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青海湖挑战赛""卫蓝先锋行动""十城千辆1元体验""APEC峰会服务用车",今年北汽新能源花样频频,是最受瞩目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年终将至,北汽新能源再次祭出体验新招。12月11日,"Running E"北汽新能源EV200媒体全能挑战赛在北京金港赛道举行,数十家媒体和10位北汽新能源车主全面体验了EV200这款全新的纯电动汽车。通常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由于电池的原因在冬天的活动都比较谨慎,而北汽新能源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首个纯电动汽车的盛会、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动汽车赛事在海拔4300米的青海湖畔拉开帷幕6月9日,首届环青海湖电动车挑战赛在高原城市西宁拉开序幕。这场汇聚多款国内新能源汽车的赛事,不仅是中国首个纯电动汽车的盛会,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电动汽车赛事北汽绅宝EV和E150EV、比亚迪E6、奇瑞瑞麒M1S15EV、陆地方舟风尚MPV等将在力期5天的比赛中,接受由专业车手、资深媒体人、厂家技术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在赛事上露面,在大部分人眼中作短程代步还不合格的电动汽车,怎么突然驰骋赛场了。电动汽车到底行不行?5月份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必比登挑战赛上,上海汽车集团率领旗下上海牌Plug-in燃料电池轿车、上海牌燃料电池轿车及荣威350电动汽车等三款新能源汽车,组团参加了此次挑战赛的各项角逐,取得了总共6A的优异成绩,并在燃料电池汽车组拉力赛中,逐鹿群雄,位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参赛车型数量再创新高,共有19款车型;赛事呈现出“新赛制、新版块、新体验”三大亮点2022年7月24日,第九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CEVR)在西宁落幕,本届赛事历时三天,包括6个评测比赛项目,采用多维度分组评测机制,创造更加公正合理的竞赛氛围。九年以来,这项赛事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2022CEVR赛事由青海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民主建国会青海省委员会、青海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相似文献   

5.
<正>近乎零度的天气和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才是本次赛事最大的考验6月18日下午,随着赛车队伍缓缓驶入西宁大剧院,2015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总计981.4km,在仅有的三天之内完成所有行驶、评测、比赛,这对纯电动汽车来讲,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考验。翻越海拔4120米垭口三天的赛程里包含了各类复杂的道路状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2023,(2):110-111
<正>近日,2022中国汽车极寒挑战赛于内蒙古牙克石国家高寒机动车监督检验中心圆满收官。挑战赛旨在促进行业不断发展,增强企业之间的积极交流协作,为国内汽车高寒测试开创了全新的局面。由于现阶段新能源车辆冬测的相关信息纷杂,消费者往往对于汽车高寒测试存在一定误解,进而对汽车消费市场产生不良影响,汽车高寒测试专业性亟待提升。本次挑战赛的举办,建立了更全面客观的新能源车辆评测体系,给消费者带来了透明化的信息指导,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田永梁 《汽车杂志》2014,(9):224-229
2014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场由纯电动汽车组成的挑战赛,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电动汽车挑战赛,本次参赛的电动车不乏目前各大汽车集团的新进产品,包括:北汽出品的绅宝EV和E150EV、比亚迪的e6、奇瑞的瑞麒M1S15、陆地方舟-风尚MPV等。电动车的发展似乎给了中国车企一个能够超越世界知名汽车品牌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国际上公认的新能源路线在我国走得比西方更早,而且我们实施的步骤更为紧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是确定以电动汽车为主,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模式;政策导向是优化传统汽车动力效率与鼓励新能源并重。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我国已经进入推广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东风公司承  相似文献   

9.
<正>1前言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和节约日趋枯竭的石油资源,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电新能源汽车。我国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的主体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纯电动汽车要  相似文献   

10.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危机,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升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举措。我国在"十五"期间,"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3种车型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正>这期《新能源汽车》内容非常丰富。国家科技部《电动汽车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发布,东方时评《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导性大纲—电动汽车十二·五发展规划述评》提出了发展电动汽车的战略、发展技术路线、发展目标、关键零部件(蓄电池、燃料电池、电机、电控单元)十二·五期间具体指标等。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结构,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持。《混合动力车与电动车制动能量回收控制(一)》介绍混合动力车制动能量回  相似文献   

12.
《汽车实用技术》2014,(5):12-12
<正>由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产业界等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共同发起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5日在京成立,百人会力求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据了解,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1.75万辆,同比增长39.7%,其中纯电动汽车1.42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1.76万辆,同比增长37.9%,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1.4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不断创新高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我国作为新能源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与应用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这就客观要求汽车维修行业提升维修水平,升级故障维修手段,利用有效的电子诊断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维修效率。本文以北汽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具体故障作为切入点,通过故障分析及其排除过程,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关键技术进行相应的探究。一、故障现象  相似文献   

14.
资讯速递     
《汽车维修》2016,(4):48
政府报告明确新能源车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版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这意味着相比其它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一般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它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并没有投入大量商用,在目前统计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  相似文献   

15.
卫东 《汽车与运动》2014,(12):142-143
<正>必比登挑战赛第三次在中国举行,在新能源车比试武功的同时,米其林也推出了适应交通发展的新的轮胎解决方案为了庆祝米其林轮胎先生——必比登的百年诞辰,米其林集团于1998年创立了米其林必比登挑战赛,旨在为交通领域的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一个展示、测试和交流的平台。经过多年的努力,米其林必比登挑战赛已发展为可持续交通方面的全球盛会,该盛会凭借其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将全球各地的道  相似文献   

16.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其中电动汽车发展更是迅猛,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其安全问题突出.为了解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起火现象和原因,最后为新能源汽车安全发展提供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能源纯电动汽车迅速发展,各汽车品牌纷纷进入,客户对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接受度也逐渐增高。如何选择一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需要关注哪些性能或要素,这是用户日益关心的问题。文章深入研究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性能特征,结合客户从选择到车辆报废的全部使用周期的核心关注要素,提出了为满足客户需求的车辆设计及应用支持的方案应对。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的变革为我国车用能源转型和汽车产业化振兴提供了历史机遇。从我国新能源的现状和研发实践来看,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的主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演变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的相关扶植政策。2001年,中国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的电动汽车包括三类: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并以这3类电  相似文献   

20.
<正>为应对化石能源资源有限、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等严峻局面,电动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推广电动汽车是涉及汽车、交通、能源、城市管理、环保、信息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从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的角度来思考电动汽车的发展。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届论坛的主题就定位为"产业发展新生态",意在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为推广电动汽车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据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中国政府在2014年持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在各试点城市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