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侧面碰撞事故是最危险的交通事故类型之一。据统计,德国每年约700人因侧面碰撞事故死亡,约占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由采埃孚开发的全新预碰撞安全系统采用外置侧面安全气囊,能在车辆撞击前数毫秒内启动。该气囊产品的工作原理是新增一个防撞缓冲区,将侧面碰撞的冲击力最多减轻40%,从而能够有效保护乘员安全。采埃孚将安全气囊连接到传感器系统,并开发全新算法提前预知碰  相似文献   

2.
正采埃孚正努力构建一个更为开放的研发生态圈,新技术开发,实现零事故、零排放愿景。新推出的Vision Zero概念车搭载了采埃孚最新技术,诠释了采埃孚对未来汽车技术的展望。为更好地实现零事故、零排放愿景,采埃孚正凭借自有技术专长和新的合作关系,加速自动驾驶和电动车技术的研发。2017年6月20日在斯洛伐克举行的全球新闻发布会上,采埃孚再次强调零愿景  相似文献   

3.
《汽车与配件》2022,(20):36-39
<正>|最受欢迎品牌奖|采埃孚销售服务(中国)有限公司ZF SERVICES (CHINA) CO., LTD.采埃孚是一家全球性技术公司,致力于为乘用车、商用车和工业技术领域提供下一代出行系统方案。采埃孚能使车辆进行自主观察、思考和行动。在车辆运动控制、集成式安全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在2019上海车展上,采埃孚新一代车用超级计算机——ProAI RoboThink首次展出;该系统的模块化和可扩展特点能使车辆制造商和移动出行服务商从中受益。结合采埃孚的传感器组件,能助力4级以上的自动驾驶汽车与共享服务。与此同时,搭载采埃孚第2代ProAI产品的采埃孚coPILOT样车全球首发,它能满足L2+自动驾驶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采埃孚近日宣布,其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CVS)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启动.该事业部凭借采埃孚在商用车行业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将显著增强采埃孚集团在安全、可持续和数字化交通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2020年5月,采埃孚收购威伯科后即成立商用车控制系统事业部(CVCS),而新成立的采埃孚商用车解决方案事业部是CVCS与采...  相似文献   

6.
正除了展示新车外,北美车展一直以来也是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炫技的舞台,国际汽车零部件领衔企业纷纷在车展上展示了当前最新的技术。这一次,福特为猛禽配了10档自动变速器;舍弗勒带来了车高调控技术;佛吉亚展示了可穿戴设备的主动健康座椅,大部分技术很快就会进入市场,投产使用。采埃孚天合展出外部、后排安全气囊通常吸收侧面碰撞的压力时间跟空间微乎其微,采埃孚天合汽车安全技术公司正在测试一种超韧性的外部气囊,气囊从座椅下方向上弹出,可以保护车门,试图用环绕车身的遥感相机以及盲点监测系统的雷达装置来触发气囊弹出。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目前出行现状与原本自由自主的美好出行需求的严重失衡,采埃孚在电驱动、自主驾驶、集成式安全系统以及车辆运动控制四个技术领域提出了有关"下一代出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衡以行道"的理念将在中国落地开花。近日,采埃孚在绍兴举办的全系产品的试乘试驾活动,数十个搭载采埃孚产品的不同品牌的车型齐齐亮相,展示了采埃孚在四大技术领域中的创新成果及实力。其中,搭载采埃孚L2高速公  相似文献   

8.
<正>采埃孚天合在主、被动安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并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开发集成化、智能化解决方案。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对于创新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张家港新工厂的成立可以满足中国客户的技术需求。2015年5月采埃孚正式完成对天合的收购,天合成为采埃孚旗下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事业部。合并后的采埃孚集团将集成两家公司原有的技术优势.实现先进技术的强强联合,并加速全球业务拓展,发展中的中国市场更是其业务发展的关键。不久前采埃孚天合宣布在张家港新建两家工厂,分别生产制动系统和乘员安全系统产品。随着安全法规的升级,先进安全技术在中国市场的需求日渐增长。此次新成立的张家港工厂产品包括安全气囊、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如今,企业兼并和收购是推动业务增长的最快途径。近期,德国传动系统制造专家采埃孚发布并购天合的消息,欲以天合每股110至112.5美元的价格报价收购。采埃孚应是看中天合的乘员安全系统和天合在未来市场的潜力才实施此次并购,并购一旦成功,采埃孚将成为仅次于博世集团的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企业。日前,世界两大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传动系统制造商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AG)与美国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天合汽车(TRW Automotive Holdings)并购案再次传出新进展。据知情人士透露,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也是采埃孚最为重要的战略市场。目前亚太区收入占采埃孚全球总收入的21%采埃孚的目标是未来达到30%。这其中,中国市场将做出主要贡献。为更好应对变化中的中国市场,满足中国客户对于新技术的需求,采埃孚正加速本土化战略,致力于实现100%中国本土化。不久前,采埃孚宣布8挡自动变速器(8HP)即将国产,而集成采埃孚先进技术的电驱动样车也在上海首次向全球媒体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11.
正为实现零排放和零事故愿景,采埃孚集团未来将大力拓展新能源和自动驾驶业务。亚太区,尤其中国市场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完成业务整合后的采埃孚(ZF)集团,在2016财政年表现出了强劲的上升之势,集团利润明显增长,现金流大幅增加。在2016年352亿欧元销售额的基础上,采埃孚2017年的销售目标进一步提升至360亿欧元。采埃孚董事会成员Peter Lake表  相似文献   

12.
正完成合并后的采埃孚集团,其业务将聚焦于自动驾驶、节能高效和驾乘安全,为了充分利用两家公司在转向、底盘和主被动领域的优势,采埃孚下一步将着力于推出更多集成化解决方案。2015年5月,采埃孚集团(ZF)完成对美国天合汽车集团(TRW)的收购交易,天合(TRW)成为采埃孚(ZF)旗下新的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事业部。合并后的采埃孚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涵盖了从驾驶员辅助系统和乘员安全系统到传动系统、变速器以及制  相似文献   

1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44):26-27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事故是最常见的最主要的事故。车辆碰撞事故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和车辆翻滚。其中乘员伤亡率最大的是正面碰撞,其次是侧面碰撞。到1996年9月为止,美国机动车辆死亡人数为30840人,正面碰撞占62%,侧面碰撞占25%,在同期伤害人数284.4万人中。侧面碰撞占28%。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19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CES)上,采埃孚发布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产品及战略。包括ProAI RoboThink高性能控制器、全系列传感器、IOT物联网平台在内的一系列前瞻技术,是采埃孚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没有转向盘和踏板的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则搭载了采埃孚众多创新科技,展示其技术集成能力的同时,也诠释了采埃孚对未来移动出行的愿景。采埃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夫翰宁·施艾德(WolfHenning Scheider)表示,未开5年,采埃孚在自动驾驶和电驱动领域的研发投入将达120亿欧元。  相似文献   

15.
<正>2023年7月7日,采埃孚售后事业部以“可持续性和同心协力是售后市场的成功因素”为主题,举行了阵容强大的线上媒体沟通会。采埃孚售后市场负责人Philippe Colpron、采埃孚售后市场数字解决方案业务线负责人Benoit Dessart、采埃孚售后业务线数字解决方案业务人力资源业务伙伴Stefanie Bohnet、采埃孚售后市场全球卓越运营主管Everton da Silva、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采埃孚携一系列高品质的传动及底盘系统产品亮相2019中国国际公交装备与技术展览会。除了采埃孚的代表产品包括低地板车桥系统,底盘杆件及减振系统,最为耀眼的是全新电驱系统CeTrax CP,这也是该款产品在国内的首次公开亮相。据悉,采埃孚中央电驱系统基于采埃孚"即插即用"的设计理念,其可集  相似文献   

17.
<正>近期,采埃孚天合生产的第6000万件电子驻车制动单元(EPB)成功下线,其中采用了将电机集成在制动卡钳上的先进技术。该技术由采埃孚天合位于德国科布伦茨的全球技术中心首先研发。目前,采埃孚天合在北美和中国均生产电子驻车制动单元。采埃孚天合制动工程副总裁曼福德·梅尔(Manfred Meyer)表示:"第6000万件EPB单元成功下线,是采埃孚天合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生产的EPB产品已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采埃孚(ZF)宣布公司已经达成最终协议,以每股136.50美元收购威伯科。采埃孚预计,交易将在2020年年初完成。采埃孚与威伯科联手将成为一家领先的全球性商用车技术集成系统供应商,为采埃孚的商用车客户创造价值。两家公司合并后的销售总额将达约400亿欧元。此项计划收购是采埃孚下一代出行战略的一环,扩大公司能力至商用车制动解决方案。这对自动驾驶功能的落实起着核心作用,包括卡车和挂车的紧急制动操作。  相似文献   

19.
汽车结构的被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碰撞事故各异,即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起交通事故。但从对大量汽车事故的统计分析来看,汽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据统计,正面碰撞  相似文献   

20.
对交通事故分析表明,大约40%的事故是汽车的侧面碰撞事故,造成重伤或致死的交通事故中30%-40%也是侧碰事故。综合介绍了国外开展汽车侧面碰撞试验的方法和部分重要参数,并对实车撞车试验法、汽车部件试验法和混合试验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当前开展侧面碰撞试验研究宜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