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自2019年1月以来,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磅改革文件和改革措施先后出台,尤其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确立了职业教育是同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类型教育地位,凸显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了多元化办学格局;提出了建设产教融合型高水平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
2019年,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国职业学院将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文章介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背景、意义及面临的瓶颈。然后,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例,探索分析建设技术路线和思路;最后,文章提出三个维度评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和方法,对同类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1 “分工协作模块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政策引导的新方向;对接以科技性、前沿性、系统性、交互性为重要标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4.
正职业教育必须保持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相匹配。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对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是我国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建设一支与时俱进的汽修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每个汽修职业学校当前应当正视的问题。1正确理解"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什么是"双师型"教师?目前学术界没有明确的界  相似文献   

5.
职教动态     
正教育部:启动"十四五"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近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全面安排和部署"十四五"时期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工作。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计划》的实施能够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8月3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国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和第39个教师节系列宣传庆祝活动安排。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以下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电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丰富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机电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分析机电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背景、内涵及特征,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首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级职教创新团队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122所高职院校,示范引领了新时代高素质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了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介绍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创新团队")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在职务(职称)晋升、教育培训、评先评优等方面应向“双师型”教师倾斜,课时费标准原则上“双师型”教师应高于同级别教师岗位。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解释,《通知》的出台一方面为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各省在双师教师认定主体、认定对象、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方面缺乏标准共识,  相似文献   

10.
职教动态     
<正>教育部:2023年“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启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样板和标杆,4月13日,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专题研修班暨2023年“职教国培”示范项目开班活动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企业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改革对高职师资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高职师资团队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保证。以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一名合格的教  相似文献   

12.
正双导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实现知行合一和落实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农村职业高中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1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建设的意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第十二条明确提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正1前言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一所地处西部山区的高职院校,是贵州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专业群作为贵州省重点建设的专业群。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为提升专业群办学质量,深化职业教育"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实现深度产教融合、营造"真实生产性实训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打造优质专业"校企合作"教学平台等目的,2007年学院与贵阳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阳公交")进行合作,双方共同提供场地、设备和启动资金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士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文在准确理解"双师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士官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必要性,结合地方高职院校士官生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现状,搭建教师成长阶梯,明确教师成长路径,探索校军企三方协同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制...  相似文献   

15.
彭娟娟 《中国电动车》2011,(11):150-152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关键,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必要性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从江西省教育厅获悉,为助推江西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强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国际化教育教学能力,江西省教育厅日前联合省外办、省台办专门针对职业院校教师出国(境)研修开辟通道,出台了《江西省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出国(境)研修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7.
汤筱娴 《中国电动车》2011,(11):157-159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国家教育部早就有提出,时至今日,教育部还进一步规定了所谓"双师型"的真正内涵,文章引用了教育部的相关政策文件,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途径入手,对金融保险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对金融保险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基本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珊珊 《时代汽车》2023,(24):103-105
民办高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重任。应用型民办高校应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学识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添砖加瓦。文章分别从学校、教师、企业三个层面深入剖析,从建立管理机制、制定认定细则、明确“双师型”教师职责及考核办法、制定奖励政策、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引进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师队伍、加强实践培训、深化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详细论述了电气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周贤 《时代汽车》2023,(8):50-52
职业教育培养出服务现代汽车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多渠道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汽修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水平的提升,学校应开展多途径助力职业汽修教师的成长。通过社会和学校的助力,教师自身的成长,才能共同推动中职汽修专业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同时,随着“三教”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原有的“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期望。教师是学校专业发展的主动力、专业建设的基本保障、促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支撑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核心一环。本文针对教师发展遇到的阶段性问题,提出要通过创平台、树目标、结对帮等措施,力争打破发展壁垒,创建可持续发展的教师培育与锤炼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