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对某中型客车空气滤清系统的声场仿真计算和整车进气噪声试验分析,提取其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并进行了声学优化。首先采用四负载法提取进气噪声声源特性,建立进气系统声学边界元模型,预测进气系统进气口噪声并与试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提取声源的准确性;然后进行整车进气系统噪声试验,分析进气噪声频谱特性,确定消声频率;最后通过仿真设计了消声元件,并提出优化方案用于实车验证。整车进气噪声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进气系统声学特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SUV车型进气背压过大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气系统进行建模,通过试验对该模型校准后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同时,将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应用在Virtual.Lab中对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进行了预测,以系统背压和消声性能为目标对进气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制样和评价,结果表明,进气背压和进气效率显著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某工程车辆进气系统的消声性能,采用实验方法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该进气系统进行声学性能评价。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方案并重新进行仿真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采用改进方案,实车测试进气系统降噪效果理想,符合理论分析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中型客车进气口辐射噪声和车内噪声较大的问题,首先根据车内声模态试验结果和对道路试验数据的偏相干与频谱分析结果,找到了主要噪声源为进气口,并确定了消声目标频段。接着研究了空滤器滤芯与穿孔管的声学特性,建立了进气系统有限元声学模型,并通过对比进气系统传递损失仿真曲线与怠速进气口噪声频谱,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针对目标频段设计了进气消声器,使进气系统的传递损失在250~400Hz频段平均达24.7d B。最后进行了道路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消声器有效降低了进气口辐射噪声和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5.
以声学有限元法为基础,建立了汽车进气系统声学仿真平台,通过改变赫姆霍兹消声器导管长度和管径截面积等参数,对进气系统进行结构改进。结合进气噪声理论,以某款经过试验分析得出某特定频率对车内车外噪声贡献明显的进气系统为例,通过理论公式的指导改变相应的参数,对进气系统进行结构改进,再对改进后的系统进行传声损失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公式能有效指导进气系统的设计与结构改进,结合传声损失仿真的验证,能为进气系统噪声优化提供一种可靠实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进气系统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之一,进气系统不仅需要为发动机提供很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还需要有良好的消声能力。文章以某增压发动机车型的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传递损失为指标,运用声学软件Virtual.lab分析其0到4000Hz频率段的声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添加若干个消声元件来提高进气系统全频率段的消声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某车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消声量,建立该排气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该排气系统进行声学性能仿真分析,绘制传递损失曲线,发现该排气系统在试验测得的排气噪声频谱能量较高的频段消声量较小,消声性能有待改善.运用流体动力学计算软件fluent对排气系统的流场特性进行分析预测,获得压力损失预测值,以及内部流场的流速...  相似文献   

8.
针对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隔声罩中直管式进气消声器设计的需求,本文利用Virtual-Lab仿真软件,进行了该消声器的声学建模与仿真,得到了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隔声罩的进气消声器的声压分布云图和传递损失曲线图;分析了消声器的管长、管径及穿孔率等结构参数变化对消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进气系统对整车NVH性能的贡献度,文章通过管道声学理论在内燃机进气系统上的应用研究,实现了进气系统开发及噪声优化设计工作。以某2.4 L自然吸气车型的进气系统开发项目为研究案例,结合四负载法,对进气系统声源特性进行提取;整合整车消声室测试方法,通过加装空气滤清器、赫姆霍兹消声器及1/4波长管等抗性消声元件解决了进气系统噪声问题;通过试验,验证了四负载法结合声阻抗性消声元件设计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款即将量产的国产SUV进气噪声过高的问题,通过试验的方法对进气系统进行了低噪声优化。结合整车节气门全开工况进气噪声道路试验结果,针对噪声突出的频率成分设计了内插管,有效降低了全转速段的进气噪声。同时通过试验的方法探讨了在引气管上开孔对进气噪声的影响,发现开孔后进气系统的传递损失和消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发动机台架试验也表明在引气管上开孔能够有效降低进气噪声。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型轿车发动机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建立了声学三维有限元流体预测模型,采用先测量滤纸声学参数,再与滤清器空腔关联计算的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其声学消声效果.与实测结果比较表明,此种模型和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此外,分析也发现滤纸等因素对滤清器的消声效果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发动机进气系统声学元件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某发动机模型,进行了进气系统插入损失的分析,并找到了插入损失的3个最大值.结合插入损失的计算结果,利用所开发的进气系统声学元件中心频率设计专家系统.充分考虑各声学元件传递损失影响参数,依次进行了谐振腔、空滤器和四分之一波长管的设计.对发动机进气口噪声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进气系统声学元件设计方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排气噪声有源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垂杰  吕广庆 《汽车工程》1993,15(4):220-225
本文根据发动机排气噪声的声学特性提出了有源消声系统的数学模型。据此,对研制的控制系统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中低频段降噪效果明显,主要声峰频率上平均降噪量达13.6dB。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款轻型客车进气噪声大的问题,通过试验测定是其空气滤清器的消声能力不满足要求,并确定出不符合要求的频率范围。在不改变空气滤清器主管道结构的前提下,对其内部进行分割,设计出4个谐振腔。对改进后的空气滤清器模型进行CFD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过优化后的空气滤清器滤芯表面流体速度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良好,其消声能力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杨剑 《汽车科技》2012,(5):59-65
通过实验测试方法识别噪声源,确定降噪中心频率,针对中心频率进行降噪改进。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改进前后的进气系统进行声学性能评价,以及流场特性分析。实际制造后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设计结论。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WAVE软件建立某增压发动机工作过程及进气系统仿真模型,后对该发动机进气系统进行一维噪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增加相应的消声装置对该进气系统进行优化,从而在进气系统开发初期就对潜在的进气噪声问题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17.
复杂穿孔管结构消声器消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声学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对复杂穿孔管结构消声器进行了声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二者吻合性较好,验证了应用声学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对不同穿孔管结构参数的消声器进行了传递损失计算,分析了穿孔管主要结构参数对消声器消声性能的影响.采用所提出的消声器优化设计方案,可改善消声器消声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整车搭载某款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噪声进行研究,从进气系统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的目标设定和目标要求出发,设计零部件消声方案,并进行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验证,通过实车NVH调教和试验验证,找出该款涡轮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消声元件的结构优化方案,达到整车NVH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以声压级差值作为评价发动机进气系统消声性能的指标,并应选择入射声波声压级进行计算,同时施加伞吸声截面声阻抗,以反映进气系统真实的声学特性.考虑到开口端的影响,给出r谐振腔和1/4波长管共振频率理论计算的修正公式,使计算误差降至2%以内.最后对消声元件安装位置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消声器消声原理及压缩机进气噪声的频率特点的分析,论述了压缩机进气消声器的设计原理及设计过程。通过具体实例,对压缩机进气噪音特点进行研究,设计对应消声器对进气系统进行优化,对设计理论进行验证,在实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