无损伤最大电流充电;本文还介绍了双向反激式主动均衡、利用(DC-DC)变换器式和变压器式结合的两级均衡等均衡策略,实现了电池单体的快速均衡管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和充电安全的深入研究,并结合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特来电在充电设施层和充电网大数据层建立了保护电池汽车充电安全的两层安全防护技术。通过两层安全防护技术的运行,积累了大量的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实际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从与充电安全相关的变化趋势、故障分析、防护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进一步提升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减排和节能逐步成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电动汽车逐步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充电设施技术却制约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当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普遍为有线接触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在实际操作中有诸多不便。本文以无线电能传输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磁耦合谐振式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设计方案。针对充放电传输效率问题,设计一种改进型的ZCT-PWM软开关斩波电路,利用软开关变换电路,减小了充电过程中的开关损耗。同时,采用基于TMS320F2812的DSP充电控制回路,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测试。其实验结果证明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的出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一些车辆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充电设施检测技术有助于车辆故障检测与故障分析,使电动车充电设施获得高效的运营管理,实现低碳绿色出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检测技术与故障分析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在全球推广的过程中,面临充电接口标准不统一的制约,影响各类电动汽车的充电互联互通,造成电动汽车设计成本的增加以及充电设施的重复建设。因此,梳理了全球电动汽车传导式充电接口标准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标准之间的差异和关联,对后续标准的协调和发展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车载端与地面端充电设施统一起来,实现不同电动汽车与不同地面端充电桩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无线充电,保证无线通信协议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新颁布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信协议标准GB/T 38775.2-2020进行解读,梳理得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的一般流程;然后,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一致性测试的软硬件架构;最后,提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方法。该系统能够完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通信协议的自动化测试,有助于后续标准的修订和测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充电设施数量稀少、充电模式不适应家用电动汽车的使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家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突出因素。本文提出了家用电动汽车的"主体、辅助、应急"3个层次的充电体系;分析了发展家用电动汽车充电体系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家用电动汽车充电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魏阳喆 《时代汽车》2022,(2):108-109,120
电动汽车在充电过程中成为接入电网的一个负载,大量用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对电网造成了一定压力.本文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影响,阐述目前的应对策略,指出了目前应对策略的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功率车载充电技术,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策略,着重说明上下电流程,并且对电子锁控制进行详细的介绍。最后阐述了交流充电安全应对措施,为纯电动车辆提供一种交流充电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将发展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以纯电力驱动的电动汽车为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动模式下单位行驶里程的使用成本及污染物排放较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有大幅降低,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限制了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通过利用城市道路照明供电系统广泛分布的道路照明专用变压器白天处在轻载甚至空载状态的有利条件和相关的技术设备,在允许机动车停靠的路边场地因地制宜地建设分布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更加便捷地为小型电动汽车(即采用低成本慢充技术路线的车辆)进行充电,可以增强电动汽车的社会使用信心,拓展基础设施投资回报渠道,有效地减少因机动车使用带来的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1.
如今,电动汽车大多采用无序的方式进行充电,由于电动汽车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数量不断增加,因此这就会对电网造成不良的反应,使得电网难以保持稳定的运行。因此,如何才能够消除电动汽车充电带来的不良反应,并有效的降低电动汽车的充电成本已经成为研究人员们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能够提供实时电价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导航系统,用户可以在系统当中得到更为良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边坡主动防护系统加固力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边坡主动防护系统分为标准主动防护系统和主一被动防护系统,根据标准主动防护系统的工作状态,将防护系统的作用分为起主动加固作用和起被动防护作用两个方面,并将防护系统的受力形式简化为法线方向均布荷载作用和局部区域集中荷载作用.同时建立了起主动加固作用防护系统中以钢丝绳网为主要防护构件的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对局部区域集中荷载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的过程,模拟各类故障及边界条件进行测试研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为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系统改进与设计提供参考,提高电动汽车交流充电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动汽车都会采用到驱动动力强劲的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模式下保证锂电子电池组实现主动均衡控制,有效推进电动汽车电力系统良性发展,提升电汽车整体性能。文章中所探讨的是基于双向Buck-Boost拓扑结构的主电路主动均衡控制系统,它其中基于荷电状态SOC建立主要均衡判据,进而实现了对主动均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改进。简单研究了充电模式下的锂离子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电路设计方法,锂离子电池组的SOC均衡控制策略,并对其设计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动力电池组在充电过程中由于高压线路连接松动、继电器吸合不稳、线路绝缘老化破损等常常引发电弧故障,对线路的安全性造成极大威胁。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不能有效检测充电过程中的电弧故障,为研究充电电弧故障,论文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电弧故障模型。模型包括车载充电机电路模型、电弧故障模型以及动力电池组模型。以三相脉冲宽度调制(PWM)整流电路和移相全桥变换电路模拟车载充电机,以Cassie电弧模型作为直流串联电弧故障模型,以MATLAB工具箱中的battery模型模拟动力电池组。经过计算机仿真,得到发生电弧故障时,不同电池荷电状态下动力电池组端电压、电弧两端电压及回路电流的变化规律,为电动汽车充电回路电弧故障识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经过对我国代表性城市的实地调研,结合充电设施自身的特点及商业模式主要构成因素,总结了充电设施商业模式的关键要素。基于这些关键要素,对比分析了在公共场所、半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典型案例及主要特点,并对各类场所的商业模式特点进行了总结。最后根据目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发展情况,提出了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目标的实现,对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结合对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的研究,提出了电动汽车充电技术解决方案及家庭分布式储能模式。  相似文献   

18.
李建新  王峰 《汽车文摘》2023,(10):45-48
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普及离不开完备的基础充电设施。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覆盖面窄、盈利模式单一、回报周期长。综合分析国内外用户购买电动汽车时,需要考虑充电设施情况,停车与充电的关系,充电设施管理与服务关系,提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中应用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从政策导向、企业运营自主权、新能源汽车服务平台搭建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和充电设备故障会造成无法充电,文章针对插入充电枪后充电口指示灯不亮、不充电的故障进行分析,具体介绍了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和排故流程。  相似文献   

20.
车载充电系统为电动汽车提供了能源供给,如果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出现故障,汽车就会无法正常使用。文章主要就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故障诊断及检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