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供应商李尔近日宣布,将在2022年下半年向一家跨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供应4G/5G车载无线终端,通过提供先进的互联和车辆定位解决方案,辅助驾驶和停车功能。这款全新的汽车量产应用,将李尔专有的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集成到李尔的4G/5G车载无线终端中,将车辆连接到云端服务,并控制车辆诊断和通信。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化工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汽车一级供应商,特别是内饰制造商同时遭受到了来自主机厂要求降价,以及供应商材料成本上涨的两方面压力。李尔公司内饰业务严重亏损,决定出售。2005年年底,整合了李尔,以及其它几家公司的内饰业务后,一家全新的汽车内饰件供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平台的车机控制技术属于汽车端的智能化、互联性技术,通过车辆与云端的数据交互,可以实现外部智能设备对汽车部分功能的远程操控。本文以车辆与云端交互技术为切入点,对技术现状和市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在数据挖掘和存储方面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汽车作为目前人类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其智能驾驶技术大部分处在L2~L3“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阶段,在L5级自动驾驶技术出现之前,“人机共驾”仍然是目前主流的驾驶方式,其各种车载系统和交互方式正在不断完善。多模态交互作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必然将与汽车融合产生新的“火花”。对车载系统中多模态交互设计研究包括疲劳状态预警、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智能接管提醒、智能泊车等方向进行梳理总结,对车载AI多模态交互设计包括多屏交互、触控交互、手势交互、语音交互、表情交互、眼动交互等自然交互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文献研究及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如何在基于安全和情感化的背景下使驾驶员的体验更加舒适,展望了汽车多模态交互设计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及未来趋势。恰当而良好的交互方式融合将会提高各种车载系统及应用的安全性和驾驶的舒适度。多模态交互的引入必将是汽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汽车智能化和娱乐化的不断发展,传统CAN通讯已经无法满足车载娱乐系统对传输带宽的要求,迫切需求高带宽的新一代车载网络技术及架构。因此,车载以太网应运而生,其高传输速率能够满足现代汽车娱乐系统的音频、视频、云端等数据传输的要求。SOME/IP协议是车载以太网的重要应用层协议之一,掌握SOME/IP的应用方法对车载信息娱乐模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谈及李尔公司,人们总会联想到全球名列前茅的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系统供应商,跻身美国500强企业队列,荣膺汽车领域无数殊荣。所有赞誉的背后,都凝集着李尔公司自1917年起耕耘汽车行业至今的汗水与成果。如今,在跌宕起伏的汽车领域中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以前瞻性眼光看待汽车零部件行业之变革,李尔公司对于技术创新越发重视,发展队伍也日渐壮大,其位于美国密歇根州的全球总部,已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据相关统计,李尔公司在全球38个国家拥有约15.6万名员工,分布于这些国家的257个分支机构都秉持精益求精、科技创新的生产、设计和研发理念,并源源不断地为全球汽车市场提供产品与服务。  相似文献   

7.
《汽车情报》2008,(10):44
美国轿车内饰件供应商李尔集团将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在中国生产汽车轮胎压力监视系统(TPMS),产品将供应国内和北美的汽车制造商。李尔将在位于上海的独资新公司—李尔电子电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该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追溯历史可以发现,IAC集团继承了160多年的发展血脉,它是由李尔(Lear)公司和CollirisA Jkrnan(CA)公司两大主线发展而来。这两家公司在长达百年以上的发展历程中分别收购了许多零部件公司,其投资公司WLRossCo.LLC现在领导IAC集团的全球运营。自2006年成立以来,IAC在新兴市场的投资步伐—直没有间断,经过大规模的收购,IAC集团迅速发展成一个以汽车内、外饰零部件为主业,在全球22个国家拥有104个基地(包括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3.2万多名员工和59亿美元销售额的全球供应商。由此,IAC集团也给汽车零部件公司发展模式提供了一份典型案例。本次北美汽车业系列考察中,IAC也给中国记者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高通收购恩智浦,联合布局物联网、自动驾驶、5G等前沿领域;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Mobileye,合力改善云端到车端的解决方案,降低制造成本,从而加速自动驾驶的发展;三星电子完成哈曼国际并购案,拓展智能网联技术,进军汽车电子领域。可见,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更新,汽车电子、物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大厂商分食的大蛋糕。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为汽车配套的汽车音响、汽车导航系统、车载空调、汽车信息系统等车载汽车电子产品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本文通过引入六西格玛的管理理念,具体介绍了DMAIC方法在提高车载汽车电子产品组装成品率方面的应用,为如何有效控制汽车车载电子产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IAC集团(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Components)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内饰零部件供应商,虽然其在汽车产业界并不如一些国际老牌资深,但IAC集团实际上继承了李尔(Lear)公司和CollinsAikman(CA)公司2家拥有160余年悠久历史的国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衣钵。IAC集团的投资公司WLRossCo.LLC(WLR)投资领域涵盖了汽车零部件、纺织、钢铁和煤炭等产业,但在其主业——即汽车内、外饰零部件领域一直投入极大关注。本届上海车展,IAC集团展示了其轻量化的汽车内饰零部件产品和汽车内部氛围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漓沙 《汽车与配件》2011,(23):24-24
此次上海车展期间,李尔公司在展馆附近的嘉里大酒店举行了技术展示及客户交流会。李尔展示了其在座椅和电子电气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李尔公司亚太区总裁唐庆丰先生表示,李尔将不遗余力地推进技术创新,实现成本优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斐 《汽车与配件》2014,(15):41-43
<正>亚太市场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本地化。李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趋势及要求,为本地客户研发,并利用当地低成本资源生产产品。成立于1917年的李尔公司历史悠久,近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座椅和配电系统供应商。日前,李尔在上海市杨浦区举行了开业庆典活动,以庆祝公司亚太区总部及技术中心新址正式启用。随着新总部和技术中心的落成,公司的行政管理机构、研发能力和产品创新实力扩张至上海的城市中心区域,为李尔继续保持其业务快速增长,进一步开拓亚太和中国市场奠定  相似文献   

14.
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驾驶、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逐步应用,带来了车载电子应用产品数量和复杂度的激增,车辆数据的传输、交互和共享使得车辆通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传统的车载网络在通信带宽、传输效率、扩展性等遭遇了巨大的发展瓶颈。因此,基于车载以太网传输的DDS协议被应用在车载通信中,来满足车辆应用需求。本文介绍DDS协议发展应用,剖析了协议通信模型、传输协议及服务策略,并着重介绍DDS协议的主要测试内容、测试环境搭建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车载网络安全的系统设计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以应对黑客通过网联攻击车辆,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车内网络信息安全交互模型;分析“外部网络环境”与“车内ECU群体”之间进行“信息资源”交互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研究其对车内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机理;利用基于密码学理论研究车内网络安全通信协议的设计方法,解决车内网络在智能网联汽车环境下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CES Asia一直被国内科技迷奉为"黑科技盛会",随着车联网、智能驾驶、语音交互、车载多媒体系统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与消费电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在2017年6月7-9日在上海举办的CES Asia 2017上,许多全球知名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与科技公司展出了各自在无人驾驶、智能汽车领域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面对未来出行挑战,李尔通过持续创新来进行战略布局。智能化座椅、车联网及电气化将是其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中国也将成为李尔全球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当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趋势。为应对行业变革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各大零部件供应商正加速创新步伐,谋求未来布局。在座椅及电子电气领域拥有专长的李尔公司,近年来通过多样化创新以及兼并购举措,在未来出行领域展开全方位布局。  相似文献   

18.
<正>当下,汽车正向着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衍生出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国内外一些机构已经给出了比较通俗易懂的解释。智能网联汽车指通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或同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拥有V2X(即车与人、车、路等)信息交互能力,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  相似文献   

19.
<正>麦格纳宣布同意收购捷克汽车照明公司威帕克(Wipac)有限股份公司,该公司位于捷克的俄斯特拉发(Ostrava),主要从事汽车照明工程开发业务。这是麦格纳近年来的第二个汽车照明业务的收购项目。2018年麦格纳曾收购了专注于汽车尾灯技术的奥尔萨公司,而今捷克威帕克的加入将使得照明业务的全球分布扩至  相似文献   

20.
玥汐 《汽车与配件》2014,(15):36-37
<正>安森美半导体参加于3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慕尼黑上海电子展,展示用于汽车空调、车门控制、仪表盘、动力总成、车载信息娱乐、汽车照明、车载网络等应用的高能效产品及方案,并设有现场产品演示,该公司的技术专家在现场解答设计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