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驾驶室减振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测试,对某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驾驶室的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计算的基础上对压路机驾驶室的减震器刚度及其安装位置进行了改进,并测试了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匹配合理的减振器刚度及刚度中心位置可以有效提高驾驶室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EQ1060载货汽车驾驶室结构强度问题的研究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Q1060载货汽车行驶约1万km时,在驾驶室门框4角及地板前部出现早期开裂现象,文中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驾驶室及相关件进行了静态及模态分析,找出了结构发生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驾驶室X向剪切刚度、降低驾驶室后悬置支承橡胶块刚度、驾驶室后支承方式由畸跨式支承改为随动式支承等改进方法。结果表明,上述措施较成功地解决了该车驾驶室早期开裂问题。  相似文献   

3.
吴江  王进  王香廷  谭继锦 《客车技术》2014,(1):45-48,44
针对某型货车驾驶室,建立了该驾驶室白车身静刚度测试系统。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方案合理有效,试验数据重复性和对称性好。通过测试分析该驾驶室扭转和弯曲刚度,得以了驾驶室扭转和弯曲工况下各测点的变形情况和静刚度特征,为该驾驶室的研发建立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车型踏步板踩踏形变过大的问题,采用CAE手段分析了踏步板的踩踏刚度,然后根据踏步板的各个支架的受力形式分别优化其结构,最后对它们的板厚进行详细的尺寸优化。改进后的踏步板支架的重量略有增加(约0.42 kg),但踩踏刚度明显提升,达到初始踩踏刚度的2.5倍。此项研究为相关车型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王超  李明  成艾国  何智成  于万元 《汽车工程》2024,(4):735-744+690
为了得到更为完善的商用车驾驶室轻量化设计,提出了钢-铝混合驾驶室材料-结构一体化轻量化方法。首先基于灵敏度分析、等刚度近似理论与等强度理论建立了性能驱动的材料选择方法,并针对钢制驾驶室初步设计了钢-铝混合材料方案。然后通过折衷规划法的拓扑优化识别了驾驶室关键传力路径,并加强了相关结构。其次考虑驾驶室零件厚度、截面尺寸设计参数,建立了驾驶室质量、刚度及模态性能的径向基函数的代理模型,并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方法对驾驶室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在满足驾驶室刚度、模态和碰撞性能的要求下,驾驶室质量减轻了12.8%。该方法对钢-铝混合驾驶室轻量化有实际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Nastran软件,对某商用车驾驶室系统进行了CAE模态,弯曲扭转刚度和强度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前四阶模态有效避开了发动机怠速频率,而弯曲和扭转刚度满足设计目标,同时,驾驶室四工况下最大塑性应变达成设计目标,综合评估该商用车驾驶室力学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正>1前言驾驶室是整车上的关键总成,驾驶室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其疲劳寿命,足够的刚度来保证其装配和使用要求,车身刚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车身结构的可靠性、安全性、NVH性能等,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动态特性。车身低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是直接影响驾驶室常规振动的关键指标,而且反映了车身的整体刚度性能。2有限元模型2.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建立某型商用车驾驶室计算分析模型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分析需要,在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计算模态分析,并对驾驶室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根据优化的结果,提出了3种改进方法,并通过比较,选用增添加强板的改进方案.然后对新增的加强板厚度进行尺寸优化.最终的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驾驶室1阶模态频率由17.952Hz提高到了22.200Hz,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也都有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某宽体自卸车驾驶室的设计,对不同载荷工况下的白车身强度、刚度及一阶自由 模态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了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着重分析了应 力集中的位置及其最大应力,并与该位置材料的屈服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白车身刚度远 超目标值,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白车身的一阶自由模态频率偏离发动机怠速频率区间3Hz以上,可有效避免共振发生。分析结果可为宽体自卸车驾驶室白车身的结构设计及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明君  王阳 《汽车工程师》2012,(11):22-24,34
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室必须存在生存空间,驾驶室的结构及与车架的连接方式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扭曲强度,以有效地减少驾驶室变形,保持驾乘空间。通过对欧洲ECER29和我国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26512—2011标准的对比,分析了标准的试验方法,及其与现行标准之间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一、空气弹簧概况 空气弹簧除了在汽车悬架上广泛使用外,还在汽车座椅、驾驶室悬置、导向装置、工业等方面广泛应用。 座椅空气弹簧总高度低,它可提供良好的乘坐舒适性,负荷能力可达4kN。 驾驶室空气弹簧刚度适合,可提供良好的驾驶室工作条件,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吴碧磊  秦民  李幼德  程超  王新宇 《汽车工程》2006,28(12):1057-1061
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在路面随机输入下驾驶室底板的振动响应;利用Nastran软件对车身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抽取,建立了刚弹耦合模型;对多刚体模型、刚弹耦合振动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以驾驶室悬置的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为影响因素,通过虚拟DOE正交试验分析,显著改善了驾驶室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款偏置驾驶室宽体自卸车在矿区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车门铰链变形、车门下沉等现象,结合车辆实际使用工况,通过CAE分析和台架试验等手段,对车门铰链刚度、车门焊接总成刚度进行了评价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铰链和车门进行了结构改进,使得改进后的车门垂直刚度满足新加载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ADAMS软件建立驾驶室及其悬置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驾驶室悬置橡胶衬套的刚度进行匹配设计,解决了驾驶室前悬橡胶衬套的轴向受力问题。同时,采用FEA分析方法对衬套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橡胶衬套对驾驶室悬置系统减振效果及衬套的疲劳寿命,验证了新结构衬套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某轻型客车安全气囊ECU固定点动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对固定点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声惯量曲线仿真对比,采用加强ECU支架及驾驶室前地板优化同时实施的方案,动刚度有了明显的提升,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的验证试验的声惯量曲线与仿真结果吻合,也表明固定点结构的改进是有效的,ECU固定点能够满足设计所需的动刚度要求,有效的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道路试验,并建立了3自由度驾驶室悬置系统的ADAMS模型。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发现,该驾驶室前、后悬置共振频率吻合,第3阶固有频率处于共振频率范围内,为此提出了将后悬置垂向刚度降低20%的优化方案。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车速下,优化后的驾驶员座椅处加速度均方根值均降低,驾驶室舒适性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7.
驾驶室悬置系统对提高货车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介绍驾驶室悬置系统的研究现状,然后介绍了悬置系统的结构与作用,最后对刚度可调驾驶室悬置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重型卡车驾驶室后悬置抗侧倾性能差的问题,在原结构的基础上,确保安装结构基本不变,运用CATIA三维软件和HyperWorks软件分别完成三维模型绘制和静强度分析。通过分析结果比对,改进方案比原方案最大位移减小约18%,最大应力减小约45%,实现该款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增强刚度、提升抗侧倾性能的要求,提高了舒适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对商用车驾驶室弯曲工况进行分析,提出弯曲工况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根据弯曲工况的约束和载荷条件,提出进行弯曲工况力学性能分析的试验方案和试验设备。对某型商用车弯曲工况的刚度和强度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以某轻型载货汽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阐述了驾驶室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在LS-DYNA软件中求解碰撞仿真结果的方法及步骤,对驾驶室正面碰撞动态响应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驾驶室壳体结构碰撞后的变形及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