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电池包壳体对电池包乃至整车起重要保护作用,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电池包壳体质量占整车的2%~6%,电池包壳体对汽车轻量化同样起到重要作用。基于全球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发展目标,从安全性、轻量化、可靠性3个角度出发,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开发的行业发展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针对这一领域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壳体连接问题,分别介绍了钢制电池包、铝制电池包下壳体较为成熟的几种连接方式,从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为实际生产过程中连接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下壳体常见的焊接装配顺序,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可为电池包下壳体焊接装配顺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带有凝露控制系统(CMD,Condensation Measurement Device)、压力平衡、防爆及快速泄压功能的组件,应用于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包。大部分电池包使用透气膜组件来解决压力平衡问题,透气膜片能够阻挡液态水的侵入,但是无法阻隔空气中的水分子进入到电池包内,因此无法帮助控制电池包内部的空气湿度。电池包热管理系统中液冷是目前的主流技术,并且随着电池包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快速充电的技术要求,液冷板的使用量成倍增加。若电池包内空气湿度过大时冷却系统启动,冷却板外壁和裸露金属导体表面以及pack内表面极易产生冷凝水。电池包内冷凝水无法排出所致的长期潮湿环境,可能造成电池包内温度传感器的零点漂移以及零件腐蚀老化和绝缘下降造成短路或高压系统拉弧,影响动力电池包的供电可靠性,严重时可能引起电池包安全故障,因此解决电池包冷却系统诱发冷凝水的问题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分析新能源商用车电池包壳体采用的某型铝合金的特性和焊接难点,选用TIG焊焊接方法,使用IGBT交、直流TIG弧焊电源,并设计合理的焊接工艺路线和防变形措施,使得焊接缺陷和焊接变形量显著减小,焊接完成的电池包达到设计技术要求。前言新能源又称为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也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等~([1])。新能源汽车(New Energy Vehicles)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  相似文献   

5.
安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CEVE)三个维度之一,也是新能源汽车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基于消费者使用场景,通过对整车使用安全及其安全处理机制、电池包IPX9 防水、电池包底部球击安全、电池包高低温充电安全等方面开展测试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估车辆在耐环境性、误操作防护和事故中对乘员的保护能力;同时对车辆安全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包在机械滥用、电滥用和热滥用三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测评研究,评估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测评研究结果以直观量化形式发布,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引导企业对产品进行优化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更安全、更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即使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的当下,用户使用新能源车的体验还是无法和燃油车相比。其中,里程焦虑是影响消费者体验的最大因素。在此背景下,"换电",这一曾经被否定并搁置的解决方案正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截至2020年2月,中国已经建成超过400座电动汽车换电站。在前不久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了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展换电模式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某纯电动汽车在高速工况下电池包散热问题,以其动力电池包和简化车体为研究对象,在STAR-CCM+软件平台上开展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散热对比分析,提出了增加导热介质的解决方案,并选定了最优方案进行实车试验验证。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成本较低,可行性好,解决了电池包散热困难的问题,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热管理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通讯以及控制技术也越来越成熟,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以及与其他模块的功能结构,并简要概述了交流电充电系统控制逻辑的基本原理,进一步阐述了电池包通讯以及控制技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内线束存在着各种设计方面的困扰,由此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文章针对新能源动力电池内部线束在布置和设计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介绍了电池包内线束设计要点,以及布置过程中EMC方面的防护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3月7日,滴滴出行宣布与北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及充换电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滴滴和北汽集团将基于各自优势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定制车及充换电等领域展开业务合作。汽车设计生产、智能驾驶技术、核心的三电技术、充换电网络以及后市场等方面,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营平台。  相似文献   

11.
正自推广新能源车以来,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的装机量一直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根据政策和成本的浮动而交替座次,没有哪种解决方案被公认为是一定更好的技术路线。随着9月23日,蔚来发布了三元铁锂标准续航电池包,一种新的选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混搭。  相似文献   

12.
轻量化技术可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和驾驶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比强度、比刚度、热膨胀系数与抗疲劳性能等方面比传统金属更具有优势,开启了轻量化新时代。文章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包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压树脂传递模塑成型(HP-RTM)工艺,根据碳纤维复合材料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材料特点,对电池包上盖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通过结构优化、工艺优化、连接方式优化等技术手段完成了电池包上盖的轻量化量产方案。电池包样机测试结果表明,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作的电池包上盖可以有效提升电池包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耐疲劳性,综合减重达50%以上。文章所述的连续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方案也可为汽车其他零部件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换电技术的实施难度和成本,提出一种采用"部分换电"思路的电动汽车新型双源电池系统。通过合适的控制策略,在保证动力平稳输出的情况下,调整电机功率以匹配主、副电池包的端电压,实现供电电池包的灵活切换。为探究双源电池系统的老化规律以及验证其在全生命周期成本上的优势,匹配"大主电池包+小副电池包"和"小主电池包+大副电池包"2种双源电池系统方案,设计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城郊和高速等行驶场景以及工作日、休息日的出行和充电方案;采用AutoLion-ST软件建立双源电池包和相同总容量的单个大电池包的电化学老化机理模型,嵌入到AVL/Cruise搭建整车仿真平台中进行联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所提出的双源电池系统相比单个大电池包在相同工况中的放电倍率和深度更大,导致老化速率略有加快,但由于双源电池系统中主、副电池包的利用率更高,其全寿命里程之和相比单个大电池包方案反而有17%以上的提升;结合电池梯次利用模型和近年来电池价格的统计结果对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计算,认为双源电池系统方案在保证换电运营商获得一定盈利空间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全生命周期总拥有成本。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由北汽新能源与宁德时代携手打造的全球首款CTP电池包(Cell to Pack,无模块动力电池包)正式发布。当前阶段,如何提升电池效率及降低研发和制造成本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课题。大部分电池生产厂家将实现电  相似文献   

15.
Forest King森林之王,是金城在草蜢燃油车基础上,全新升级打造的一款新能源电动摩托车,代表了目前国产高端电摩的顶尖水准。Forest King在设计开发中主要注重五大安全: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确保电芯安全;电池包采用BMS软件控制,实现三级安全保护;整车线路采用强、弱电隔离。  相似文献   

16.
正为加速新能源车发展,几大汽车集团迅速布局动力电池领域,形成与优秀电池企业的强强联合,长安等企业也宣布2025年停售传统燃油车。与此同时,奥迪、宝马及奔驰等豪华品牌也自建电池企业缩短供应链。众多国内外车企巨头全面布局电动化,强化电池供给体系建设,保障车企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自有技术的发展。整车企业需要有效地把控电池与整车的结合,实现自主电池包集成。整车  相似文献   

17.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承担着整个车辆的能量来源。电池包作为动力电池的结构承载部件,其设计好坏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文章以某款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系统开发为例,基于国标规定的挤压试验要求进行了相应的仿真模拟试验,得到了电池包的抗挤压能力值和系统零部件的应力水平,并与目标值进行了比较和评估。文中的分析手段和评价方法为动力电池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凯航  牛姿璇 《上海汽车》2022,(1):11-13,19
电池包的防水性对电动汽车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工信部《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中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外壳防护等级做出了具体要求,采用快速、高效且安全的方法来检测电池包的防水等级成为了一项突出的课题.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气密性检测的可行性与IPX 7防护等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漏气量与漏水量之间的转换体系,为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9.
目前,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国家战略,电动汽车飞速发展,但是电池包能量密度远低于汽油,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普遍较燃油车偏低,故续航里程是新能源开发中的一个难题。在续航里程测试过程中,道路滑行曲线是最大的影响因素。目前新能源电动汽车正在实施的标准是GB 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该标准使用滑行法和查表法进行测试,滑行法和查表法得到的整车阻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故对于续航里程也有较大差异。文章利用试验的方法对比滑行和查表法的续航里程,找到两种整车阻力续航方法的续航差异,指导整车续航里程开发。  相似文献   

20.
某车型电池包箱体空间较小,电池单体的散热效果受结构限制,在极端工况下极易产生电芯高温热失控问题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该电池包设计过程中,电芯堆叠热设计就显得极为关键,文章采用Matlab仿真程序,基于戴维南单体电池模型和HPPC测试,完成了某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热生热量仿真分析,对比了25℃与40℃环境温度下电池单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生热性能,为三维电池包热仿真提供必要的输入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