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状态无级变速车辆起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采用拟合的方法得到发动机及变矩器模型,建立了用变矩器作起步装置的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串联式双状态无级变速车辆起步控制策略和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闭锁解锁控制规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2.
利用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建立了发动机数学模型.针对目前起步控制策略大多没有自学习功能的现状,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以油门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变量,提出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策略.采用起步时间、滑摩功、冲击度、发动机最高转速和同步转速等指标检验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起步控制策略在各性能指标方面均优于原控制策略,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闭锁条件,制定液力变矩器控制策略。利用Simulink建立液力变矩器控制模型,并利用Cruise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控制模型正确,闭锁离合器能够准确按照闭锁条件闭锁,并且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控机械自动变速汽车起步过程中,对不同目标油门踏板开度下传动系统冲击度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新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目标控制量的求取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建立了节气门开度变化率随目标油门踏板开度和离合器接合位移量而变化的目标控制数表.试验结果表明:所确定的节气门开度变化率目标控制数表,可有效地协调离合器接合速度与节气门开度之间的变化关系,较好地满足电控机械自动变速汽车的发动机局部恒转速起步控制策略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液力变矩器结合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对闭锁离合器接合过程分阶段控制策略.以装用美国Allison公司生产的大功率HD4070PR自动变速器的北方奔驰2627K型自卸车进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在闭锁过程中变速器输出轴转速变化平稳,发动机的动载系数约为1.85,闭锁离合器控制效果较好,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CVT技术进展CVT电控技术的提高在发动机较低转速时,CVT虽然可以通过液力变矩器自动闭锁控制实现降低燃料消耗,但却无法解决噪声和发动机转速急剧变化的问题。CVT制造商采用三方面的措施:为控制响应性设定前置补偿器;为修正规范模型控制系统偏差值设定反馈补偿器;应用2自由度线性参变控制,实现20km/h车速以下的液力变矩器滑动闭锁控制。滑移控制策略技术为了克服CVT传动效率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装载机的传动效率、降低油耗,以某型号装载机为研究对象,在探讨闭锁式液力变矩器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液力变矩器的闭解锁对装载机的影响,创建了以涡轮转速与油门开度为主要控制参数的闭锁控制系统,并建立了闭锁控制与装载机各部件的SIMULINK模型,对闭锁控制及装载机整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闭锁控制模型契合制订的闭锁控制方法,整车模型闭锁后的工况也与实际相符,说明所建闭锁控制系统和方法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兼顾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冲击度和滑摩功的要求,建立了闭锁过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闭锁过程冲击度、滑摩时间和滑摩功等公式。接着以某重型车辆为例,通过仿真得到了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时的闭锁过程冲击度曲线。结果表明,冲击度远小于标准限值。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闭锁过程中闭锁离合器压力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1. 05~1. 2之间,滑摩时间控制在1s左右。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基于发动机转速目标轨迹的闭锁过程控制策略,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本研究为兼顾冲击度和滑摩功要求的离合器接合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兼顾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冲击度和滑摩功的要求,建立了闭锁过程整车动力学模型,并推导了闭锁过程冲击度、滑摩时间和滑摩功等公式。接着以某重型车辆为例,通过仿真得到了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时的闭锁过程冲击度曲线。结果表明,冲击度远小于标准限值。通过计算分析得出发动机转速按等斜率下降闭锁过程中闭锁离合器压力系数的合理取值范围在1. 05~1. 2之间,滑摩时间控制在1s左右。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基于发动机转速目标轨迹的闭锁过程控制策略,并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本研究为兼顾冲击度和滑摩功要求的离合器接合控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提出以车速跟踪偏差、冲击度、滑磨功为基于驾驶机器人操纵的车辆起步质量评价指标,选取发动机油门开度、离合器输出轴转速、离合器主从动轴转速差及离合器输出转速变化值作为起步过程控制参数进行车辆起步质量控制研究.确定了这些控制参数的控制规则,并提出了基于积分分离PID控制的起步离合器控制算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起步质量控制策略与控制算法,可保证离合器接合过程中车速跟踪偏差不超过1.5 km/h、最大冲击度值为8.08 m/s3、起步时间约为1.5 s.  相似文献   

11.
液力变距器闭锁点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液力变矩器闭锁点进行了优化计算,综合考虑了闭锁前后发动机转速突降造成的惯性能量的释放,以及闭锁前后变矩器输入输出转矩的变化,在二者最优解之间通过目标规划法建立目标函数并寻优得到较为合理的闭锁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湿式离合器起步结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建立离合器起步的分段控制策略,空行程阶段以一较大占空比快速接合,克服阻力阶段选择合适的初始占空比缩短克服阻力时间,速度增长阶段根据油门开度以及开度变化率的模糊推理和利用发动机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出用于实时控制的占空比变化率。根据上述控制策略,设计带修正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策略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针对各阶段工作特点的控制策略,起步过程能够在适应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前提下,优化起步冲击度、滑磨功性能指标,同时提高了起步的灵敏度,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13.
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自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的分析,得到闭锁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对液力变矩器闭锁过程的初始充油、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3个阶段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可改善闭锁过程的品质.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自动换档过程中的动态闭环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葛安林  武文治 《汽车工程》1994,16(5):276-282,302
在自动换档过程中,变速器传动比的突然改变往往伴随换档冲击。为此,本文研究用调节发动机油门开度弥补牵引力波动,用动态闭环控制减少换档过程中同步齿轮的转速差和接合离合器时的主从动片的转速差等,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起步,换档品质,实现了发动机,离合器与变速器三者的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动变速车辆起步过程中电磁离合器接合的非线性控制问题,讨论了电磁离合器理想接合过程,分析了车辆起步过程冲击度与电磁离合器电流变化率的关系,提出了以节气门开度及其变化率、发动机目标转速与实际转速、发动机最低接合转速、离合器输出轴转速为主要控制参数的离合器综合控制策略.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适应起步意图,使车辆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平稳迅速起步.  相似文献   

16.
对装有AT(液力自动变速箱)变速器的车辆加速过程进行受力分析,研究车辆百公里加速过程不同挡位加速时间的分布规律;通过对换挡规律、液力变矩器闭锁时机、发动机降扭程度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初步形成8组组合优化方案,通过CRUISE仿真分析筛选出2组优化方案,最后通过实车测试确定最优AT组合控制策略。实车百公里加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AT组合控制策略,车辆百公里加速性能提升10.6%。  相似文献   

17.
汽车自动变速器锁止离合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安  乔向明  刘圣田 《汽车工程》2004,26(3):283-286
分析了锁止离合器的典型结构和锁止点的选取,以及采用车速和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为主要参数,辅之以其他参数,共同确定液力变矩器锁止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8.
ACC系统能够根据雷达等传感器检测到的前方车辆行驶信息,并自动控制本车的油门开度和制动强度,实现自适应巡航行驶,通过对车辆行驶纵向阻力特性的分析,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目标加速度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受车辆装载质量影响较大的情况,利用功率平衡原理,提出了1种基于目标车速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并利用PreScan软件对基于目标车速的油门开度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有效的避免了整车装载质量变化对控制目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轿车上,常见的是采用电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是由液力变矩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部分组成.它能够根据油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地进行换档.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轿车上,常见的是采用电控的液力自动变速器,主要是由液力变矩器和自动变速器两大部分组成.它能够根据油门的开度和车速的变化,自动地进行换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