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爱驰汽车与人工智能企业深兰科技联合宣布:两家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进行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智能线控等先进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应用开发,加速智慧汽车的研发进程。双方将基于爱驰的车辆控制技术系统,融合深兰科技的机器视觉、算法等AI技术,共同发力智能汽车升级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博世创业投资公司发起了对镁伽机器人的成长阶段投资。这家公司基于先进的精密测量,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AI)技术,为实验室自动化、智能零售和轻量级制造提供灵活经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镁伽机器人的技术将不断提升自动化生产效率。目前,镁伽研发的机器人已经应用于博世家用电器生产线。"博世创业投  相似文献   

3.
在2021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商汤科技发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Sense Auto绝影,并首次展现完整布局。在全球汽车产业智能化需求不断涌现,智能出行服务需求层出不穷的今天,商汤科技智能汽车业务经过5年原创AI技术积累和丰富行业实践,形成了以Sense Core商汤AI大装置为基石,以Sense Auto Empower绝影赋能引擎为底座,由Sense Auto Pilot绝影智能驾驶解决方案、Sense Auto Cabin绝影智能车舱解决方案以及Sense Auto Connect绝影路云感知平台三大方案共同构成的全栈体系,将协同生态伙伴共创新局,加速实现"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同时赋能V2X场景的创新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汽车行业逐渐开始深度碰撞,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车联网有了更加颠覆性的改变。人工智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机器与人、机器与环境的智能交互,交互方式的变革是衡量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风向标之一。在实现自动驾驶之前,汽车座舱这个场景正在成为聚拢车载互联网、智  相似文献   

5.
<正>据外媒报道,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与谷歌将合作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赋予了机器"思考"及"学习"的能力,能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谷歌与普林斯顿大学选择了1 Palmer Square作为其人工智能计算机实验室的新址。  相似文献   

6.
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智能交通的交叉融合,探讨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方向,以及智能交通理论与实践,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现代城市病的系统识别理论与生态调控机理》973项目组,《大城市交通拥堵瓶颈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973项目组承办,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本田技术研究所宣布将于4月成立"RD Center X",主要负责"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移动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等新价值领域的研究与开发。在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为主的数字技术不断进化,创造新价值的可能性得到前有未有扩大的大环境下,Honda基于"AI×Date×Honda的强项"这一理念,在现有的"产品制造"的基础上,将努力开拓全新的"产  相似文献   

8.
正春节刚过,一系列引"智"行动在济南展开。2018年2月25—27日,世界经济论坛未来计算理事会共同主席、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委员会前主席、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贾斯汀·卡塞尔女士一行,应邀来到山东省济南市进行访问活动;2月27日,卡塞尔女士在出席"聚焦智能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智能载运工具、智能物流等交通运输领域多项重点位列其中。智能运载工具方面,《规划》明确,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  相似文献   

10.
正精耕行为智能领域的AI公司Sentiance(深迪思)将人工智能平台落地中国,并在上海设立新办公室。中国在共享出行和O2O领域的领先和创新,为深迪思的智能出行和情境感知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通过建立中国团队及平台落地,深迪思可以根据中国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进行服务定制和产品优化,并与我国的人工智能国家战略保持一致,从而有效地发展和加速中国业务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新闻     
《汽车与配件》2023,(4):12-21
<正>海马汽车通过百度Apollo接入“文心一言”,携手打造智能汽车体验2023年2月20日,海马汽车正式成为百度“文心一言”(英文名为“ERNIE Bot”)首批先行体验官。海马汽车将通过百度Apollo融合文心一言的全面能力,携手打造基于智能汽车场景的大模型人工智能交互,开启人工智能时代的汽车全新体验。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十余年,拥有产业级知识增强文心大模型ERNIE,该产品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百度进一步推出了生成式AI产品文心一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将逐步进入万物互联时代,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信息通信等技术及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在2018年初公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明确2020年中低级别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中高级别智能汽车实现市场化应用。2017年大专职业院校开设《汽车智能技术专业》,2018年中职与技工院校开设《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技术专业》,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联合会联合主办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是赛项之一),旨在辐射、引领新兴产业人才培养。本文将扼要阐述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技术赛项所涉及的智能网联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及  相似文献   

13.
伴随以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正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中国一汽是国内最早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的汽车企业之一,2011年,具备L3级无人驾驶功能的红旗轿车即开展了实际道路测试,实现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新的技术突破。目前,中国一汽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已实现了深厚的技术积累,为此,《汽车技术》特邀请中国一汽研发总院副院长、智能网联开发院院长李丰军及其带领的研发团队介绍中国一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发展规划和创新实践,形成了"中国一汽红旗智能网联创新技术"专题。  相似文献   

14.
<正>日前,奥迪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通过《Encounter》杂志的《智能工厂》特刊,诠释了奥迪对未来"智能工厂"的愿景——工人与机器人协同工作,车身零部件由3D打印机打印,汽车以自动驾驶的方式驶离装配线……在打造"智能工厂"的过程中,无论是对当前生产流程的智能化程度,还是对未来几年将发生的飞跃性技术创新,奥迪都有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正为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以下称AI)领域的研发进程,本田旗下研发子公司Honda Research Institute Japan Co.,Ltd.与京都大学联合组建了项目团队,并于2017年4月启动了全新的合作研发项目。该项目由熊田孝恒教授担任总负责人,并邀请信息学专业主任鹿岛久嗣教授参加,目标是向社会推广"与人类协调发展的AI",并定义未来应用的理论概念,并希望未来搭载AI的移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从技术将会如何驱动汽车行业发展,未来汽车将如何被重新定义,汽车主机厂该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并保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这三个维度进行探讨,洞察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下一个十年。如今,汽车行业与人工智能(AI)、通讯技术、5G、云服务等蓬勃发展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密切相关。未来5~10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进步,智能汽车作为人工智能在汽车上的载体,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于大众日常使用度极高的汽车上,人们在体会智能汽车带来便捷的同时,许多之前未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如何从法律层面预见及解决相关问题,是摆在智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上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8.
正纵观每一轮信息技术变革,都由终端的人机交互创新为核心。人工智能时代,汽车将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其人机交互将向智能座舱演绎。目前,智能座舱领域的争夺战颇为激烈,主机厂、零部件供应商等争相发布智能座舱概念。同时,此次疫情更加速汽车向智能电动化发展,未来智能座舱作为汽车的标配将陆续普及,成为消费者购车主要考量因素之一。智能座舱是面向未来的产品,伴随车联网、AI、增强现实(AR),以及5G等新  相似文献   

19.
<正>3.3智能座舱产业链技术趋势智能座舱系统的技术框架主要分为五层:硬件层包含传感器、内存、用于人工智能感知的芯片(AI SoC)、应用处理器(AP)等基本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层包含驱动、通信等基本系统软件;功能软件层则是完成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的层,主要在AI SoC完成感知,在AP完成上层应用;服务层,也即云服务体系,包含语音识别、场景网关等相关服务;支撑层是支撑软件的快速开发工具,也可称为成长平台。座舱配置的全面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大幅提高,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有望达到传统座舱的3倍~5倍。据估计,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边缘人工智能与视觉联盟(Edge AIand Vision Alliance)公布了2020年度最佳视觉产品奖,地平线征程2车规级AI芯片荣膺"最佳汽车解决方案"。这是继地平线Matrix自动驾驶计算平台于2019年斩获该奖项之后,地平线再次获得该国际行业联盟的专业认可。作为全球第一家AI芯片创业公司,地平线自创立之日起就秉承软硬结合、协同优化的创新设计理念,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