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汽车后市场也风云迭起,在群雄并起的市场格局下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2018年10月18日,中国汽车后市场新格局高峰论坛暨"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受欢迎品牌大奖"颁奖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2018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受欢迎品牌大奖"由上海《汽车与配件》杂志社有限公司主办,以云集中国汽车后市场优秀企业与风云人物为宗旨,期冀与行业同仁共享汽车界丰收硕果。评选期间,各大企业根据评定标准提交自荐表格,再由《汽车与配件》  相似文献   

2.
上海一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捷报频传,在国内汽车行业协会及各大知名媒体主办的评选中三度折桂,荣获大奖,再次证明德尔福产品在中国汽车售后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显示了德尔福面对中国售后市场的专注及努力。这三项行业大奖分别是中华工商联合会汽摩配商会颁发的"2011年度中华汽配用品行业蓄电池/氧传感器优质品牌"奖,《汽车杂志》颁发的"2012汽车杂志年度产品(蓄电池)"/"2012编辑推荐汽车零部件品牌"奖以及《汽车与配件》杂志颁发的"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点火线圈/传感器)"奖。  相似文献   

3.
而今,中国汽车后市场产业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活力,在全新的市场格局下,所有企业都在求新求变、突破自我.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受欢迎品牌大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汽车后市场新格局高峰论坛在近期隆重举行,为了更好地共享智慧盛宴,高峰论坛特设以"共筑后市场生态"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  相似文献   

4.
正最受欢迎品牌奖蒂森克虏伯倍适登中国售后市场固铂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海拉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极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大陆集团康迪泰克尼盛斯(上海)汽车部件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大帮佰应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菲罗多-上海德雷威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共轨之家-上海星融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11,(51):20-21
两年之前,《汽车与配件》杂志曾在湖南长沙举办过“2009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正值中国“人世”10周年和《汽车与配件》创刊30周年,为进一步引导消费、推广具有性价比优势的品牌产品,规范汽车配件售后市场,本刊在Automechanika Shanghai2011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的主题峰会——“2011汽车售后市场模式创新高峰论坛”之后,举办了“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产品”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6.
12月7日,由《汽车与配件》杂志、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共同主办的"2011汽车售后市场模式创新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颁奖庆典仪式:EAutomechanika Shanghai 2011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首日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9日,在上海法兰克福零部件展期间,全球三大汽车基础制动部件制造商之一CBI(Chassis brakes International)宣布,其旗下品牌BRA XIS正式进军中国汽车后市场。这是继CBI在OE市场中取得稳固市场后的又一重大举措。CBI是全球汽车基础制动部件、系统和服务的领导者之一。在全球拥有22个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包括15个生产基地),为全球的主机厂客户提供制动系统的解决方案与服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09,(44):6-7
10月16日,在湖南长沙第66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上,举办了盛大的“2009中国汽车售后市场最受欢迎的汽车零部件品牌”颁奖典礼。此次评选过程由《汽车与配件》编辑部经过为期逾半年的时间对国内汽车售后市场品牌调查后,评选而出。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9月27日,"2017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颁奖盛典在上海隆重举行。以云集中国汽车行业优秀企业与风云人物为宗旨,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评选活动已经连续举办5届。"2017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评选内容分"企业组"、"技术组"及"后市场组",由企业根据评定标准提交自荐表格,再由《汽车与配件》  相似文献   

10.
《汽车维修技师》2014,(5):20-20
<正>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主办的"2014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发展论坛"4月10日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颖奕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得到了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安亭镇人民政府以及上海绿地经济发展中心和菁葵投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来自汽车后市场领域的300多家企业、近400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安亭镇政府副镇长袁浩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论坛开幕式上做了致辞。本次论坛以"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中国汽车后市场企业的制胜之道"为主  相似文献   

11.
1月30日,《汽车博览》杂志(auto motorund sport)的"风云车2013"中国读者选票活动公布成绩:奥迪品牌囊括十个类别的重要奖项,成绩远远超过其他品牌,成为最大赢家。《汽车博览》杂志读者的意见有力印证了奥迪品牌是中国汽车市场上最成功的高档品牌。其中,奥迪品牌共捧回了四项车型大奖:一汽-大众生产的全新一代奥迪A6L同时领回"最佳国产行政  相似文献   

12.
在2020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受欢迎品牌大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汽车后市场新格局高峰论坛上,京东汽车事业部B2B销售部总经理张巍深入讲解供应体系,同时也畅谈了京东在汽车后市场领域的发展.在此,本刊记者摘录核心演讲内容,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忻文 《汽车与配件》2011,(51):22-25
12月7日,由《汽车与配件》杂志、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共同主办的“2011汽车售后市场模式创新高峰论坛”暨“2011中国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颁奖庆典仪式在Automechanika Shanghai2011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201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已成定局。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产值或将增至7000亿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后市场。作为汽车媒体人,我们由衷地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繁荣而欢欣鼓舞!面对中国汽车后市场日新月异的技术与服务需求,汽车专业技术媒体应如何更好地为行业提供服务,是广大汽车媒体人都在思考的问题。在纷繁复杂的市场业态以及新媒体不断涌现的趋势下,许多传统媒体人显得不知所措。"不懂互联网的媒体就没有明天"的论调,更是让大家惴惴不安。新媒体时代,汽车专业技术媒体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15.
《汽车维修与保养》2011,(10):107-10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汽车工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后市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激增而日渐繁荣,发展迅速。尽管中国汽车后市场正逐步走向规范化,然而与欧美等发达的汽车后市场相比,中国汽车后市场还是相对落后的,尤其是规模化的产业集群还没有真正的形成。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巨大潜力又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他们凭借资本、技术、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将成熟的品牌营销模式引入中国,这对我国汽车后市场民营企业形成了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年一度的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的行业参与度及国际化程度屡创新高,是每年汽车后市场最关注的行业盛会之一。2019年,展会以"共建未来汽车生态圈"为主题,从多维度展现了汽车产业的前沿发展,汽车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有效整合,以及汽车后市场的蓬勃发展及变化。当下,汽车产业链正处于重塑和洗牌的历史发展关键阶段,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密不可分,销售和维修的盈利率正在下降,提升服务价值将会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足全球最迅猛发展的市场之一;德尔福,则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2007年,正是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大力拓展中国汽车独立售后市场的第二年,并取得了众多进展。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德尔福产品及服务解决方案中国区总经理兼德尔福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康波先生。  相似文献   

18.
2009汽车售后市场最受欢迎汽车零部件品牌颁奖典礼将于1 0月1 6日在长沙"第66届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首日上午10:00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新闻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正2021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颁奖盛典2021中国汽车后市场最受欢迎品牌大奖颁奖盛典40年,在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沧海一粟,但对创刊于1981年的老牌杂志而言,却是光辉岁月。40年砥砺前行,40年一路向前,《汽车与配件》坚持以应时、翔实、科学的风格忠实报道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动态,同时也直面传统媒体求新求变的挑战,通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拓展报道形式、提升传播效率、记录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1日,"中国心"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评选进入总决选阶段,经过海选阶段选拔出的11款优秀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搭载于10款整车,在天津内燃机研究所静海试验场同台竞技,角逐今年"中国心"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大奖。入围动力系统在当天通过静态评测和动态测试两大项目20余小项,接受了评委的全面评测。经过测试打分,评委们最终评选出2019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大奖。颁奖盛典将于12月初在上海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