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美国超级跑车历史而言,道奇蝰蛇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者。不过它今年停产的消息,让全世界众多的蝰蛇迷们情绪很是低落,还好,在停产前道奇推出了这款终极版车型,以便大家可以纪念这款纯正的美国肌肉车。  相似文献   

2.
佳俊 《世界汽车》2008,(1):50-51
在美国,除了克尔维特和福特野马之外,还有一款重量级的超级跑车,那便是克莱斯勒旗下的道奇蝰蛇。蝰蛇的外形就像它的名称一样凶猛,在超级跑车阵营中显得非常另类。在2007年末,美国人又给大家带来一款更加具有攻击性的蝰蛇—Dodge Viper SRT10 ACR,这里的“ACR”指这款蝰蛇是由American Club Racer特别打造。  相似文献   

3.
申诚 《世界汽车》2004,(11):62-66
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道奇品牌一直给人一种特别明显的男性形象,这不仅由于该公司有蝰蛇(Viper)等超级跑车,而且还有许多男性味十足的皮卡车型,也采用道奇的品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运动休闲车市场需求,道奇公司也不断推出新车型,最后就正式推出2005款道奇Dakota。  相似文献   

4.
晓天 《汽车知识》2012,(5):94-94
正当蝰蛇这个名字逐渐走入没落,克莱斯勒便推出了令人怦然心动的全新蝰蛇(Viper)。不仅如此,新车首度推出就以高性能版SRT(StreetRacing Technology)率先亮相。1989年道奇蝰蛇首度亮相,距今已经有20多年的光景。蝰蛇是克莱斯勒收购道奇以后推出的首款跑车,用以抗衡来自欧洲的劲敌。当第一款概念车型以V8发动机出现时,克莱斯勒对此并不甚满意,于是在1992年装备8.0L排量V10发动机的蝰蛇量产版出现,  相似文献   

5.
姚藜芝 《车时代》2007,(12):152-152
克莱斯勒道奇蝰蛇SRT-10是全球公认的跑车典范之一,而这条凶猛的蝰蛇如今再次完成了蜕变化身为全新的2008款道奇蝰蛇SRT-10呈现在大家面前,它实际上就是道奇品牌的形象代言它的使命就是创造强悍的动力,精准的操控赛车风格的内饰和夸张大胆的造型。  相似文献   

6.
蝰蛇,世界上剧毒蛇类之一,长约1m,重达1.5kg,头呈宽阔的三角形,头部有巨大的毒腺,猎食采用突袭方式……克莱斯勒旗下的道奇Viper系列的车名便来源于这种毒蛇。车如其名,作为一款美式跑车,道奇Viper系列具备了蝰蛇的特质:凶猛、高傲  相似文献   

7.
北美猛兽     
谈到正统的美式跑车,在一大堆“肌肉”发达的美国两座超级跑车中,相信绝大部份人最先想起的无疑还是道奇的蝰蛇SRT-10和雪佛兰的克尔维特Z06,特别是克尔维特,这款通用的旗舰型跑车从1953年的第一代诞生至今,已有45年多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8.
毒蛇     
HILTON 《车时代》2010,(11):144-149
道奇蝰蛇?不,这不是我想耍的。作为地道的“西部牛仔”,在我心中最能代表美利坚的跑车是福特野马,最能让女孩们尖叫的是克尔维特'至于变形金刚最喜欢的,那一定是CAMARO。那么只有21年历史的蝰蛇呢?虽然它的格言是:“There'snoreplacementbrcubicdisplacementl排气量无可取代!”但和它们比起来简直就是才会走路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首先澄清一下,我绝不是因为它的名字才认定它是坏蛋,这样动物保护组织一定会找我麻烦的。事实上,它确实不是良善之辈,那双邪恶的眼睛就足以证明一切。还有,不要告诉我和兰博坚尼“鬼怪”有某种联系的道奇“蝰蛇”是一款温顺的超级跑车,这种真实的谎言连编辑部的杂工都不会相信。  相似文献   

10.
事岀有因:虽然停产了,但仍值得向这个经典致敬2012年6月22日,当最后一台马自达转子发动机在位于广岛宇品的马自达工厂下线之后,这台全球知名的发动机就正式停产了。马自达转子发动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德国的工程师菲利克斯·沃克尔所研发的,所以也有人称它为沃克尔发动机。而马自达公司是于1961年从奥迪一NSU汽车联盟有限公司股份公司购买了沃尔克发动机的生产权,并进行生产的。在解决了转子引擎一系列的缺陷后,最终被运用到首款跑车RX-7中,随后发布的RX-8跑车中也装备了马自达转子发动机。转子发动机最大的特点是动力强劲,但由于其  相似文献   

11.
王受之 《汽车生活》2008,(1):162-162
我们现在买跑车,—般都是欧洲的,之后是日本的,很少人买美国的,其实美国倒是世界上最大的跑车市场。他们自己也生产一些跑车,性能不错,设计比较凶悍,比如著名的道奇"毒蛇"(DODGE Viper),这种10缸的跑车,力量宏大,噪音惊人,往往很远就听到它的轰鸣声,倒是很像美国人。最近看2007年11月的一期美国著名汽车杂志《道路和跑道》(ROAD AND TRACK)推出的年度最佳头20名是这些车款:日产GT-R、道奇"毒蛇"SRT 10、  相似文献   

12.
把本田S 2000称为跑车王子是当之无愧的.虽然它才刚刚问世,还没来得及在赛场上称王称霸,但它却具有着纯粹的赛车世族的血统.对本田公司来说,竞赛是其核心和灵魂的一部分,它体现了公司的"挑战精神”. 1964年本田公司以其S 500跑车首次参加F1大赛,第二年就在墨西哥大赛中力克群雄夺得冠军,1966年在欧洲大赛中竞囊括了11项冠军--这一纪录保持了数十年.随着本田从70年代起频繁参加各种车赛并获得多次的胜利,本田跑车更是声誉鹊起.  相似文献   

13.
sky  GM 《汽车与运动》2008,(3):30-33
克尔维特ZR1的诞生,让雪佛兰的跑车成为世界的焦点。"蓝魔"之名想必会再次压倒道奇蝰蛇,成为美国车坛的精神领袖。玩过《极品飞车》的兄弟们想必对克尔维特ZO6都不陌生,估计有不少人都驾驶过这款暴力机器和警车宝马M3 GTR玩过追逐游戏。如今,  相似文献   

14.
Devon GTX     
正Q:前不久和朋友聊天,说到美国一款订制跑车,是在道奇蝰蛇上重新设计的一款车,据说非常NB。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量产,网上也没什么介绍。编辑能不能给介绍介绍,也让咱涨涨姿势!提问者:我的软尾A:看阁下的昵称应当是对摩托车感兴趣的朋友,没想到对美国这种小众订制化跑车也动了心思,实在挺难得。关于您问题当中涉及的这些证据,我们的编辑团队经过缜密推断,您说的应当是多年前的一款车了,实在是非常冷门。说它冷门都有些夸张了,因为这款车不仅稀有而且就连知道这  相似文献   

15.
道奇Viper的传奇始于1992年道奇Viper RT/10的诞生,而1996年道奇Viper GTS Coupe则将这个传奇进步的延伸开来。第三代道奇Viper在2003年推出,以敞篷的结构先入市,仍保持显著的Viper血统。道奇牌轿车素以价廉和大众化称著,顿受欢迎轿车型号有:蝰蛇(Viper)、无畏(Interpid)、隐形(Stealth)、小精灵(Spirit)、影子(Shadow)、霓虹(Neon)、小马(Colt)等。  相似文献   

16.
道奇Challenger SRT8是一款名副其实的跑车,这一点,我想热爱"肌肉车"的美国车迷们都不会否认。如果说2008年有什么车型值得美国人民翘首以待的话,那么道奇Challenger SRT8一定会占据关注榜的首位。这款在2008芝加哥车展上首发的"肌肉跑车",一下子将美国民众拉回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肌肉车"横行的场景中。也让福特Mustang和雪佛兰Camaro,不得不厉兵秣马,迎接"挑战者"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生活》2009,(3):141-141
荷兰足球,就是进攻的代名词。无休止的水银泻地般的进攻狂潮,让对手俯首称臣。在跑车中以设计凶狠霸道著称的道奇展出了全新的Dodge Circuit EV概念车。这款全新的电动概念车搭载了一台马力为268 hp的电动机和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还有高效能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8.
时速对决     
<正>《速度与激情7》正在火热上映,之前曝光的预告片中,各式跑车空投而下,一贯的浩大场面与刺激感受让人心跳加速,而电影中各式改装车辆更是影迷们追捧的重点之一,如道奇挑战者、斯巴鲁WRX STI和1970年的道奇改装战马、2015款道奇战马,布加迪威龙,日产GT-R等等,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超级跑车Lykan Hypersport。这部海外售价340万美元的超跑,在片中被多米尼克驾驶,从摩天大楼的一侧撞到另一侧,完成了壮观的坠楼一幕。在刚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该部车也做了展示,并标出了6600万的高售价,且有意向买家。  相似文献   

19.
区雯  杨璐 《汽车杂志》2009,(9):76-77
我见到柯力世时,他正在给划一小杯咖啡,我还没来得及介绍自己,他就像看见一个熟人似的,问:“要不要来一杯?”我笑,心想难得碰上一个既轻松又幽默的德籍高级管理者。  相似文献   

20.
徐倩  刘建 《轿车情报》2009,(10):72-77
道奇正式进入国内,是在2007年的上海车展,对于这头并不熟悉的“公羊”,我最初的认识还依旧停留在它开创了大马力汽车的先河,拥有着蝰蛇这种能与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匹敌的超跑。随着跨界的风潮让许多人对此趋之若鹜,轿车、SUV与MPV的混血概念逐渐潜移默化地颠覆了汽车的传统风格。恍然间,道奇便以大胆的设计让“公羊”徽标成为城市中瞩目的焦点,而酷博便成为美式礼教下鲜有的跨界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